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時正是一位很老的賢人在致詞,講得又臭又長,不知所云。歌手一邊低聲笑,一邊壓着嗓子:"掀桌子啦,別管他啦,開始鬧吧,好開心啊!"演員則在我另一隻耳朵邊喃喃自語:"快要失去控制了…快要失去控制了啦…"我自己也很醉,一邊趴在桌沿笑得氣,一邊煽動我兩邊的人:"走啦,一起去向那個老頭敬酒,然後把酒倒他頭上!"親愛的寶寶,我們這桌人終究沒有失控,我們站起來用力唱了幾首歌,讓情緒揮發掉了。
過了兩天,我想起這個婚禮,我在想,我們怎麼那麼想大笑大叫、唱歌跳舞?
我們怎麼這麼像某個部落的人?
別人的心情我不確知,但我覺那個婚禮的每一刻都很珍貴,不捨得讓它在無聊又不相干的致詞裏無奈地蒸發。
做我們這種工作的人,懂的事並不多,但有一件事我們很警覺:該哭該笑的時刻,就要大哭大笑,因為那是珍貴的真實人生,不是什麼廉價的、為了取悦觀眾才存在的表演啊。
惡人心願〈飯店房間〉親愛的寶寶:你過來以後,第一種最常看的東西,可能是本做的卡通。
你會發現,本卡通的主角,常常為了對抗壞人,很辛苦地變形、變身、修煉、打死了再努力復活,只為了和壞人永無止境地戰鬥下去。
那些壞人當然也很辛苦,很費時地研究毀滅世界的科技、所建立的秘密基地光看裝潢就知道貴得嚇死人,這麼有錢有這麼勤勞的人卻還要常常捱打、常常生氣。
這些壞人圖的是什麼?通常是"統治地球",不然就是"統治宇宙"。
他們這份心願是怎麼來的,通常卡通裏沒什麼線索。而這些壞蛋的人格或見識,也很難讓人相信他們是會"發願"要統治地球的人物。
寶寶,編卡通故事的人,可能一開始就發現:惡,並不是一件無聊的事。如果抱持很高的興趣去描繪惡,惡很可能會變得太有趣、太引人、太燦爛、甚至太有深度。
所以,不要探討它,只要敷衍地代一下壞蛋想幹嘛、點到為止,才安全。
我們大都對惡抱着很天真的態度長大,直到有一天,我們觸摸到真正的惡時,我們會好好地大吃一驚。
撕照片〈大屜前〉親愛的寶寶:我常常撕自己的照片。
我的工作使我常常拍照,常常收到我和某某人的合照,或者別人好心幫我拍的照片。
這些照片不能都留,照片會太多,滿出屜,並且使我厭倦自己的表情。
我變換不同的方向撕自己的照片,有時候臉直的撕成兩半,有時橫的兩半。
寶寶,和你最親的那個女生,也很喜歡在自己的照片上亂塗亂抹,畫大斗雞眼或大叢鼻噴出之類的。
我覺得這是幼稚的美德,那些擁有巨大雕像供人瞻仰的人,其實偶爾也可以試試給自己的雕像戴頂假髮或畫一副大眼鏡什麼的,覺一下"這世界沒有我也過得很好"的放鬆。
隨便説也好〈旅館〉親愛的寶寶:常常聽到的話,常常是隨便説説的。
你一談起理想,很多大人就説:"那是你的理想,可是看看現實吧,現實可不是這樣的。"照這樣的説法,理想和現實好像是在河的兩岸似的。
但只要稍微想一下就知道,理想和現實是連在一起的,是互相形成的,是河跟河岸的關係。有怎樣的河,就會有怎樣的河岸;有怎樣的河岸,就會有怎樣的河。
理想常常不能全部實現,常常實現成很扭曲的樣子,但只要實現出一部分,那個部分就變成了現實。
只要有人有新的理想,或多或少地去實現,那所謂的現實,就會相對應地改變。河水漲一點、河岸就退一點。河岸長了樹,河水就會被期望要更清澈。明明是連在一起的事,就是會有人要把它們説成是永不會的兩界。
寶寶,常常聽到的話,並不就表示值得相信。有可能只是一些懶惰的人,隨口説説而已。
念故事〈家的角落〉親愛的寶寶:有人找我去唸一篇故事,給一羣眼睛看不見的小孩聽。
我本來以為隨手就能找到一個故事,反正我讀過很多故事我都很喜歡。可是,結果我翻了十幾本書,都還是找不到適合的故事,因為我覺得合適的故事,是整篇故事裏都沒有用到"看見"這個詞、都沒有描述雲的形狀、樹葉的顏、沒有描述城堡的高度、寶石的閃亮、沒有描述主角的美麗、沒有描述陌生人的眼神。
一直到出發前往會場前一刻,我才總算勉強選了一個古老神話裏,一個天神為了救人類而背叛了祖父的故事。這個故事本來很有力量的,但我講得很不彩,因為我刪去了所有要靠眼睛才能看到的東西,結果故事被我講得乾癟癟的,而且,我還是免不了講了兩次"看到":一次是天神"看到"人類被洪水淹得有多悲慘、一次是烏龜和老鼠一起"看到"天神不快樂的樣子。
另外一位受邀去講故事的作家,講得比我彩多了,他一點都沒有故意避開"看見"的東西,老太婆的臉、小瓶子放的地方、礦坑的黑暗,他把故事講得很生動,小孩都聽得很高興。
寶寶啊,當我們對別人講故事的時候,我們到底應該描述一個對方終有一天能懂得的世界,還是描述一個對方永遠也不會懂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