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⒇章老佛爺高瞻遠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現在太極宮只有五個人,武則天、張柬之、義淨、魏順安,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的主角——王子書。其餘四人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句話真的是這個小孩説的嗎?尤其是武則天和魏順安,武則天獨攬大權幾十年,什麼人沒見過。就是駱賓王當時出名也沒這麼小啊!
義淨沒想到王子書敢議論朝事,就算小孩不懂事,義淨還是連忙呵斥道:“子書,不得無理。”轉身又對武則天拜首道:“太后,子書年紀尚幼,還望太后恕他之罪。”
“你叫什麼名字?”武則天沒回答義淨,而是看着王子書,笑着問道。
“王子書,字墨寶。”王子書眨着大眼睛説道。
“家中是做什麼的?家父又是誰?”
“我家是賣布匹的,我父親叫做王帆,是我們那兒有名的商人,太后老佛爺,子書知道我不該多嘴的,您可不要生氣,否則氣壞了身體,子書的罪過就更大了。”王子書這個假裝“純潔”可做的實在太漂亮了。一邊請罪,還不忘拍拍馬,如果再加上幾滴眼淚,還真人。而且,他只是五歲孩童,任誰也不會覺得一個小孩會如此會拍馬,那麼他説的話就全都是心裏話了。更何況,王子書又引出一個新名詞:老佛爺!
“這小娃娃嘴還真甜,不錯,不錯!”武則天笑着説道:“子書,你剛才叫我什麼?”
“太后老佛爺!”王子書説道。
“好!哈哈…”武則天不大笑道:“好個老佛爺,好個老佛爺!這是誰教你的呀?”對義淨問道:“大師,是不是你教子書的。”
“啓稟太后,老衲只教子書簡單書本經意,至於其他,都是子書自己頓悟出來的。這個‘老佛爺’的稱呼,老衲也從未聽子書提起。”義淨道。
“呵呵…之前柬之説此子如何如何了得,我還真不信,一個五歲的小孩,哪會有那麼多本事,但現在看來…”武則天捏了一下王子書臉頰,笑道:“還真是有些能耐!我以後就用這個老佛爺的名號了。能想出這麼一個好聽的名字,正合我意。”武則天接着問道:“子書,那我又要問你,你為什麼覺得李隆基就能當皇帝?”王子書先向義淨看去,又向張柬之看去。武則天笑着説道:“説吧!我讓你説,你就説,沒人敢為難你,就算子書説錯了,我這個老佛爺也不會怪罪於你。”
“太后老佛爺,那我可就説了。”王子書説道:“現在朝中最主要的勢力有兩股,一是韋后一黨,二是武三思一黨。”
“但是他們都合為一體了呀?”武則天笑着説道。
“老佛爺,那隻不過是假象。武三思和韋后都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心中都心懷鬼胎,他們又怎麼會合作呢!現在只不過是兩人互相利用罷了。”王子書説道:“就比如今之事,兩人合力把張爺爺的朋友們都扳了下來,這才短短几,就起了成效,接下來,我想就是互相殘殺了。”
“這和哪位皇子當皇帝又有什麼關係?”武則天好象是個嚮導,一點一點指引着王子書。
王子書笑着説道:“老佛爺不要着急!好戲現在才開始呢!”張柬之和義淨心想:好傢伙,這越説越不象話了,如果子書不是才五歲,我看太后早就把他殺了。但兩人看武則天臉容光,顯然比起之前不知高興了多少倍,這才放下心來。
“武三思和韋后都想當皇帝,哪會讓位於別人,即使是韋后的親生兒子,她也不會這樣做的。再説了,後宮還有個安樂公主,此公主權很大,就算韋后想讓李重茂當皇帝,她也不會同意。”
“而李重俊不能當皇帝的理由就更簡單了,實力不強,自身又不學無術,整沉狗、馬、蹴鞠,顯然在韋后和武三思夾擊之下,很難坐上皇帝寶座。”魏順安不大聲説道:“好呀!闢呀!”張柬之和義淨也被嚇到了,這…這真乃奇人也!就連他們兩人,都覺得看的沒這個小孩兒透徹。
武則天真沒想到在自己快死的時候,還能發現王子書這個寶,急忙對旁邊站着的魏順安説道:“小安子,快去!快去把劉知幾找來。”
“是!奴才這就去。”魏順安一邊走,一邊嘴裏還不住嘀咕:“開眼了,今天我算是開眼了,這不是文曲星又是什麼!”武則天強忍驚訝之情,笑道:“子書説的對極了,和我想到了一塊兒。那你再説説,李隆基為什麼可以當皇帝。”
“老佛爺,這個實際您比我更加清楚,在臨淄王七歲那年,您以看出他的過人之處。老佛爺,你可還記得。”王子書道。
這個誰都知道,大致故事是這樣的:在李隆基七歲那年,一次在朝堂舉行祭祀儀式,當時的金吾將軍(掌管京城守衞的將軍)武懿宗大聲訓斥侍從護衞,李隆基馬上怒目而視,喝道:“這裏是我李家的朝堂,幹你何事?!竟敢如此訓斥我家騎士護衞!”得武懿宗看着這個小孩兒目瞪口呆。武則天得知後,不但沒有責怪李隆基,反而對這個年小志高的小孫子備加喜歡。到了第二年,李隆基就被封為臨淄郡王。
“你説的可是朝堂之上,怒斥金吾將軍嗎?”武則天問道。
“正是!”王子書接着説道:“那時老佛爺已經看出臨淄王之後定非池中之物。現在又正封此等格局,韋后他們權利雖大,但之後謀反一旦失敗,那麼接位之人肯定是您的第四個兒子李旦。而此王又只喜歡詩詞歌賦,尤愛樂曲,無心當帝。
這時,就會出現另一個人物,太平公主。到那時,太平公主也會參與到競爭皇位之中。縱觀朝堂上下,敢於和太平公主公開較量的王子,除了臨淄王,沒有第二人。經過又一場宮變,其父定會傳位於臨淄王,那時異己以排,朝堂已無內憂,只有外患。”這一段評論説下來,王子書足夠寫一篇論文的了!不過,他在二十一世紀,這樣的論文演講很多,現在説出來也不足為奇,但擺在武則天、張柬之和義淨面前的卻不是二十歲的“古文研究博士”而是隻有五歲的孩童。武則天笑了,看着張柬之和義淨,指着王子書説道:“此子已有舉人之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