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初留史筆垂西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武則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説,以王子書現在的實力,就能直接當個舉人,張柬之和義淨心裏高興呀!雖説他們兩人心裏也是這麼想的,但他們只能想一想,手中沒有什麼特權,最多也只能保薦,不象武則天,雖説現在已退居後宮,但在朝中還是有點權利的。之後,武則天發話説,三年之後就讓王子書來京試試,如果真能高中,可就創造一奇蹟了。
王子書早想當官了,沒想到第一次進京就撲着了機會。張柬之皺着眉頭説道:“但是,太后,這樣是不是有點不妥呢?畢竟子書的父親是一個商人,按照律歷,出生商家是不能參加科舉試考的。”
“呵呵…這個不要緊,什麼都會有個例外,呂不韋也是商家出生,之後還不是成了一代梟雄。再者,等子書參加完試考之後,如果真能高中,我這個老人還是有點權利的。”武則天笑着説道。
“太后能唯才是舉,真乃大唐之福,老衲在這裏替天下百姓謝謝太后。”義淨看到自己的徒弟這般出,自然也是高興的。
“在我死了之後,百姓不要罵我就行了,我哪還會指望什麼恩帶德。”義淨和張柬之從武則天眼裏看到了一絲蒼涼。
這個時候,魏順安從宮外急着跑了進來,後面還跟着一位老者,看樣子年紀也有四十多歲。魏順安跑到武則天身前説道:“太后,奴才把劉大人找來了。”王子書這才知道,這個人就是編撰《史通》的劉知幾,他出生在691年,字子玄,江蘇彭城人,他的祖父曾經也是個史官,耳濡目染之下,劉知幾對歷史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二十歲就中了進士,被任命為獲嘉縣主薄。702年升著作左郎,後改任左史,並參加撰修《唐史》,703年又提升為鳳閣舍人,官職雖只有五品,但對唐朝貢獻頗大。
在來太極宮的路上,魏順安就和他講了許多關於王子書的事情。劉知幾知道這個魏順安是不輕易誇別人的,但是現在一路上不管自己煩不煩,一個勁説一個五歲孩童如何如何了得,太后要急着召見,估計是要他把王子書寫到史書裏,劉知幾雖然不相信,但武則天傳召,自己怎能不來。
拜見完畢,武則天笑着説道:“劉大人,聽説你現在在編著自己的史書,叫《史通》,不知一切可順利嗎?”
“回稟太后,小臣自幼對歷史情有獨衷,所以在閒下來之時,便會寫些東西,那隻不過都是臣閒於之後的舞文墨,不值得太后一提的。”劉知幾説道。
“這可説的哪裏話,你們史官雖説品級小,但是作用卻是很大的,我也看過你編撰的《唐史》了,寫的不錯,聽説你和蕭至忠有些過節,可是真的?”這個蕭至忠也是個史官,但是監修,之後還任命為了宰相,説白了就是劉知幾的頂頭上司,他説劉知幾“論次無功”多多給劉知幾施加壓力。但劉知幾卻認為史書就應該事實求是,不管是好是壞,不管官級大小,都要從實而寫,故此,才得罪了這些拍馬派。
“回稟太后,臣等都是為朝廷辦事,談不上什麼過節,只是臣和蕭大人在編撰史書的意見有些分歧。”劉知幾説道。
“恩!我知道,都不是因為我嗎?”武則天皺着眉説:“在這一點上,你做的對,我同意,放心吧!你寫你的,儘量從事實如手,別在意我這裏,蕭至忠也和我説了,説你把我寫的太壞。”武則天苦笑着説:“這些話我是不會聽的,我又不是沒長眼睛,自己做的事,我心裏比誰都知道,只要你説的對,我不會為難你的。”王子書心想:人都説武則天如何心狠手辣,但現在看起來,還是通情達理的嗎!而且,人往往在不惑之年會做出些出格的時,比如漢武帝和之後的李隆基,但武則天快死了,卻比之前豁達很多。
張柬之之前心裏對武則天意見也是有的,義淨是佛論者,這些官場鬥爭,他都不怎麼關心。可是現在,張柬之卻發現武則天心裏其實比誰都苦,只是沒人知道罷了,一個這樣的女人,誰敢和她坦城而談,那不是找不自在嗎!
