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53章並擅長昑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君臣三人,齊集廳事。太祖笑問趙普道:“美酒、羊羔,為禦寒妙品,卿家亦備之乎?”趙普唯唯應道:“臣已備之。”太祖大悦!遂命將重裀列於地上,憑藉而坐。

就堂中熾炭燒。趙普並命林氏,出而司酒,林氏奉命而出,拜見太祖及光義。太祖呼林氏為嫂道:“今宵有勞賢嫂了!”趙普代為遜謝。

不上片刻,酒內具已齊備,由林氏捧獻上來,趙普斟酒侍飲。酒至半酣,太祖問趙普道:“朕因諸國未平,時生邊患,是以寢不安枕,他處尚可從緩,惟太原一路,接連遼邦,時來侵擾,朕先取太原,徐圖他國。卿意如何?”趙普答道:“太原當西北二面,我若攻下太原,便與遼邦毗連,邊患我獨當之矣。不如先圖諸國,俟削平各路。太原彈丸黑子之地,不入版圖,又將安歸?”太祖笑道:“朕意亦復如此,前言不過試卿,只是現在要削平諸國,當從何處入手?”趙普道:“莫如伐蜀。蜀道雖是險阻,後主荒無度,君驕臣惰,百姓離心。王師所至,不難一鼓盪平。臣主先伐蜀者,即因此也。”太祖連連點頭道:“卿言有理!”因又議及伐蜀計劃,君臣三人,足足談議了兩個時辰。夜已深,太祖方與光義相偕而去。後人有詩一詩,詠太祖雪夜訪趙普,商議征伐諸國道:漫天風雪王駕,列地重裀坐主臣。不避宵寒籌妙策,艱難蜀道一時平。太祖自在趙普家中,議定了先行伐蜀。

然後削平諸國之謀,便命王全斌等,訓練兵馬,貯積糧草,伺有機會,即便興兵。太祖伐蜀,尚有一番預備,暫按不提。單説那西蜀地方,劍門閣道,形勢險要,土壤肥沃,古稱天府之國。五代時,孟知祥為西川節度使,後唐明宗,封為蜀王,唐末僭稱帝號,歷史上名為後蜀。

那蜀主孟知祥,恃着地勢險阻,不愁外兵侵入。更兼閭閻富饒,人民蕃庶,他就未免荒起來了,他未曾入蜀之時,娶李氏,本是後唐太祖弟克讓之女。莊宗即位,封為瓊華長公主,嫁於知祥,夫甚是相愛。

知祥為蜀王時,李氏一病不起,撒手長逝。知祥自然十分悲傷!少不得從厚殯殮,擇地安葬,及知祥稱帝,遂追冊為皇后。

但知祥因李氏病歿,心中時覺不快!便借酒兩字,消遣悶懷,因此後宮裏面羅綺似雲,嬪嬙如織,知祥受寵愛的宮嬪,也是姓李,乃是後唐的宮女。

莊宗因知祥滅梁定蜀功績很巨,所以選擇後宮美女,賜給知祥。偏是李氏,十分湊趣,不上多時,便受了孕,生下一子,取名仁贊,便是將來的後主孟昶了。

知祥見李氏生了兒子,更加把她寵愛起來,竟造了一座幈宮,與李氏居住。夜在幈宮裏面,徵歌選舞,飲酒取樂,但是那幈宮是怎樣建築的呢?

乃是知祥自出巧思,用羅綺置成畫屏七十扇,上面皆是名手所畫的花卉翎,以及山川人物,細入毫髮,遠望如生。

每扇屏上都裝有機關,將樞紐合起來,曲折迴環,深奧幽邃,成為一座宮殿。不識路徑的人,誤入其中,任你繞來繞去,千迴百折,還在那個地方,休想走得出去。

若是知道其中秘密的,卻又玲瓏剔透,任意往來,毫無阻礙。真個是鬼斧神工,勾心鬥角,巧妙已極。

那蜀主知祥,既然創制了幈宮,又蒐羅了許多美女,在幈宮中,羅列着無數的奇珍異寶,使人見了,目眩神,不知其名,就中單有兩件著名的寶物,乃是稀世之珍,罕有之品。第一件叫做“皇明帳”乃是一頂帳兒,其淺紅,類若鮫綃,卷之不盈一握,放之其大無比。夏張之,蚊蠅不敢飛集。夜間自有光芒生出,如鏤金錯采,雖無燈火,亦復耀眼放明。

