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十章出困無方小俠耐性習玄功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一,自然現象,隱顯不一,想要徹底觀察無誤,如果不借助科學的儀器幫助,往往差之一毫釐,失之千里,結果不但無益,反要鬧出笑話。第二,常人受着生理構造的限制,即令觀察正確,對於萬物的動作,也無法學得一模一樣,真正靈活運用,所以任何招式,變化都不可能達到沒有半點空隙的境界。假如學會了“潛虛元功”情形就不一樣了,不但自己身體的活動,不再受生理構造的限制,可以學甚麼就像甚麼,而且五官靈的程度,也比常人不知道高明多少倍了,只要懂得觀察的方法要領以後,即令沒有儀器的幫助,也不致於發生錯誤,只不過比較費事罷了!假如能夠做幾樣器材補助觀察,再加上思維的推究,幾乎可以百無一失,而且輕鬆很多!

這時,羅天賜方始明白第二石室裏面,那些奇形怪狀的玩意,是幹甚麼用的了。不過,這是一門沒有止境的學問,得到要領以後,必須離開府!實地觀察萬物才能有所得益。

現在所能瞭解的,只不過是觀察大法的訓練而已,但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羅天賜幾乎摸索了一年多的時間,而且在明因老人留下那許多實際觀察成功的範例典籍的印證下,最後才真正得到領悟,所以這個階段所讀的書籍,與武功方面,完全是一回事。

第三階段的武功,為心與物合的探究,也就是佛家所謂“他心通”的神通,只不過他心通為同類相應,這裏的範圍,卻包含了全部有生命息識的東西而已。這方面,羅天賜又得了一個便宜,恰好有兩隻神物在他身邊,得到它們的幫助,不到一年功夫,就已摸着了其中的門徑。

在血一籍的研究方面,為藥理醫道,羅天賜早有良好的基礎,更事半功倍,比起第一第二兩個階段來,簡直是容易多了。

自然,他仍舊有許多沒有學過的東西,例‮物藥‬方面,有關搜奇誌異的部份,他就有很多,沒有見過,否則,他也不會把那一條火龍屍體,全部給金鷓肭龍做食糧給糟塌了,最少也得留下一部份合藥,作為將來行醫濟世之用。

不過上樣一來,金鷓肭龍,卻得了莫大的好處。

據明因老人的那些失傳的搜奇秘錄的説明,因為火龍的體內,含有一種可以使得身體組織,隨意加以變化的變體來。

別的生物,吃了這種東西以後,只要懂得運用的方法,即可獲得令人難以置信的神通!

想大的時候,可以變得比原來的體積,大上五大倍!如果想小的時候,簡直可以縮得比麻雀老鼠還要小上幾倍。軟的時候,混身彷佛沒有骨頭。

硬的時候,皮可以賽過金石。

這一來,它們的威力,豈不是要增加好幾倍了嗎?

當然,它們必須懂得運用才行,如果羅天賜沒有修習“心與物合”的玄功,禽獸無知,那還不是“瞎子點燈”白白地糟塌了這項珍貴的藥力。

現在,不但它們得到羅天賜的心靈指點,學會了運用“變體素”的方法,並且還學會了許多高深的武功招式呢。

因此,當羅天賜再度出世的時候,它們登時成了他最有力的助手!

閒話少説,當第五年開始的時候,羅天賜總算把這些絕學,修習完畢,雖然距離明因老人所謂的大成境界,還差很遠,那也只是修為火候與經驗歷練的深淺了,其中原理髓,則以完全領悟,用不着再鑽了!

在這四年多的時間裏,羅天賜由於練功讀書的關係,思想整個給那些典籍給住了,本就沒有想到任何其他的問題。

現在已無東西可學,思想自然而然地又回到了現實問題的上面了。首先讓他想起的一件事,就是伏魔文昌臨死以前,附託給他代辦的那樁任務。由於老人的待,有關那樁任務的指示,必須到達龍潭隱闕的府裏面以後方始能夠打開來看,所以當他最初看到外壁上所刻的那幾個大篆字時,才驚喜着狀地喊起來。

可是手打開府的門之後,也為記掛着找出路的關係,一時之間,又把這件事兒,給忘記了!

等到獲得明因老人的“明因秘錄”開始練功讀書以後,整個神,都在那浩瀚無邊的學海里,自然更記不起這件事了。

直到現在,因為東西已經學完,開始整理自己的東西,準備設法離開此地,一眼看到那塊用油紙包好密封的衣襟,這才想了起來。

因此,他不暗罵自己一聲糊塗説道:“該死,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怎麼會把這個給忘了呢?幸虧發覺得早,如果離開很遠,才想起來,那不是太麻煩了嗎?”於是他趕緊將那層油紙拆開,取出伏魔文昌徐天洪死前密封的那塊衣襟,很快地將它打開。

只見裏面除了衣襟上面,也有伏魔文昌所寫的血書以外,還包得有一塊顏已經非常陳舊的素絹。羅天賜不好奇地先把那塊素絹拿了起來,看看那是甚麼玩意。

結果發現上面是一篇用篆字所寫的古文,仔細一看之下,原來是一篇帶着懺悔質的遺囑,其內容如下:“予受業明因子,懷不軌,背師為惡,師察,懼,弒師走,僅得藝之一二。入世竟無敵,霸於朝野,無敢違者,名家執弟子禮者,以百計。

予秘技自珍,無人得窺全貌,眾恨,居海上行官時,合謀犯上,劫藝散,予遇害將死,終自省已亞心,無怨而悔。

恐遺禍,不安,乃作囑,託後世君子,為予制之,以贖罪。

祈赴瀟水之源,覓“龍潭隱闕”於…”字跡至此忽然中斷,顯見是生機已盡,無法終篇,但從文意上,仍舊可以推測得到,是希望得此遺囑之人,能找到“龍潭隱闕”把明因老人的絕學習全,始能制服那此一竊藝作惡的弟子。

羅天賜讀完以後,不慨然嘆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想不到先師的叛徒,自己也死在門下弟子的手裏,可是,這與徐老前輩所託的任務,又有甚麼關係呢?”不過,當他看完伏魔文昌寫在衣襟上的血書以後,也就恍然大悟,明白其中皆原由了。

這封血書的內容,大意是説,他在海外一座孤島險巖上,發現一座頹廢多年的古堡,裏面躺着無數骷髏,從那些骷髏的手中,都拿着兵器,與每具骷髏的要害上面,骨頭折斷的情形看來,顯見在這座古堡裏面,曾經發生過一次極為混亂的大博殺。伏魔文昌秉仁厚,不忍見他們死後的遺骸,暴在外,特地將它們收集起來,加以埋葬。

結果在古堡面臨絕壁的一條走廊上,從一對拚得同歸於盡的骷髏身下,發現一本篆字寫的武功秘岌,封面上題着“明因散學”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