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56章宣統年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容星橋負責向各位同仁正式介紹容揆、容耀垣、李桂攀、唐元湛,其實在座的46人之中有27人是留美幼童,大家相互都是比較悉的。

介紹了新成員之後,容星橋作為遠東工商聯合會的常務副主席先同大家簡單彙報遠東財團今年的各公司概況。有些行業規模比較小,影響也不大,比如鐘錶、火柴、玻璃、煤爐、煤油燈、搪瓷、刀具、水管、鏡子、牙刷…宋彪除了在年會之時,平時基本聽不到這些事,對於這種非主力產業的小公司。容星橋也只是每個公司説一句。

這些行業都不是遠東財團準備長期持有和發展下去的核心產業,很多時候都是考慮整個東三省的工業發展,以及減少進口的原因,包括和本經濟界長期抗衡的等等原因才會投資辦理,一般情況下都是和其他信譽良好的商人合股經營。

這些行業的統一特點是利潤率都不高,技術和投資門檻低。競爭烈,也經不起大規模的衝擊,宣統元年的中經貿大戰之中,這些小產業遭遇的衝擊實際上是最大的。

容星橋這一路談下去,在遠東財團涉及到的一百多個產業中有7成在今年屬於虧損經營,雖然每一個小產業的虧損額都不多,加起來的數字也不低,不談美國分行的效益,遠東財團今年的淨效益相比去年同期跌了…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啊,接近425萬英鎊。

容星橋的概況談話按規定是五分鐘的時間,他在台上按照事先準備好的稿件彙報,大家在台上台下聽的都不是滋味,心情都很忐忑,因為不是説哪一家虧損,而是在座的各位董事負責的公司中,基本有一半都在虧損。

五分鐘的概況談話説到最後,容星橋總結道:“諸位,受制於今年的經貿之戰,在過去的五年中,東三省第一次出現了較大規模的經濟危機,截止目前,據我們所知大約有四百多家的中小企業破產倒閉,遠東銀行的信貸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大的方針上,明年的內部信貸支持可能會降低。在過去的五年中,這可能也是第一次出現的情況,我在這裏請諸位同仁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加快資金的回籠,減小不必要的損耗,儘可能的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否則,對於一些小產業,我們將被迫低價轉讓以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他這話説的非常打擊人,潛台詞就是明年再幹不好,你們當中恐怕有一批人就別來參加年會了。

聽了這番話,大家心情愈發忐忑。

宋彪此時並無太多的表情,因為他虧的起,賠的起。

等容星橋將一堆爛帳報完,張康仁就有點緊張了,好在東三省整體經濟狀況不錯,他接在容星橋的後面介紹東三省今年的財政和經濟簡況,他要説的這些對宋彪而言是非常悉的。宋彪基本也沒有認真聽,闔上眼簾在心裏琢磨一些事。

遠東財團今年虧損的確實有點多了,完全超出了宋彪最初的預計。

隨着東三省經濟的發展和白銀的大量入,世界白銀價格小幅上揚3個點,這就使得關東銀圓(等額清圓)對英鎊的匯率提高,原先是10。512兑1英鎊,現在是10。04兑1英鎊。

425萬英鎊就正好是4250萬關東銀圓。東三省巡防軍33萬人的總編制,兩年軍費加起來都沒有這麼多。

宋彪要不生氣那是假話。

在張康仁説那些廢話的時候,宋彪就在心裏琢磨原委和對策。原因很簡單,遠東財團投資面太寬,投資線太多。所以在整個中經貿大戰之中,遠東財團的虧損就是最多的。

真要有這425萬英鎊在手,遠東財團想要整死本八大紡織社還是易如反掌的。

問題是這些小公司還真的不能立刻丟掉,因為只要在管理和技術上沒有問題,經濟環境好了,它們也能賺錢,現在丟掉就等於是賠本賺吆喝。

東三省的工業基礎在5年前基本是零,這些小工廠每一家發展起來都不容易。

張康仁要説的是整個東三省目前的經濟概況,雖然中經貿大戰在宣統元年爆發的非常劇烈,但從整個經濟總量來説。東三省的經濟要比本強勢,除了紗錠,其他的主要經濟數據上都是東三省佔據優勢,比如説糧食總產量、煤鐵總產量,甚至連鐵路里長、發電總量這些數字也是東三省佔優。

