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宮裏其他的妃嬪們都説,瑞苓母女是鹹魚翻身了,但是鹹魚翻身也好也不好,因為隨着劉貴妃在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瑞苓的婚事倒是更多的人上趕着來求了。本來出了這樣的事情,豪門大族都是避之惟恐不及的,但是,名聲什麼的,又怎麼能與皇上對她們母女益深厚的聖眷相提並論呢?‘女駙馬’一事風頭漸漸過去一些,萬安宮的門檻就差點被人給踏破了。劉貴妃每裏應付那些為子求親的貴婦們就已經應接不暇,疲憊不堪了。

依着劉貴妃的意思,當然是要趁着現在還有機會的時候,給瑞苓找到一個好人家的。但是瑞苓並不願意,她早就已經打定了主意此生開始修行長生,又怎麼肯被這些凡間的俗世紛擾呢?但是阻力可是相當的大的,首先,劉貴妃那裏就通不過。還有一個現在看見她就是滿心的愧疚和歉意的宣德帝,都憋着要給她找個上好的人家呢!

但是,好在瑞苓已經想到了辦法對付他們。對付劉貴妃,最好的辦法就是父皇,對付父皇,她已經祭出了大殺招。那就是,她之前已經給劉貴妃吃過的那種丹藥。

皇上嘛,當然都是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千秋萬世的當皇上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帝王,尋仙問道,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到朱瞻基,全都是如此。只不過朱瞻基做的一點都不明顯,為外人所不知。但是他的老祖朱元璋開始,其實就已經非常喜歡煉丹來吃了。之前種種傳聞,都道太祖與道教有緣,後來,他還寵信劉淵然,吃他的‘金火大丹’,也服食周顛仙的丹藥。還曾經寫過《鍾子煉丹詩》、《祭真人張正常文》、《周顛仙傳》以及《赤腳僧詩》。而朱瞻基的皇爺爺朱棣,也是服藥成,死不悔改。

朱瞻基的心裏,其實也一直有個修仙夢,只不過總是埋在心裏,沒有發出來罷了。瑞苓的丹藥一奉上,其實最初朱瞻基也是不信的,但是後來用人試藥,果然效果非凡並且沒有任何不良作用。再加上瑞苓説自己已經拜得了老神仙為師,並且在驚訝不已的朱瞻基面前顯了兩招‘仙家本事’,她的父皇也就深信不疑了。

瑞苓執意開始修行,不再成婚,朱瞻基也覺得如此仙緣實在不能費,追求長生總比還要在人世中輪迴受苦的好。非常信奉道教的宣德帝相信,自己的女兒可以修煉長生之術,從此超紅塵。這樣的話,出家就不是受苦,而是大福緣了!

所以,即便是劉貴妃再怎麼反對,也不能敵得過皇上的大力支持。更何況,女兒也是這樣一味的要求,兩方面一起努力,劉貴妃也就不再反對了。隨她去吧,看那丹藥的情況來,也許真的能夠修出個正果來呢?劉貴妃拼命地回憶自家祖墳上是不是冒過青煙,她沒想到自家哪裏來的仙緣,能讓自己的女兒有這麼大的福分。而就在此時,宮外劉國舅來報告了,她們家的祖墳上沒有冒青煙,倒是開出了不少絢麗的牡丹。這件事讓朱瞻基和劉貴妃都非常的驚訝,這,真的就是祥瑞之兆的,有木有?!

於是,瑞苓就這樣正大光明、順理成章的去做了修行的女冠了。宣德帝不止給她的封地財多加厚了許多,還給她在京裏修建了一座非常恢宏的道觀。又命眾多道觀的女冠們去那裏修行,也了很多宮女去做弟子,充實那座道觀,供瑞苓驅使。宮女們倒還好,不過是換了一個伺候的地方。但是,那些女冠們就不一樣了。剛一開始,那些女冠們是很不高興的。本來她們閒雲野鶴地出了家,現在還要受到皇家的命令約數,來給一個剛剛入道不久的嬌氣公主當下人,是誰都會不的。但是慢慢的,她們的看法就改變了,因為跟隨着這位永城公主,是真的可以清靜地修行的。她,並不是掛羊頭賣狗,仗着帝王的寵愛就要玩一玩宗教的嬌嬌公主!

