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紀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以江南廢寺田土為人佔據者,悉付總統嘉木揚喇勒智修寺,自是僧徒益橫。
己卯,江淮行省右丞呂文煥告老,許之,任其子為宣使。
癸未,從僧格請,命嘉木揚喇勒智遣宋宗戚謝儀孫、全允堅、趙沂、趙太一入質。
甲申,呼都嚕言:“所部屯田新軍二百人,鑿河渠於亦集乃之地,役久功大,請以旁近民、西僧餘户助其力。”從之。亦集乃,即漢張掖之居延縣也。
丁亥,陰陽偽書、《顯明歷》。
辛卯,命阿爾哈雅議徵安南事宜。
丁酉,設者路推官以審刑獄,上路二員,中路一員。
二月,己亥,敕中外:“凡漢民持鐵尺、手撾及杖之藏刃者,悉輸於官。”甲辰,以阿爾哈雅仍安南行中書省左丞相,鄂囉齊平章政事、都元帥,烏訥爾、伊克穆蘇、阿爾昝順、樊楫並參知政事。遣使諭皇子額森特穆爾,調哈喇章軍付阿爾哈雅,從徵趾。
乙巳,罷山北、遼東道、開元等路宣司,立東京等處行中書省,以諸王所部雜居其間,宣司望輕故也。
復立大司農司,專掌農桑。
丁未,用御史台言,立按察司巡行郡縣法,除使二員留司,副使以下,每歲二月分蒞按治,十月還司。
丁巳,命湖廣行省造徵趾海船三百,期以八月會欽、廉。
戊午,命荊湖、占城行省,將江浙、湖廣、江西三行省兵六萬人伐趾。
翰林、集賢學士程文海見帝,首陳興建國學,請遣使江南,搜訪遺逸;御史台、按察司並宜參用南北之人;帝嘉納之。
封陳益稷為安南國王,陳秀峻為輔義公。命阿爾哈雅以兵納之。
罷鬻江南學田。時江浙行省理算錢穀甚急,鬻所在學田,輸其直於官。利於監臣徹爾使江南,見之,謂曰:“學有田,以供祭祀,育賢才,安可鬻耶?”遂奏罷之。
甲子,復以平原郡公趙與芮江南田隸東宮。
立甘州行中書省。
丙寅,以編地理書,召曲教授陳儼、京兆蕭、蜀人虞應龍;惟應龍赴京師。
三月,己巳,詔程文海仍集賢直學士,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往江南博採知名之士。
初,帝以文海為中丞,台臣言文海南人,不可用,且年少,帝大怒曰:“汝未用南人,何以知南人不可用?自今省、部、台、院,必參用南人。”遂拜文海是職,奉詔求賢於江南。詔令舊用蒙古字,及是特命以漢字書之。帝素聞趙孟適、葉李名,密諭文海,必致此二人。文海復薦趙孟頫、餘恁、萬一鶚、張伯淳、胡夢魁、曾晞顏、孔洙、曾衝子、凌時中、包鑄等二十餘人。
帝坐披香殿,召見葉李,勞問:“卿遠來良苦?”且曰:“卿向時訟賈似道書,朕嘗識之。”更詢以治道安出,李歷陳古帝王得失成敗之由,帝首肯,賜坐,錫宴,命五一入議事。時各道儒司悉以曠官罷,李因奏曰:“臣欽睹先帝詔書,當創業時,軍務繁多,尚招致士類。今陛下混一區字,偃武修文,可不作養人材以弘治道!各道儒學提調學官,課諸生講明治道,而上其成材者於大學,以備錄用。凡儒户徭役,請一切蠲免。”帝可其奏。
孟頫,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後也。才氣英邁,神采煥發,初入見,帝顧之喜,使坐葉李上。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聽。
宋故江西招諭使、知信州謝枋得,遁居閩中,程文海之薦士也,初以枋得為首。枋得方居母喪,遺書文海曰:“大元制世,民物一新,宋室孤臣,只欠一死。枋得所以不死者,以九十三歲之母在堂耳。今先妣考終正寢,枋得自今無意人間事矣!親喪在淺土,貧不能禮葬,苫塊餘息,心死形存。小兒傳到郡縣公文,乃知執事薦士凡三十,賤姓名亦玷其中,將降旨督郡縣以禮聘召。執事為君謀亦忠矣,豈知枋得有母之喪,衰絰之服,不可入公門乎?稽之古禮,子有父母之喪,君命三年不過其門,所以教天下之孝也!解官持服,在大元制典尤嚴。自伊尹、傅説之後,三千年間,山林匹夫,辭煙霞而依月者亦多矣,未聞有冒哀匿服而應幣聘者。傳曰:‘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為人臣不盡孝於家而能盡忠於國者,未之有也;為人君不教人以孝而能得人之忠者,亦未之有也。枋得親喪未克葬,持服未三年,若違禮背法,從郡縣之令,順執事之意,其為不孝莫大焉!傳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執事能亮吾之心,使幸而免不孝之名,是成我者之恩與生我者等也。”遂堅不赴詔。
甲戌,雄、霸二州及保定諸縣水氾濫,冒官民田,發軍民築河堤御之。
乙亥,以珠爾卜丹仍中書右丞,與郭佑並領錢穀。
丙子,帝如上都。
夏,四月,庚子,以江南諸路財賦並隸中書省。
雲南省平章納蘇喇鼎上便宜數事:“一曰馳道路之,通民來往;二曰負販之徒,毋令從徵;三曰罷丹當站賦民金為飲食之費;四曰聽民伐木貿易;五曰戒使臣勿憂民居,立急遞鋪以省驛騎。”詔議行之。
甲辰,徒杭州行御史台於建康,以山南、淮東、淮西三道按察司隸內台,增置行台目御史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