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跨上馬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早見十二名侍女,都打扮得齊齊整整,簇擁着皇姨,輕盈慢步,來到樓中,真是嫦娥離月殿,仙姬下蓬萊。四圍觀看的人,莫不齊聲喝采,歡呼如雷,雖有軍奉着聖旨,止喧譁,哪裏止得住!
就這喝采聲中,皇姨已經端坐金椅上,舉起鳳目,向樓上觀看,只見前在園內無意中遇見的那位公子,立於樓左。
那一種堂皇富麗的儀表,雍容華貴的態度,好似鶴立雞羣,可以壓倒一切!又見樓右立定一人,有八名家丁,分立左右,皇姨料知必是韓通之子韓淞。
但見他裘馬輝煌服裝明豔也是一位翩翩公子,但是氣概人品,哪裏及得來匡義呢?皇姨一眼看去,心內早已分出了高下。
便有一個侍女,捧着個五彩球獻於皇姨,皇姨纖手接過,輕輕舉起,卻將球略偏左些,拋將出去,只見那個綵球在空中滴溜溜滾個不已,乘着皇姨偏左之勢,直奔匡義那邊而去。匡義大喜!
忙搶一步,舉起雙手一接,已將五彩球,端端正正捧在手中。韓淞的八名家將,見綵球向匡義那邊飛去。
正要上前搶奪,早被匡義的家將上前攔住,説道:“此事早經聖旨宣諭在前,只憑天命,各不爭執,你們如要動蠻便是違旨了。”韓淞的家將,見綵球已入匡義手內,知道搶亦無益,只得懊喪而退。
匡義接着了綵球,便吩咐牽過了青驄馬,捧定綵球,由家將圍繞着,喜孜孜的回去,那些看熱鬧的人,見匡義得了綵球,都拍着手大聲歡呼,跟着匡義的馬,看他回去。
韓淞立在樓右,冷清清的,無人過問,愈加覺得羞愧難當,便同了家將上了坐騎,靜悄無聲的回至家中,將綵球被匡義接去的事情,告知韓通。韓通大怒道:“不為吾兒奪得皇姨,怎中之氣!”當下又傳李智商議道:“皇姨拋球之時,不向正中,偏向趙匡義一邊拋去,以致綵球被他搶去,這明明是鄙棄吾兒,兩下串通,故有此舉。
吾面奏主上,説趙匡胤、符彥卿預先接連,呵通一氣,有意將綵球拋中匡義,求主上仍將皇姨判歸吾兒如何?”李智道:“不可!主上降旨,本説綵球擊中。
即為婚姻,兩下不準爭執的。現皇姨有意將綵球拋向匡義,並無證據,君侯倘若啓奏主上,彼有綵球為憑,恐亦無益。”韓通道:“既不能啓奏主上。
難道一任他們成親麼?這口氣如何忍得下去呢?”李智道:“匡義既得綵球,不久便要娶皇姨,君侯只要探知他的吉期,預命心腹勇士伏於要道,將皇姨的喜轎搶來,立刻與公子成親。
即使主上得知,生米已成飯,皇姨既屬公子,也就只得周全此事,不便降罪的了。”韓通想來,也無別法,即便依從李智之言,暗中打聽匡義娶皇姨的吉期,預備半路搶親,不提。
單説匡義得了綵球,跨馬回府,見了匡胤,告知已得綵球。匡胤大喜!仍請範樞密為媒,行盤納聘,選定吉,娶皇姨。匡胤乃是細之人,知道韓通氣量狹隘,一心要為兒謀娶皇姨,如今被匡義奪來,一定不肯甘休,必有詭謀,於中搗亂,便命得力家將暗中打聽韓通有何舉動。
家將奉命而去。不多幾,早將韓通聽從李智之謀,要在娶皇姨的時候,半途邀截的事情打聽清楚,報告匡胤。