東三省經濟在整體層面上就是一個計劃經濟。只是由東三省總督府、軍墾總局、遠東工商聯合會三個機構履行了“東三省計劃經濟委員會”的職責和工作。

東三省經濟和税收的高速增長主要來源於農業、牧業和煤炭業,而這三大產業的增長都是以計劃統籌的方式在強行推動,各個產業同時發展很困難,但在計劃經濟的手段中保證這三大產業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還是不難的,甚至可以説是翻倍增長。

五年中,東三省耕地總面積從略估計的550萬公頃增至1227。5萬公頃。在農業全面學美國的大政策之下,通過大規模聘請美國農業專家改善大規模農業的種植技術,利用鉅額的優惠信貸推廣馬耕和農業機械,推進水利工程建設,改善通條件,推廣化肥、良種的使用,調整和推廣高產、高價作物,平均糧食畝產量也增至158。14公斤(不含甜菜),預期在1915年的二五計劃結束時達到畝產187。5公斤的標準,也就是美國1870年的水平,耕地總面積則要達到1500萬公頃。

五年中,東三省牧區總面積增至445萬公頃,牧區牲畜存欄總量為515。6萬頭,加上林區綜合開發的空間,按照美國1905年的標準計算,未來至少還有7000萬頭的增長空間,這是東三省總督府下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推進方向。

五年中,東三省的煤炭全年開採總量增至3258萬噸,未來五年預計仍能保持15%的年增長率。

計劃經濟是一個好東西,特別是對現階段的東三省而言。

和東三省的五年新政相比,本明治維新四十年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對本政客和財閥們而言,這也確實是他們無能為力的悲劇。

本的耕地總面積就只有六百萬公頃,這還是本農業史上的最高峯值,人口是4280萬,人均耕地2。1畝;東三省現有耕地1227。5萬公頃,通過這五年從關內大量招募勞動人口,人口增加到2530萬,加上外籍人口也不過2740萬人,人均耕地6。7畝。

本目前的國民gdp仍然是以農業為主體,農業佔gdp總額的65%,通常情況下,一個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的過程中,工業增長能達到20%的年增長率,甚至是30%,比如説蘇聯的一五計劃時期,而農業基本維持不變。

本現階段就是這種情況,特別是在甲午戰爭之後的本工業增長率一直非常高。因為宋彪在俄戰爭中的特殊情況,導致本工業在…年的增長較為緩慢…年則又是本工業快速膨脹的兩年。

東三省的情況和本截然不同,首先是東三省的工業也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可農業的發展同樣如此,五年之內,東三省的糧食總產量提高了3倍。林牧業發展速度大致相當,農業總產值增長至32億清圓,僅此一項就超過了本gdp總額。

在工礦業。東三省所具備的條件也是本望塵莫及的,僅是東三省目前主力開發的四大天煤礦的產能就已經超過本、朝鮮、台灣三地的煤炭總產量,東三省的鐵礦資源也很雄厚。只用五年時間,東三省就將生鐵產能提升至370萬噸,鋼產能115萬噸,民族資本和外國資本各佔一半。

在1900年之後,世界已經被瓜分完畢,各主要工業國也完成了工業**的進步,資本輸出開始取代軍事瓜分成為資本主義列強擴張的主要手段,而東三省和本的快速發展都是這一輪資本擴張的產物,從國際資本輸入總量而言,東三省是本的2。7倍。五年內收的外國資本總計6。35億英鎊,約合30。9億美元,其中34%來自於法國,23%來自於英國,15%來自於德國。13%來自於美國,俄國僅佔7%,本佔2。5%。

法國對東三省投資又是以高利貸為主體,大部分是對東北銀行、東三省農業銀行、遠東財團、鐵路、東三省政府債券和其他銀行的借貸為主,利息雖高,對東三省經濟的直接控制力卻較低。實際上是推動東三省經濟發展的第一助力。同樣的,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政府、財團之間的貸款,法國也有力的控制着法俄和東三省同盟的關係,對英同盟、德國、美國在東三省的擴張進行鉗制。