劉知幾一聽,急忙跪倒在地,動道:“多謝太后體諒,臣一定會從實而表,不辜負太后一片開解。”
“你起來吧!”劉知幾站起身來,武則天苦笑着説:“我知道,你們心裏都對我有看法,但我已經決定了,這些事讓天下人去評價吧!一個死了的人,還能幹些什麼,所以我的墓碑打算什麼都不寫,就來個‘無字碑’,大家覺得怎麼樣?”王子書知道這個“無字碑”但沒想到自己還見證了這一時刻,心中那個動啊!而張柬之、義淨、劉知幾和魏順安卻是第一次聽説自己墓碑沒字的,又不是沒錢刻不起。劉知幾急忙掏出紙筆記了下來。
“好了,咱們先不説這些事”武則天嘆了一口氣,笑着説道:“劉大人,想必魏順安在路上也和你説了。我這次叫你過來,就是要讓你看看。歷史之上不僅有甘羅十二如相,駱賓王七歲詠詩,還有一個王子書五歲議論天下事,你説這件事能不能載入史冊呢?”
“太后,之前的情形臣沒有看到,也不敢妄下斷言。”劉知幾説道。
“恩!事情是這樣的。”武則天喜歡王子書,覺得他稍加磨練,必定可成就不世之功,所以也不厭其煩的説了剛才情形。先從自己提出之後誰能當下個皇帝,把王子書原話滴水不的説了出來。然後,張柬之和義淨又傾囊而出,把自己知道關於王子書神奇之處的事情説了一遍,魏順安也攙和進來,説的更是起勁。
劉知幾心想:這個小娃娃到底是何方神聖,之前從未聽説啊?太后説假話?魏順安説假話?這也許能説的過去,但張大人和義淨大師不可能説假的啊!難道是真的?但再一細想:這怎麼可能呢?他才五歲,這許多事情別説五歲,就是五十歲的人都不定能達到。
劉知幾懷疑,想要進入他的史冊,那就要使他心服口服。王子書就和劉知幾説道:“劉大人,你如果有什麼懷疑,你只管問我,前朝歷史,詩詞選集,子書都能回答你,到那個時候,你就會相信,老佛爺,張爺爺、我師傅,還有魏爺爺都不是騙人的了。”劉知幾也只有這個辦法,然後就開始提問,就象是一個主考官。一開始,劉知幾先是問一些簡單的,比如説背一首誰誰的詩,然後又是我説一句詩,你説下一句。這對於王子書都是小兒科,每問必答,對答如。
劉知幾這時已看出王子書過人之處,然後又問有些難的。比如《三國志》《史記》《左傳》裏面的一些故事和自己看法,王子書最是喜歡三國,但他是研究歷史的,對於真假之説極為。小時最喜歡的小説就是《三國演義》,但當他接觸的《三國志》《魏書》《九洲秋》這些書的時候,他就有些失望了。
因為這些書裏記載的三國史料,和《三國演義》中的一些故事大相徑庭,心裏不免有些失望,尤其是對諸葛亮,比如説三顧茅廬、空城之計,這些好象都不象《三國演義》中説的那般。
劉知幾這個時候問起來,王子書好象正好找到一個排水管道,把自己心中想法和史料對照而言,一發而不可收,説的頭頭是道,就連劉知幾這個史通都不得不拍手叫好。
最後,劉知幾覺得沒必要再問下去了,王子書的確就象武則天他們説的那樣,天資聰慧,小兒通古,神奇之子也。劉知幾不僅把武則天他們説的那些事記了下來,還把自己適才問考王子書的經過也寫了下來。
武則天笑着問道:“劉大人,怎麼樣?你説子書可要舉人之才?”
“回稟太后,此子真乃天降文曲,必定是個可造之才。”劉知幾不知道該説什麼,心中實在太動了,如果照此發展下去,王子書絕對能打破甘羅入相的記錄,而且劉知幾自己還見證了這一時刻,想想之後寫王子書故事之時的暢悦心情,就不免動萬分。
“哈哈…劉大人説的對啊!”武則天對王子書笑道:“子書,你第一次進宮,就給我起了一個這樣好聽的名號,你説,你想要什麼獎勵,老佛爺都會答應你。”王子書先向義淨看去,這只是裝個孩童樣子,義淨點了點頭,王子書笑着説道:“老佛爺,我想問一下,安樂公主的婚事是在什麼時候?”在座之人沒想到王子書會問這個問題,武則天一愣神兒,説道:“應該就是這幾天了。”
“老佛爺,我能請您幫我個忙嗎?”王子書一臉稚氣,笑着説道。
“你説!”武則天已經迫不及待想看看這個小鬼頭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麼藥。
“子書想讓安樂公主婚事推後大約一個月,可以嗎?”
