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節天府鬼蜮滄桑陳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鴻溝南入穎水的會地帶,巍巍然矗立着一座大城,這便是陳。

陳雖縣城,卻是楚國北部重鎮。天下人但説“楚頭”十有八九指得都是這陳縣。其所以如此,在於陳非尋常縣城,而是一個風華古國的大都城。這個古國,便是陳國。周武王滅商後首封八個諸侯國:燕(召公奭)、殷(武庚)、管(叔鮮)、蔡(叔度)、霍(霍叔)、康(康叔)、曹(叔振鐸)、陳(胡公滿)。八大諸侯中,陳國雖位列最末,卻是赫赫然別有風光。其特異處,一則是位次雖末,卻與王族諸侯同享一等公爵,領百里之地;二則是周武王將自己的元女(長女)大姬婚配給了胡公滿,陳國便成了外戚諸侯,尊享王族榮耀。而胡公滿部族所以成為首封八諸侯,最本處,便在於這個部族是舜帝后裔;其次,便在於曾出兵孟津助周滅商。遠古之時,舜部族居住在河東的媯水河谷。古俗以地為姓,族人便姓了媯。出了個舜帝之後,媯部族卻一直平平淡淡的蝸居在媯水河谷耕耘,再沒有興起過風了。驟然立國為諸侯,自然以國號為大,整個媯部族也以國號“陳”做了姓,天下從此便有了陳氏。

周武王於滅商第二年病逝,第一批諸侯中的六大諸侯(管、蔡、霍、康、曹、殷)竟一齊叛亂髮難!於是,便引出了周公東征平亂。陳國也決然加入了王師東征大軍。靖亂之後,六大諸侯悉數湮滅,首封八諸侯便只剩下了燕、陳兩國。周公以周成王名義再行分封,才有了魯、齊、衞、宋、晉、楚、鄭、蔡等一班諸侯。從此,陳國便有了忠勤王室克難靖亂的無上榮耀,一舉成為西周初期諸侯中的赫赫棟樑。

世事滄桑,也是難料。自此以後,這陳國便再也不出彩了。到了西周三百餘年的末期,陳國便悄無聲息地淪落為二三等諸侯了。誰知到了秋之世,陳國卻又一次聲名鵲起,成了大名鼎鼎的諸侯。

其間因由,一則是陳國地處穎水兩岸,土地肥沃多有溝洫,陳人又善於耕作,農事興旺,國人豐衣足食。於是,陳便有了“足食之邦”的大名,小國輒遇水旱飢謹,便多向陳國借糧。二則,陳國都城修得堅實雄峻,秋之世又幾次擴建,氣勢竟超過了一等一的老王族諸侯魯國鄭國的都城,自是分外顯赫。三則,陳國公室以先祖閼父曾在周武王時做陶正為榮耀,自詡陳人“善營作”君主代代好商,為商旅大開國門:免去關隘税收,大召列國商旅入陳,官市之外大建自由易的民市。漸漸地,陳國便成了中原以南的第一富庶風華之地。

若僅僅如此,這陳國倒也暗合了天下,天下人也絕不會如後來那般蔑視陳國。偏偏是風華浸之下,陳國君臣耽於奢靡,國君大臣競相以玩樂為能事,靡之風大興,種種醜聞不斷隨着商旅車馬佈開來。久,陳國便漸漸糜爛了。

傳到第十八代君主,陳國終於出大事了。

這第十八代君主便是陳靈公。靈者,竊國之謂也。以“靈”字諡號於國君,大體都是亂國失國之輩。古人很睿智,創制了諡法,便是在人死之後將其生前作為品行給予一個總評定,加給死者一個稱號,從而弘揚王道君德,貶斥惡劣跡。《周書》雲:“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車服者,位之彰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國君之號,由禮官提出經大臣公議而定。臣下之號,則由國君頒賜。應當説,直到秦漢之世,古人對諡法還是很實在的,所加稱號,大體百不失一。不若後世將諡法變成了歌功頌德的廉價伎倆。譬如秋之世還有一個晉靈公,便同樣是一個忠不辨昏聵致亂的國君,釀出了“趙氏孤兒”的悲劇,導致晉國從此衰亡。這個陳靈公卻更是荒誕乖戾,即位之後一件正事未做,卻生出了一件天下所不齒的最大丑聞——時有鄭國少女名姬,貌美痴,嫁給了陳國臣子夏御叔,便被人呼為夏姬。夏姬生下了一個兒子夏徵舒,其夫夏御叔便死了。府中童僕便有傳言,説是家主不堪夏姬晝夜痴,硬是給累死了。言不脛而走,喜好樂的陳靈公便以撫亡臣之名進入夏府,與夏姬私通了。另有兩個大臣,一個叫孔寧,一個叫儀行父,都是陳靈公尋常樂的伴當,聞得消息,便也先後與夏姬私通了。君臣三人竟各自藏了一件夏姬的貼身衣衫,在大殿朝會後相互觀瞻品評,看誰的藏品是真正的褻物。後來,君臣三人索不再避諱,公然與夏姬一起宣於夏府,指着在廳廊外習武的夏徵舒,高聲談笑爭論是誰的兒子?話雖風出,夏徵舒聽得清楚,心中便是怒不可遏!一天夜裏,陳靈公從夏姬寢室剛剛出來,便被夏徵舒一箭殺了。趕來接活兒的孔寧、儀行父大驚失,便連夜逃亡楚國去了。