瑞苓早就已經做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了,但是當時因為事情都還沒有了解,所以難以實施罷了。現在好了,一切都是按照她的想法走上了正軌了,在給朱瞻基煉製了第一爐丹藥之後,她就啓程去了自己的封地,在那裏,又開始了她的種田計劃。永城要説起來,真的是個好地方,歷史名城啊!漢高祖他老人家就是在這裏斬了白蛇,從此走上了一條為帝為王的不歸路,啊,不是,是尊榮之路的。

很多公主,其實窮其一生都沒有去過一次自己的封地的,她們只是收錢就好,從來不過問其他。所以,瑞苓的突然駕到,讓永城上下官民百姓都是非常的受寵若驚。剛一開始,有的人還真是有點害怕,永城公主是一時興起,所以來自己的封地玩玩兒。永城縣令也算是一個比較清廉的小老頭兒,他害怕公主來了之後,就要大興土木或是對當地的政事不懂裝懂指手畫腳。這太正常了,畢竟在外人看來,永城公主在皇上心裏已經是超越了嫡出公主的寵愛的寶貝女兒。會被寵得不知天高地厚,不懂事也是正常的。

但是等到瑞苓在永城真的開始了‘動作’之後,他們才發現,原來皇家的公主真的是以澤披萬民為己任來教育的。公主娘娘,慈悲心腸啊!永城裏面有公主自己的一座皇莊在,自從公主來了永城之後,本就沒有興建行宮或是公主府來費官府財產,而是就住在自己的皇莊裏面。剛一開始,永城人聽説公主是個女冠還不太相信呢!但是慢慢瑞苓樸素的生活被傳出去之後,大家才真的開始明白,原來一切都是真的!

曾經有人説,公主娘娘懷大志,不拘泥於人間富貴。她是想要以一己之力,讓大明所有的黎民百姓都過上好子,而永城,就是公主娘娘行善的第一站。果不其然,瑞苓確實是在永城開始大興土木了,但是卻是開始興建各種有助於人們生活的建築。比如説,興建了集市引大家像大城市的百姓那樣出來長期做生意,而不是像原來一樣趕集。然後又興建大型的客棧,引外地的商人進駐。而本地的田地,自從用上了皇莊提供的‘肥料’之後,那產量是噌噌地往上竄了。一時之間,永城百姓的收入是層層提高,税收也是提高的很快。

於是,皇莊的觸角開始伸向永城周邊,以至於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土地都開始更加的肥沃了。瑞苓在自己的封地周邊又搞出了多個魚米之鄉,這讓在京中正在享受仙丹帶來的超凡功效的宣德帝也十分高興,除了讓各地州府好好配合,還召集瑞苓趕快回京來常伴左右。

瑞苓想了想,估計這兩年父皇的丹藥快吃完了,此間的事情也快了結了,她也就順勢上京了。但是現在明明白白擺在眼前的,仍舊是當初那還沒有了結的奪嫡之事。瑞苓剛剛到了京城,就接連收到了自己兩個都沒怎麼見過面的弟弟的拜帖,都説要來拜見姐姐神馬的。瑞苓捧着兩張帖子,這兩個小子長什麼樣兒她都已經不記得了,有必要見面麼?

其實就算是見面的話,話題估計仍舊離不開那件事兒吧?對此,瑞苓已經完全不想再談了,因為多説無益,就算是談了,又有什麼用呢?其實父皇在自己的丹藥支持下,估計活的比這兩個小鬼也都要長吧?而且,他們這樣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自己的支持,恐怕也會讓父皇不喜的。其實這幾年裏,瑞苓的聲望漲的非常高,因為她時時刻刻都在修行並且使用仙術。所以神蹟太多了,老百姓自然而然地知道了自家公主真的是有道的高人了。

所以,如果是得到了瑞苓支持的儲君,自然會比蒙上一層‘君權神授’的面紗。天子,天子,當為上天之子也。雖然瑞苓並不能代表上天的意志,但是也算是一個世上有神仙存在的實證。兩個弟弟同時打上她的主意,恐怕也並不只是因為宣德帝對她的寵愛和信任吧。

瑞苓並沒有見他們,反而是看着帖子發了好久的愣。以他們的母妃與自己那破碎得非常徹底的關係來看,這兩個小子也應該沒有那個臉面找自己的。所以,這一步棋中,必定有在後面支持他們的大臣在支招才對。但是他們這樣,勢必會讓父皇更加的不。瑞苓看看外面的天,恐怕朝中又要開始有大的舉動,又是一場血雨腥風。自己這樣的修道之人,專門回來看這場血腥的盛宴,是不是不合適啊?

不管合適不合適,宣德帝都已經動手了。越來越顯得年輕健康的身體,讓他已經對女兒的話深信不疑,也越來越讓他對兩個原先寶貝一樣的後備繼承人起了提防之心了。兒子們越長越大,朝中的大臣實際上也自動開始了站隊。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朱瞻基一點兒也不想看到的。但是他也不能把自己一直在服食仙丹的事情説出去,要不然御史們就會像被捅掉的馬蜂窩一樣蜂擁而出煩死人。同時,他也不想讓自己女兒能夠提供仙丹的事情被暴出來。一方面是自私不希望別人也能夠長生,另一方面,也是對瑞苓的真心保護,不希望她受到傷害。所以,朱瞻基現在看着紛亂的朝中局勢非常的糟心,以至於終於忍不住,以雷霆之勢奪了不少人的權,收了不少人的命,還把不少人發配到嶺南吃荔枝,漠北放牛羊了。

