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1章回轉裑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待我越牆而進,取了那隻喜鵲,便可速去打圍。”當下遂令左右停於園外,親自越牆而過,取那喜鵲。不料匡義越牆之時,恰值符皇姨也同了侍女前來園中游覽。

忽見有人越牆進園,侍女們疑是竊賊,不覺驚慌起來,大聲叫喊。匡義聽得喊聲,連忙向前觀看,見有一羣侍女簇擁着一個金裝玉裹,美如天仙的女子,立在那邊亭下。

匡義暗想,此必符彥卿之女也,彥卿年已老大,恰有豔麗的女兒藏在閨中,恰是意想不到的事,忽又轉念道:“不妙!

此老生拘執,彼女在園,我無端越牆而入,被侍女們叫喊起來,驚動彥卿,必疑我有意窺視他的女兒了,且待我止住她們不要叫喊。”心內想着,急急趨向前去,向着那些侍女道:“姐姐們不要驚疑,我非歹人,乃殿前都點檢檢校太尉趙匡胤之弟,趙匡義是也。

偶然出外打圍,彈中一隻喜鵲,落在園內,所以越牆覓取。姐姐們不信,現隨從之人,停於牆外,且有中彈的喜鵲在梅樹之下,可以為證。

望姐姐們不用聲張,免得驚動太師,恩不淺!”符小姐聽了匡義之語,見他生得相貌非凡,言詞清朗,知是大貴之相,心內甚是愛慕!

只因避着男女之嫌,不便親自答話,便止住侍女們,不要叫喊,揀一個齒牙伶俐的侍女,傳語道:“趙點檢乃是太師同朝之友,公子既是其弟,小姐自當用情,不加為難。

但是太師不久就要到來,倘若遇見,甚為不便,叫你從速出外。”匡義躬身答應,仍要越牆而過。小姐又令侍女止住道:“公子不可越牆,倘被路人所見,深為不雅。現有鎖匙在此,當開了園門,放你出去。”匡義聽了,很佩服符小姐的見識!連聲道謝。符小阻早取出鎖匙,侍女開了園門,將匡義放出。匡義出園,因思符小姐德容兼備,念念不已,仍舊跨了馬,前去打圍去了。

正是:前生曾種藍田玉。此欣逢宿世緣。匡義帶了隨從前往打圍,飛逐走,直至天晚,方挑了許多獐兔之屬,回至府中。

見過匡胤,説起出外打圍,誤入符太師花園,遇見皇姨之事。匡胤聞言,甚為留心,因問匡義道:“汝曾親見皇姨麼?”匡義答道:“是親見的。”匡胤道:“皇姨的花容生得如何?”匡義經此一問,倒有些不便回答,只是低頭無語。匡胤笑道:“這有何妨!何必如此害羞呢?”匡義無法,只得説道:“長得很好!”説到“好”字,已是面紅過耳,十分侷促。匡胤道:“此事非出偶然,乃天意也,吾當為汝成之。”次,便請範樞密到府。範質聞是匡胤相請,即便到來,匡胤入,分賓主坐定。

範質動問相請之故,匡胤將匡義誤入符太師花園,遇見皇姨,蒙其不加責備,開門放出的事詳説一遍。又道:“皇姨與舍弟年貌相當,今奉屈樞密玉趾,意仰仗鼎力,成此良緣。”説着,起身一拱道:“敢煩大駕,為舍弟執柯就永大德了。”範質也起身還禮道:“此事甚易,符太師之夫人與寒荊通家往來,過從甚密。明當令寒荊,親往符師,為令弟作媒,未有不諧的。”匡胤道:“有勞夫人魚軒親往,於心不安!”範質道:“你我同朝好友,當得效勞,何用客氣。”説罷,起身告辭,回至家中,把匡胤所託之事,告知夫人郝氏,那郝氏夫人,與符太師夫人,本是結拜姐妹,時常來往的。

聽了範質的話,不覺含笑道:“趙家公子,眼力居然不差!皇姨花容,生得千嬌百媚,真是塵世少有的!