最奇怪的是無論牀之大小,把這帳兒張上,總是尺寸相稱,不毫釐的。蜀主因有此異,十分寶貴,又賜它一個名字,喚做“如意帳”第二件叫做“左宮枕”是用一塊青玉琢成的,紋理細密,光輝滑膩,其體平方,其長卻好兩人並肩與睡。

設於牀榻,冬温夏涼。酒醉之後,用以枕首,能夠解醒,任是爛醉如泥,嘔吐狼藉,只要一着此枕,便涼沁肺腑,心酣意暢,毫無醉態,沉沉睡去。

平常睡時,用了此枕,便於夢中往遊仙境,閬苑蓬山,奇花瑤草,玉瓊漿,神女仙姬,羅列滿前,無異登仙。蜀主視同命一般,愛惜非凡,也替它起個名字,喚作“遊仙枕”和“皇明帳”一同擺設在幈宮裏面,要算兩件至寶。

其餘的珠玉錦繡,珊瑚碧樹,也不計其數,多不及這兩件的寶貴,蜀主也不甚重視的,不過藉此陳設着,貪圖誇耀富貴,爭奇鬥異罷了。後人讀史至此,有詩詠道:綃帳輕紅玉枕青,仙能入夢醉能醒。瓊華一去幈宮冷,獨旦迢迢七十屏。

蜀主這樣荒於酒,究竟是上了年紀的人,哪裏受得住?不到幾時,便染成一病,懨懨而亡。

子仁贊嗣位,改名昶,是為後蜀後主。後主初立,年始十六,委政於趙季良、張知業、李仁罕,不改元,乃襲蜀主知祥年號,稱明德元年。尊其父知祥為高祖皇帝,生母李氏為皇太后。

至四年,始改元為廣政元年,以事誅張知業、李仁罕,始親政。後主初親政事,尚知勸農敦耕,以重國本,嘗手自撰詞,頒給郡縣,以勸農桑,其詔書言道:刺史縣令,其務出入阡陌,勞來三農,望杏敦耕,瞻蒲勸稼。鶊始囀,便具籠筐。蟋蟀載,即鳴機杼,其各勉旃,毋負朕意。

後主研詞翰,崇尚六經,命其相臣毋昭裔,刻孝經、論語、爾雅、周易、尚書、周禮、詩、禮記、儀禮、左傳,凡十經於石,盡依太和舊本,歷八載乃成。又恐石經傳不廣,因刻為木板,以便傳。後世用木刻本書,實始於後主孟昶。

後主善賦詞,而薄纖浮之禮,平居嘗道:“朕不效王衍作輕薄小詞,乃敕史館,集古今韻會五百卷,並從毋昭裔請,營學館,鏤板印九經以頒郡縣。”故其初政,尚有可觀。後人曾作宮詞詠其事道:舊本新翻漶漫餘,摹鐫不異太和初。君王最薄纖浮體,特敕官司勘韻書。

這首宮詞,便是詠後主刊刻經書,集輯韻會,有功於文學的。到了廣政十三年,後晉末季,秦州節度使何建、鳳州防禦使石奉頵,俱以城來降。

後主以為實力充足,遠入歸服,便慢慢的放縱起來,並用藩邸給事之人,王昭遠、伊審徵、韓保正、趙祟韜等,分掌機要,總持內外兵柄,他自己卻酣歌恆舞,夜娛樂。其母李氏,曾對後主説道:“吾昔曾見莊宗,跨河與梁軍戰。

又見汝父在幷州扞禦契丹,及入蜀平定兩川。當時主兵者,非有功不授,所以士卒畏威,樂為之用,所向必克。今王昭遠,出自微賤,自汝就學之年,給侍左右。韓保徵等,又皆紈袴子弟,素不知兵。

一旦邊警忽起,此輩有何智略可以禦敵?高彥儔是汝父舊人,秉心忠實,多所經練,汝可重加委任,必定勝於王昭遠等萬倍了。”後主非但不能依從李氏的話,且因王昭遠等善於逢,更加重用,凡一切政務,都由昭遠等辦理。自己卻因歡喜打球走馬,強取民地,闢為打球跑馬之場,悉命宮女衣錦曳紈,來往場中,打球走馬,如蛺蝶飛舞,紅飄綠揚,以為笑樂!

又因後宮妃嬪沒有絕美女,下詔國中,民家女子,有姿者,都赴官署報名,聽候選擇。時青城費氏有女,生得嬌小玲瓏,風姿秀逸,長成之後,不但盛鬋丰容,並且擅長詠,工音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