其時,楚國正是雄心的楚莊王在位的第十六年。一聞消息,楚莊王立即帶領大軍入陳靖亂,殺夏徵舒,滅了陳國,將陳地變成了楚國的陳縣。不久,中原以晉國為首的諸侯聯盟聲討楚國“不奉王命,僭越滅陳”要出兵干預。面對強大壓力,楚莊王便將陳靈公的兒子陳午拉出來重新做了國君,算是恢復了陳國,這便是陳成公。

雖則復國,陳國的名聲卻因這一特大丑聞而一落千丈,始終只能戰戰兢兢地做楚國的附庸,在諸侯爭霸的夾縫裏生存。又過了五代一百二十年,晉國的四大部族(智、魏、趙、韓)已經將這個最大的老諸侯掏空,晉國再也無力主持諸侯紛爭的“公道”了。其時楚國勢力大漲,便一舉出兵滅了陳國,再一次將陳國變成了陳縣。傳了二十四代六百四十五年的陳國,便永遠地消失在戰國前夜了。

這一年,是楚惠王十年,距三家分晉而天下進入戰國只有四年。

陳國歸楚,楚國在淮北便有了立足之地。其時楚國的腹地雖然在荊山雲夢澤一帶,被天下稱為“荊楚”但因長江下游有吳越兩國,長江中游的庭湖兩岸與嶺南之地尚是蠻荒未開發之地,要謀取豐腴土地與人口財貨,便只有向中原拓展。秋數百年,楚國的有為君主從來都將北上中原爭霸當做拓展楚國的第一要務。對楚國而言,爭奪中原只有兩個方向最理想,其一是老路,從東北上與齊國爭土;其二是新路,越過淮水北上,正面進入中原與三晉爭奪土地人口。然則,三百餘年過去,楚國始終沒有大勝過齊國,這條老路眼看是勞師費力而沒有結果了。要北上,便只有打通淮北!

天緣巧合,壓在淮北的最大諸侯便是陳國。滅陳而佔據淮北,便是秋戰國之楚國最大的夢想。楚莊王聞陳之亂而毫不猶豫起兵,這便是本原因。歷時百餘年,楚國終於夢想成真,陳國變成了楚國陳縣,楚國如何不大喜過望?

滅陳得地,楚國的第一要務便是延續陳城的商旅都會傳統,將陳地變為楚國汲取中原財富的最大盤。為此,楚惠王將陳縣令升格為“上執圭”爵位的大臣,由左尹擔任。上執圭是楚國第三等高爵,僅次於君、侯兩級,因有楚王親賜圭(長條形禮器玉)而得名,封地相當於附庸小國之君。左尹,則是令尹之副。也就是説,陳縣令實際上是由做過副丞相(左尹)的大臣擔任,其爵位比做左尹時還高!就實而論,楚國將陳地陳城看做重鎮經營的。但在名義上,卻只將它做一個縣。這便是楚國君臣的高明處:麻痹中原諸侯,宣示自己對中原垂涎的陳地並不如何看重。

如此一來,陳縣便成了中原邊緣最為繁華的商旅都會,與大梁、洛陽、新鄭這三個最大的中原都市比翼鼎足,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商旅都會之一。其所以著名,便在於陳城既非當時都城,卻又有大諸侯都城的文華底藴與商旅傳統,純粹的商旅天下,幾乎沒有任何易限制,更沒有大都城的諸多官府與關節的必須應酬,商人只要繳了税金,便再也無人過問其它了。久而久之,這陳城便成了天下商人的福地樂園,非但中原各國商旅雲集,便是戎胡商人也如過江之鯽,大凡在大國都城官市不能易的物資財貨,在這裏都是應有盡有。白晝大市,夜來海市,金吐玉出鐵進鹽聚斂財貨醉死夢生,陳城的每個時刻,都是商人心醉神而又心驚膽戰的生死關頭。

商旅大都,自然也是百業作坊的淵藪之地。作坊雲集,自然便有各式工匠紛至沓來尋覓生計。這裏沒有“料民”法度,對所有人口都不盤不查,不管你是逃亡奴隸,還是饑民逃國,亦或殺人越貨的罪犯,只要有人僱傭收留,便再也無人問你的來龍去脈。如此一來,這陳城人口便是紛雜無計,冠帶軺車如雲,販夫走卒如,錦衣滿街,饑民當道,各人等匯成了汪洋恣肆的大海。

於是,天下商旅便有了“楚頭陳城,天府鬼蜮”的説法。

説也奇怪,如此一個長鯨飲川般吐納天下金錢財貨的商都鬼蜮矗在中原邊緣,楚國卻沒有大軍駐防。直到戰國末世楚國將都城北遷到陳,陳城一直都是兵不過萬,吏不過百,幾乎是無為而治。更令人不解的是,進入戰國近二百年,竟沒有一個國家試圖爭奪陳城,也沒有一個國家聲討楚國壞了世道人心,更沒有列國盟約壓迫楚國改變規矩。大國小國都對陳城視而不見,也從沒有一個邦國限制過商旅入陳。

倏忽之間,陳城商風便蓬蓬地瀰漫了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