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盛世背後的隱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八十六章盛世背後的隱憂自打認了黑炭頭尉遲恭當乾爹後,麥仲肥也擠進了紈絝二世祖的行列。而且麥仲肥發現個秘密,這文官們的二世祖和武將們的二世祖不和。文官二世祖以長孫無忌的長子長孫衝為首,武將的二世祖的頭就是麥仲肥的義兄尉遲寶琳。
這幫小子都是開國元勳的後代,本不用努力。一出生頭上就有頭銜。不是這個郎就是那個尉的,前途早就鋪好了,只要不是很有野心的,這一輩子也就沒什麼可追求的了。
這些傢伙的爹們都敢在皇帝面前高喊二叫的,這幫傢伙完全繼承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傳統。除了當值、點卯剩下時間就是把旺盛的力發到各種樓堂館所,打獵、喝酒、逛窯子,爭風吃醋打羣架這就是這幫紈絝二世祖的生活。也可以説是大唐這種包容並序和開放的社會壞境造就了這些產物。
貞觀盛世已經徐徐拉開帷幕,已經沒有了內憂外患的大唐正在走向世界之巔。麥仲肥卻知道大亂後必定會有個大治的局面。一個盛世地開創必定也會伴隨着巨大的混亂,一切規矩的重新設定和執行,必將牽扯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分配,隨後就是無窮的後遺症。盛世之後很快就將面臨着各種問題,有的是武將勢大。有的是外戚干政。有地是同宗戈。靠一代帝王本無法消除。而且想要保持這樣的勢頭延續下去這第二代、第三代乃至更多代帝王都還不能是庸才,這在權利完全掌握在帝王一個人手裏的時代很難做到。
就現在來看同室戈以現端倪。好在無論是李承乾、李泰還是李治當皇帝,長孫無忌都是他大舅,雖也隱藏着外戚干政的局面,但還有武將一方做為牽制力量的存在,不會發生象楊國忠獨霸朝堂的局面。
目前完善的府兵制也限制了武將做大的隱患。但隨着府兵制的逐漸敗壞,武將做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終於出現了安史之亂經過十幾天深入實踐了前世非常羨慕的**的生活後,對長安政治勢力的瞭解也趨向成和完整。
離一個月的假期還差十天時麥仲肥又開始覺無聊了。確切地説他想他的斛薛城和那幫累的半死的小團隊了。還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那兩個內遷部族快到了。…-太白山行宮裏,太宗皇帝和麥仲肥相對而坐。
“你想提前回去了?”太宗皇帝看不出喜怒的臉上兩隻眼睛目光灼灼。
“是的,陛下,降渾部和阿跌部已經快到了,小臣想早點回去商量個方案出來。”
“哦,也好。你有什麼需要的可以直接報送朕,也可給尚書省去文。斛薛城做的越好,你在朝堂的影響越高。朕發現你對大局的分析上很有一套,對大局的掌控也還不錯,但對細節上卻很馬虎,這點上你要多加註意。”太宗皇帝緩緩道。
“是,小臣謹記陛下教導。”大局都是咱據前歷史加自己的判斷分析出來的。細節上咱做了什麼錯事了嗎?既然太宗皇帝給咱提出意見來了,那咱以後要小心行事了。
“好好幹吧,朕原打算等你任期滿三年後,把你調回長安的,現在看來還有些早。何況朕現在對斛薛城以後地發展也很好奇,很想看看你到底能把那裏成什麼樣。”太宗皇帝臉上蕩起一絲笑意。
“陛下,説實話,小臣也不知道斛薛城最後能發展成什麼樣。前期的發展已經達到了。這次又來了五六萬人,原來的平衡被打破,小臣心裏也沒底。”麥仲肥直言道。
“呵呵,朕就是要看看你那斛薛城能安置多少人。”太宗皇帝説這話時帶着很玩味的表情。
“陛下,小臣認為光是外民族融合終是不妥,還是要本民族參與進來。這樣三代後基本就都是完全的唐民了。”麥仲肥字斟句酌地説。
“怎麼參與?國人戀土,朕也不可能採取象秦漢那樣大規模移民的強制辦法。”太宗皇帝沉思了片刻説。
“可以進行土地置換。比方土地兼併嚴重的地方,小自耕農的土地可以用一比二或三的比例置換邊境空餘土地。而且由於土地兼併的厲害程度不同,會產生一定量民,只要有效的組織起來,統一疏導,這是不小的一股力量。淮南、江南、嶺南水網縱橫,土地肥美,相對人口比例又過少,這樣的地方如果發展起來,要比山東、關中等地更有經濟價值。”麥仲肥暗想這三處地方可是後世的大糧倉啊。只是現在那裏的人都是五胡亂華時期逃荒去的,人數有限,開發出來的只有十之二三,大量人口閒置在長安、洛陽等地更是加劇了土地的兼併。
“呵呵,照你這麼説這個動作可不小呢。朕需要和眾大臣商量一下。”太宗皇帝一隻手敲着桌面,一邊眯起眼睛思考。
“小臣也覺的這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辦下來的。這是小臣在長安待的這段時間裏所耳聞目睹後想到的,只是給陛下的一個小小參考。陛下如果沒有別的吩咐了,那小臣告退了。”麥仲肥準備開溜。這次回來後,他總覺和太宗皇帝好像不如以前融洽了。也許自己可能現在已經算半個官身的緣故吧。
“嗯,你去見見皇后吧,她想和你説説話呢。”太宗皇帝輕輕揮了揮手。
“是,小臣告退。”麥仲肥行禮後退出了殿門。
來到長孫皇后所居芙蓉園外一個小宮女去回報後把麥仲肥帶進了殿裏。
長孫皇后正半靠着胡牀在看書。麥仲肥施禮畢。長孫皇后把手中書放於几上。微笑着指了指旁邊的椅子道“坐吧!”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後説“我聽説你這幾和那幫功勳之後着實胡鬧了幾天,是真的嗎?”麥仲肥臉一紅低頭道“是,這些小事娘娘都知道了。”
“休假期間偶爾胡鬧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你回任上可不能胡鬧了。”長孫皇后幾句話讓麥仲肥聽的倍親切。
“娘娘放心,小道有分寸。”麥仲肥點頭。
“知道你少年老成,也就是囑咐你一下。太子那裏是不是有個叫稱心的內侍?”長孫皇后還是淡淡地説,但麥仲肥聽到後半句裏已經有了冷意。
“這個…是的。”麥仲肥本想回答不知道,但長孫皇后已經提到了,那肯定有人和皇后已經説過了,自己要是説不知道,那自己算是包庇呢還是同謀?只能老師回答了。
“你可曾規勸於他?”
“小道已經規勸過了。其實太子只是有些煩悶,還希望娘娘好好開導一下。”
“這孩子越來越胡鬧了。”長孫皇后自言自語地説“對了,你打算什麼時候回任上啊?”
“小道剛才已經和陛下辭行了,打算這一兩就走。”
“早點回去吧,你在這裏有些事情反而對你沒什麼好處。”麥仲肥終於知道太宗皇帝説自己細節有問題是什麼事了。長孫皇后這是點醒自己不要摻和進兩個皇子中間,讓自己遠離這是非之地啊。
“謝娘娘開小道,如果娘娘沒什麼吩咐,小道告退了。”
“去吧,自己好自為之。”長孫皇后微笑着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