匡胤怒道:“此乃奉了主上聖旨,言明各無爭執的,如何行此無理之事,半路搶劫呢?待我預伏兵士,將他們拿住,奏知主上,看他吃罪得起麼?”鄭恩聽了笑道:“這韓老兒,想替兒子娶皇姨,想瘋了心了,怎麼出此強盜打搶的下策呢?趙兄正該把他搶親的人拿住,懲戒這老兒一番,以儆其後。”趙普道:“不可和他硬做,我們但戲他一番,使之有苦難言就是了,何用興師動眾呢?況且皇城之內,兩下爭鬥起來,必然擾及人民,驚動主上,韓通野蠻無理,我們不可和他一般見識。”匡胤道:“則平之言有理!但不知如何可戲韓通,請教妙計?”趙普道:“我們可預備兩乘喜轎,令一人假扮皇姨,排着執事,鳴鑼喝道,從大路而行。卻將皇姨的喜轎,由小道抬歸,那韓通不防我們已有預備,必定派人在大路等候,待他搶了假皇姨去,看他還有何法與我們作對?”匡胤道:“此為接木移花之計,免得兩下在皇城爭鬥,驚擾百姓,亦是好事,但命誰假扮皇姨和他戲耍呢?”鄭恩拍手笑道:“此事只有我老鄭來得,待我坐了轎兒,被韓老兒搶去,好討擾他一頓盛筵,喝個大醉而回。
使韓老兒計謀不成,倒反賠貼了酒菜,豈不開心麼?”匡胤等商酌已定,到了娶的吉期,果然由鄭恩坐了一乘轎兒,大排執事,鼓樂齊鳴,徑向大道而行。恰將皇姨另用轎兒抬了,繞着小道,來至府中,與匡義參拜天地,結了婚姻,送入房。
韓通哪裏知道匡胤暗中用計,早令心腹勇士數十人埋伏在大道旁,等得喜轎到來,吆喝一聲,向前撲來,那些鼓樂人等,以及抬喜轎的轎伕,預經匡胤吩咐,韓通如來搶親,可將喜轎拋棄,不必和他抵抗。
此時見眾人撲來,便吶喊一聲,將轎兒棄在路旁,四散奔走,那些搶親的勇士,見喜轎在道旁放着,並不追趕,只將轎兒抬了回來。韓通已令韓淞着扮齊整,一等轎兒搶到。
即行參拜天地,將新人送入房中,趙家若有人來理論,只把府門緊閉,令部兵把守,到得次親事已成,看他有何法想!
韓通準備好了,眼巴巴的盼望搶親的人回來。不到一會,已見心腹勇士抬轎而歸。韓通知已得手,急命將轎兒抬入中堂,令人開放,攙扶新人出外行禮。誰知轎門一開。
那新人用不着人攙扶,早已大踏步走出轎來,搖搖擺擺,踱至正中,高聲喊道:“韓老兄,今請我老鄭到府,想是備了美酒佳餚,請我喝個痛快的!”韓通見轎中的人並非新人,乃是鄭恩,知道中計,暗暗叫苦不迭。又因鄭恩氣剛強,是世宗親愛之臣,如何敢得罪他?連忙陪笑説道:“不知是鄭老兄光降,多多有罪!
我這裏酒筵齊備,正要奉敬一杯。”鄭恩哈哈笑道:“你沒有搶着皇姨,反要請我吃酒,豈不太蝕本麼?”韓通忙道:“鄭兄休要見笑,快請飲酒。”鄭恩也不推辭,便在正中坐下,叫道:“快取大杯來,酒要喝得痛快,我不做新人,用不着這小杯。”韓通無法,只得命左右取過大杯,斟酒奉於鄭恩,親自在旁相陪。鄭恩不客氣,狼餐虎飲,如風捲殘雲,把酒餚吃個乾淨,方把杯箸放下。
正向韓通説:“韓老兄,你和趙點檢乃是同僚,又都是主上親信的臣子,皇姨這門親事,乃奉了旨意,拋球擇配,各聽天命不得爭執的。
綵球既然中了匡義,不中你的令郎,可知與你令郎沒有姻緣之分,理應由匡義娶成親。你如何懷恨在心,竟令多人半途搶親?
在這皇城之中輦轂之下,膽敢手執刀仗,居然強搶硬奪,倘被主上得知,降罪下來,怎樣承當呢?”韓通被鄭恩正言相責,慚愧無地,做聲不得。
鄭恩見他如此模樣,又用好言相勸道:“韓老兄,不必把這件事介於心,你令郎青年英俊,人才出眾,何患沒有佳偶?不用和匡義爭取皇姨,有傷同朝之誼。我老鄭素伉直,所以毫無避忌,請你不要見怪。
今天討擾了你的盛筵,改再當備酒相邀,此時我且告退。”説罷,立起身來,説聲“韓老兄,老鄭去了。”便搖搖擺擺,踱出韓府。早有從人備了馬來,在門外侍候,鄭恩見了,跨上馬背,如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