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物我兩忘之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早在中國古代,哲學家們就提出“物我兩忘”的深刻思想,這是指人在做事情時所達到的高度專心致志的境界。

莊子善於體會物情,通情以應物,故能達到“物我融、物我兩忘”的境界。莊子説:“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彼是外物,我是自我。自我是在與外物相對立、相對待的關係中產生的。假如一個人從來沒跟任何人、任何事物打過道,他是不可能產生自我意識的,而當人與物發生關係之後,物便進入其中。在哲學中,這種關係被稱為主體——客體關係。

“我”自然是主體,而“物”是客體,沒有主體也就沒有客體。

境界有三。一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二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三是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這三種境界,就是從有我到忘我的境界。物我兩忘的境界體現在超越自我、超越自然的心境上。

一要“淨”心。就是戒雜念,在思想上經常清理那些不符合身份或者做人標準的私心私慾。當今社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時有市場,貪圖蠅頭小利而身敗名裂的事比比皆是。受不住清貧,耐不住寂寞,抗不住誘惑,必然管不住自己。私事辦多了,心靈就會有雜念。要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淨化心靈,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趣情‬,自覺保持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靠品立身,靠素質敬業,靠成就進步,一塵不染,一身正氣。

二要“鏡”心。

“鏡”古時稱為“鑑”《廣雅》曰:“鑑謂之鏡。”古人又云:“天地之砲也,萬物之鏡也;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就是要“見賢思齊”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以人之長補其短。譬如,晉之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義興人稱其為“三橫”之首。周處殺虎擊蛟後,始知為人情所患。他途知返,改過自新,一面跟陸機、陸雲學習,刻苦讀書,一面注意品德修養,終為晉朝的大臣。以史為鑑,重在發現和把握規律。以史為鑑的過程,不僅是自覺學習、研究規律的認識過程,更是自覺遵循、運用規律的實踐過程。

三要“競”心。一個人成長進步的過程,就是不斷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戰勝自己就是要堅持不懈地和自己的壞習慣和壞病做鬥爭;就是要時刻想着自己要乾的是事,排除一切干擾因素,創造一切必要的條件;就是要跳出自已的思維定式,挖掘潛力,增強“造血功能”超越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創造全新的自我。我國著名音樂家阿炳,正是戰勝了身體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自卑,才寫出了音樂經典《二泉映月》。世界聞名的音樂家貝多芬,晚年雙耳失聰,然而他並沒有被擊倒,而是更加勤奮地耕耘在音樂王國,把不朽的《生命響曲》留給了後人。戰勝自己,超越自己,這是一種境界,是隨心所的境界。

四要“靜”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這就是做到了心靜。心靜自然會超,心靜自然會忘我。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革新失敗後被貶到湖南永州作司馬,因當時的境遇,其詩文浸透着消極悲愴的心情,其間作的《江雪》五絕詩便是如此。詩云: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一: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把每句開頭的字連起來讀:“千萬孤獨”把每句末尾的字連起來讀:“絕滅翁雪”全詩既寫江野雪景,也暗示一種萬般俱寂、天地萬物與人融為一體的境界。人遇到再大的困難,落至再窘困的境地,都應該保持靜心之態面對,靜下心來好好進行反思,善於在自身上查找問題的原因。並儘快調整心態,換個心情面對自己、面對別人、面對一切。同是這首詩,同是這一江野雪景,亦可作為:飛絕鳥千山,蹤滅人徑萬。舟翁孤蓑笠,江釣雪獨寒。新意是,具有飛翔絕技的鳥掠過千重山(寓義:只要有才能,哪裏都有施展的機會),雖然行跡、線索沒了,但人的道路有上萬條。盪舟的漁翁有孤單的一個蓑笠為伴,他在江上垂釣唯獨雪有寒意,雪冷人不冷。把每句開頭的字連起來讀,就是:飛蹤舟江;把每句末尾的字連起來讀,就是:山萬(座)笠(礪)寒。這種意境下物我兩忘中的我,是獨立而不是孤立的我,是和諧的我,是自然的我,是天人合一的我。我就是我。

物我兩忘的至高境界是物我兩融,即天人合一,亦如“人在橋頭走,橋走水不”的心境。《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歟,蝴蝶之夢為周歟?”即莊周夢中變成了蝴蝶,而醒來發現自己還是莊周,渾然間不知道是自己夢到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自己。

“物我兩忘”的積極意義,在於追求美好,在於全身心的投入。生活需要物我兩忘,工作需要物我兩忘,學習需要物我兩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