皇上的霹靂手段,讓滿朝都在想着如何站隊的大臣們都吃了一驚,雖然皇上秋鼎盛,但是原先也老是有身體不好的傳聞出來,再説,皇上只有這兩個兒子,他們此時不站隊更待何時?但是很明顯,皇上現在就是在用手中的生殺予奪之權威脅他們,遠離這一個是非圈子。大臣們也就不敢再冒天下之大不韙,除了少數的死忠派,大多數人就都老實了起來。朱瞻基想了想自己那兩個到現在還不肯安生的兒子,只有嘆了口氣,將他們都管束起來,明着是加強皇子教育,實際上是都關了閉了。

閉,一關就是將近二十年。時間匆匆過,如白駒過隙。朱祁鈺的身體不太好,居然先去了。朱祁鎮在自己的宮裏聽説這個弟弟的死訊,才明白這些年自己真的是白白的被關起來了。當初那個被母后算計的姐姐,是真的成就了神仙手段吧?所以父皇才會從身體病弱,到現在的身強體健?可笑自己還想等着父皇一去,能夠名正言順的當上皇帝呢!但是…朱祁鎮在水池邊照了照自己斑白的兩鬢,現在自己看上去都比父皇要老得多了。自己一出生就被封為太子,現在已經當了將近四十年。哎,估計自己就像皇爺爺一樣,到死了也是太子吧?

想得透徹了之後,朱祁鎮反倒放下了。聽説永城姐姐的道觀是個清淨的神仙之地,朱祁鎮現在已經起了離世之心,遂向朱瞻基請旨,想要到姐姐的道觀中去做道士,從此不沾染塵緣俗事。

朱瞻基其實也並不打算一直這樣下去,因為瑞苓告訴他,人的壽命都由天定。若是靠修煉逆天改命成就仙體,倒是能夠無憂無慮地活得長久。但是如果只是靠仙丹外物,雖然會一直體健神,但到了天命之年,仍舊得死的。這就是所謂‘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的道理。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若是強留,必然會觸犯天地之間的規則,死後不得善終。朱瞻基到底是不敢逆天而行,所以只打算延年益壽,沒有那個膽子想去長生不老了。

但是現在還有的這幾十年裏,朱瞻基卻是放不下股底下這把椅子,於是,就準了朱祁鎮的請旨隨他去了。只是把自己的幾個孫子都抱在自己跟前,全都讓皇貴妃劉氏,就是當初的劉貴妃教養。因為瑞苓不願劉妃參與到外戚奪權之中,所以當初拒絕了朱瞻基想要封劉氏為後的旨意。朱瞻基為了顯示對劉氏的重視和恩寵,遂在貴妃和皇后之間多添了一個皇貴妃的副後之位。以後孩子們都由她來教養,不參與任何的勢力鬥爭,他在以後的幾十年裏,難道還不能培養出一位真正的明君來嗎?

朱瞻基在瑞苓的幫助下,已經將大明的江山打理的很好了。天災*,立時消弭,大明天下才真的叫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呢!他想着,這樣子厚積薄發,等到自己孫子即位,怎麼不能出個大治之世來?

但是就在他宣佈了其中一個孫子是皇太孫的那一天裏,卻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永成公主…薨了!朱瞻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不可能!第二個反應就是用他那肥胖得看不出這麼利索的身體竄了出去,帶上侍衞,騎上馬,直奔京郊的東華帝君觀。

但是,呈現在他眼前的,卻是是女兒那一如往昔,但現在卻毫無生氣的樣子。但見她面含微笑,臉還是那麼紅潤,但身體卻是已經涼透了。她‮腿雙‬相盤,是在靜室裏面修煉中離去的。觀中的道人都説,瑞苓這是成仙去了。身蜕卻,神魂卻是已然離開了。朱瞻基也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這話,他心中大慟,摟着女兒的屍身大哭不止。

由於永城公主生前善行澤於天下,她尸解仙去的消息一傳出,舉國哀痛。皇貴妃劉氏哀傷過度,一病不起,轉過年來隨即薨世。永城公主之身七後入殯,此後破例停靈在仁智殿七個月。期間,宣德帝無時無刻不再期盼女兒能夠魂歸來兮,但是七月後仍舊失望結局。還再延後發葬之期,羣臣死諫,言雖公主乃是已入仙品,但其喪禮已然等同帝王,勢必不能再行超越君王喪禮,乞求宣德帝立時為公主發喪。羣臣長跪三,帝方准奏,乃遷其神主於太廟之中,破格享朱氏皇家香火,公主法身,葬於京西妙峯山,後封永城公主為至善元君,於陵寢之處再起道觀,此是後話。

作者有話要説:此篇到此完結,明就是西廂記了。知公主咋死的,請聽下回分解。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