但不知趙家公子,品貌如何,也要配得皇姨,妾身方願前去作媒。倘若生得人物猥瑣,配不上皇姨,將來受人家的埋怨,那就不便去説了。”範質道:“你儘管放心,趙公子是我見過的,生得堂堂一表,顏如冠玉,乃是大貴之相。聽得人家傳説,從前有個什麼相士,説趙點檢鳳質龍姿,決非人臣之相。

他的第二位兄弟尤其出,福命更比乃兄高過十倍,這一些説法,雖是江湖術士騙人的言語,但趙公子相貌決非凡品已可想見了。”郝夫人道:“既是如此,妾身明前往符府作媒便了。”到得次,郝夫人乘轎來到符太師符中,符夫人接了進內,奉過香茗,敍了寒暄,便説起趙公子求親一事。並誇獎匡義品貌如何美麗,才情如何出眾,説得天花亂墜,不由符夫人不信。

當下便回言道:“小女年已及笄,正該許字,承蒙夫人作媒,此段姻緣,極是相宜,但須與太師商議,妾身不能擅自作主,改再行報命便了。”郝氏夫人道:“兒女婚姻乃是大事,夫人自應與太師商議,得了同意再行決定。妾身暫且告辭,在舍間恭候佳音。”説罷,起身辭別。符夫人也不挽留,送至儀門。

看着郝氏夫人上了轎,方才回到裏面,便與符太師説知範樞密夫人前來替趙點檢的兄弟求親,未知太師意下如何。符太師道:“趙點檢威震人寰,位居極品,他的兄弟趙匡義,我也曾經見過,品貌才情,也不在點檢之下!

若是配我女兒,果是美滿良緣,這頭親事,門當户對,珠聯璧合,很可以允得。耽延一,夫人可親往範府,答應了他,我們也可了卻一樁心事。”符夫人答道:“太師既然見過趙家公子,品貌才情都可以配得我們女兒,妾身改便去答拜範夫人,允許這頭親事,叫她回報趙點檢,擇納聘就是了。”符太師點頭答應道:“夫人之言,甚合吾意。”夫婦二人商議停妥。

正打算過了一天便往範府去報命。不料到得次,世宗忽傳旨召符太師入宮,諭知韓通之子韓淞,與皇姨求親。符太師暗想,韓通的家世門弟,固甚相當,但是韓淞的相貌,雖也生得齊整,恰有些紈挎氣,才華又不及匡義。

心下很有些不願意!只因世宗出面替他説合,不敢説出不願兩個字來,只得委婉其詞,把趙匡胤先來為其弟趙匡義求親的事情,告知世宗。並説自己與韓、趙兩家同為一殿之臣,未便回絕哪一家,懇請世宗作主。

他的意思,以為韓通、趙匡胤,都是世宗親信之臣,世宗也不便偏袒哪個,必定有法調停,果然不出所料!

世宗命他用綵樓擇配之法,以免爭執。符太師領了旨意,回至府中,擇定吉,高搭綵樓,通知韓、趙二家。匡胤、韓通,自然遵着世宗旨意。到了吉,匡義、韓淞各帶了八名家將,來到綵樓之前。

匡義人品軒昂,儀表出眾,安安詳詳,從容不迫的立於綵樓之左,那韓淞雖然衣服華麗,輝煌奪目,立於樓右,品貌怎能及得匡義!此時汴京城裏的人,早已紛紛傳説:皇丈高搭了綵樓,由皇姨拋球為定,選擇韓、趙二家婚姻,都來觀看。

因奉着旨意,只准趙匡義、韓淞立近樓前,其餘閒雜人等,只准遠看,不許上前,且不得喧譁吵鬧。所以前來觀看的人雖多,但離着綵樓遠遠立定,並無聲音。到了吉時。

忽聽鼓樂齊奏,先有一個管家立在樓上,向樓下朗聲説道:“今天乃是符皇姨奉了聖旨,高拋綵球,以定韓、趙兩公子的婚姻,只憑綵球擊中,便是婚姻所在,兩下各無怨言。”説罷。

即高聲詩道:“綵樓高搭一時新,天上人間富貴。憑語藍橋消息好,儘教仙娥意殷勤。罷四句詩詞,迴轉身軀,朝着樓內打了一拱道:“良時已到,請皇姨出來選擇貴人!”邀請已畢,那管家退立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