張康仁要説的就是這些事,從經濟、金融、政治三個領域給遠東財團的這些董事們解釋清楚大局面上的情況。

宋彪當然是最清楚這些事的人,所以他覺得張康仁説的都是廢話,歸結底就是兩句話——雖然中經貿大戰很慘烈,我們輸的多一點,但從大局勢來看,我們依然佔據着真正的長期優勢。

等張康仁談完之後,諸位董事們不免還是很高興的熱烈鼓掌,至少是為東三省的經濟發展局面而高興吧。

每一年的遠東財團年會在見面會上通常不會談很多事,大體就是詢問董事們的意見,將原先確定要商談的幾個重要議程和議題確定下來,如果有新增議題就要投票表決,或者是看幾位常委董事的意見。

在遠東財團,宋彪有點像君主立憲制的皇帝,他一般還真的就不説話,也不太需要他説話,這一點和山西商幫的經營特點很像,大掌櫃們自己商量,東家不問事。

大家討論的很烈,每個人都希望將自己的想法加入新議題中,宋彪就坐在旁邊冷眼旁觀,側耳傾聽。至於今年年會的主要議題倒也不需要再做新的討論,基本就是三大事,一是商議中經貿大戰的對策;二是遠東糧牧總公司的新規劃;三是船舶、機械、汽車、電氣製造四大新工業的投資規模和長期規劃。

經貿大戰肯定是要討論的,其次隨着煤礦產業的發展漸達到一個瓶頸之後,大量資本就要向其他產業轉移,東三省的糧業和畜牧業的發展空間太大了,農業產值再翻兩番是沒有問題的,這都是遠東糧牧總公司的機會。

冶金工業在過去的五年間,投資規模不算是最大的,但也不小,前後投入了大約八百萬英鎊的資本,雖然中經貿大戰打的很慘烈,但鋼鐵冶金和煤炭這兩個支柱領域基本不受影響,利潤依然豐厚,合理利用國際信貸足可支撐自身的繼續發展。

隨着冶金和鋼鐵工業的發展,船舶、機械、汽車三大產業肯定是可以擴大投資了,電氣製造同樣需要擴大投資,現在的問題不在於技術,而在於投資規模,因為技術基本都是靠引入,直接從美國大量購入技術專利,再通過購買設備、機械的機會從德國、法國、俄國、英國引入一部分進行補充,主要的技術顧問、技師和部分管理人員也都來自於美國,其次是以德、法和俄國為輔。

遠東財團要投資一個產業肯定不是辦一個廠這麼簡單,後面就要牽涉到一大批的問題,包括教育、人才的長期培養,國內市場的估算和培養,國外市場的估測和開拓,原材料的供應,技術的轉入,工人的鍛鍊,等等問題都需要考慮,也都需要大家坐在一起討論,因為這一個決策就將意味着幾百萬英鎊,甚至是幾千萬英鎊的長期投入。

遠東財團每一年的年會都是如此,開一次會議,決定一個新的主攻產業方向和大量的長期政策,以此確保核心產業的長期盈利水平。

四十多位董事聚集在一起商議未來一週的主要議程和新增議題,討論到晚上十一點才確定了新增的4個新議題。

看時間已經不晚了,見面會該談的事情也都定了下來,負責主持會議的容星橋才問宋彪道:“中堂,您還有什麼要和諸位董事補充的嗎?”宋彪的話不多,一般在這個時候也就説兩句話收尾,可在今天,他還是多考慮了一段時間才和容星橋、張康仁兩人説道:“今年虧損的企業比較多,有大的經濟環境的原因,也有財團投資決策和企業管理的問題,以及東三省本地產業環境的問題,不管企業大小,要將問題儘可能的找出來。即便這麼多企業虧損,就應該專門出時間探討原因,分析透徹,限期整改。一部分小企業和較小的產業呢,該放手就放手,該轉讓就轉讓;一部分看情況,爭取在一個比較好的價位轉讓給合作方,轉而支持別人去經營。東三省的工業基礎目前也比較全面了,我認為遠東財團目前的任務要轉向集中力辦大事,賺大錢這個方向,而不是繼續走什麼都做,什麼都搞的路線。”他這番話的聲音不大,説出來卻嚇了所有人一驚。

如果大家沒有記錯,這番話大概就是宋彪在所有年會中説的最厲害的一番話,這一番話説完,至少意味着明年的年會將會少來十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