“子書,不得胡鬧。”張柬之怒道。
“張大人,你先別説話,先聽聽我們這個小天才説説緣由。”武則天沒有生氣,笑着説道。
“我想讓安樂公主婚事之上所需布匹都用我家的。”王子書笑着説道:“老佛爺,請您放心,我們家的布匹絕對和長安城中的布匹不相上下。如果老佛爺答應,那麼就這一次,父親就能賺好多錢,那樣我們就能搬到長安來住,子書就能多些時候來找老佛爺玩。而且,父親就不必再當商人那麼辛苦,三年之後,我也就可以參加科舉試考了,這豈不是一舉多得!”武則天大笑道:“哈哈…子書,你不僅會背詩論事,還這麼會賺錢,哈哈…老佛爺喜歡你!我答應你,不僅這樣,你不是説你想搬到長安嗎?老佛爺就再獎你一個府邸,那也會省去不少銀子。”
“是呀!子書,你可要多多進宮,你這一來,老佛爺氣可好多了。”魏順安扯着公鴨嗓子説道。
王子書怎麼看魏順安怎麼象李蓮英,只是現在還沒有“老佛爺”這個詞,魏順安説出來,貌似沒有李蓮英那樣練。
“那是當然,我住了長安就每天都到老佛爺這裏來,而且等我坐了大官以後,就能每天都見到老佛爺您老人家了。”王子書説做大官,在別人眼中,這只不過是個小孩的玩笑話,誰會放在眼裏,所以其他人也並無言語。
王子書看着忙碌記錄的劉知幾説道:“劉大人,您是管理印刷書籍的嗎?”
“恩!也算是吧!主要還是蕭大人管!”劉知幾停下筆,笑着説道。
“老佛爺,我還想找您幫個忙!”這個計劃王子書預謀很久了,沒想到這麼快就實現。
“呵呵…小孩子就這般貪得無厭?”武則天自然是在開玩笑,説道:“你説吧!”
“我想寫一本傳奇,想讓老佛爺幫我印製出來,然後變賣於大唐各地。”實際王子書説的這個傳奇,也就是小説。唐朝那個時候的“小説”通稱為“傳奇”歷史之上有“至唐代為之一變”之説,意思就是説,到了唐朝,小説已經能作為一個獨立文學題材,進行創作了。但是,現在唐朝小説還不怎麼發展,之後才會出現鼎盛局面。
一時之間,整個大廳沒有了任何聲音。武則天不説話,誰也不敢多説什麼。張柬之和義淨都以為王子書闖禍了,急忙跪下求情,説王子書年幼無知,做事沒個分寸,還請太后開恩之類的話。王子書看大事不好,也認為武則天要發火,隨同張柬之和義淨跪了下來。劉知幾和魏順安也喜歡王子書,也跪下求情。
武則天想了想,突然説道:“你們這是幹什麼?誰讓你們跪下的,我又沒有怪罪子書的意思,只是剛才想了想之前看過的傳奇。”五人都站了起來,武則天説道:“我之前看過的傳奇也不太多,只看過《古鏡記》和《離魂記》,寫的的確引人入勝,但現在並不被大家所看好,所以只印刷一些詩集之類的東西。現在想起來,的確要印些這種東西,讓百姓閒下來放鬆一下自己。”她看着王子書笑道:“子書,不知道你想寫什麼傳奇故事?”
“我想寫玄奘大師西遊傳奇…”王子書之後就把《西遊記》的大致故事構架搬了出來,雖説是盜用,有些可恥,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王子書這也是沒辦法,要想混的好,只有這樣做,而且這種無恥行經,之後還會很多。
武則天就是一個大大向佛之人,信的要死,現在聽見王子書的“西遊”構架,大喜過望,説道:“子書真是好想法,寫出來一定彩,你只管去寫,剩下的我定會幫你。”張柬之等人雖説不贊同王子書這樣大肆宣揚佛法,但是想一想玄奘對大唐貢獻的確很高,寫一個傳奇表揚表揚也不為過,所以也就沒説什麼。
“老佛爺,這本傳奇我已經寫好了,在家中已擱置很久,就是想有一天能引制發行。”王子書在家中閒暇之時,除了讀史誦經,那就是寫這個《玄奘西遊傳奇》——也就是《西遊記》,畢竟這裏既沒有電視,也沒有電腦,有的只有時間,不到一年,王子書已寫完這本書:“老佛爺,這本書我給它起了個名,叫做《玄奘西遊傳奇》,字數則在六十萬之間。”
“好!哈哈…好的很。”武則天笑道:“那你就速速回去,一是讓你父親準備辦理安樂公主所需所有布匹,其次便是搬遷至長安,然後就是拿來你寫的那本傳奇,先讓我看看,如果真有你説的那麼好,就印製出來,發向全國。”劉知幾都不知道該怎麼寫這段歷史了,因為他覺得他寫出來容易,難道真有人會相信,這個世間有如此之事嗎?他不管那麼多,看着什麼寫什麼,這是他的原則,也許就是因為這樣,在之後的史冊中,會有多出一個名字——王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