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十章出困無方小俠耐性習玄功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吃的問題倒好解決,在第四間石室裏,他找到那股既可充餓,又可解渴的泉,同時府外面,那塊佔地數畝的地底大花園,裏面種了無數水果山藥之類的東西,就是在這裏待上一輩子,也不用擔心吃的東西。

可是出路問題,仍舊把羅天賜給難住了,因為明因老人的那位叛徒,不但將府從外反鎖,頂的通路,凡是那些可以容人鑽出鑽入的圓孔,也都讓他在外面用岩石得死死的,沒有留下一個,難不得早先他所看到的圓孔,直徑最大的,也不過兩三寸的左右,現在府裏,幾乎沒有一件鐵器想要從新把那些孔道挖開,本就辦不到,何況,上下的距離,幾達百丈開外,就是有了工具,也無法上去進行挖掘。他在無比的失望下,只好把心定了下來,集中心力,苦練武功與閲讀明因老人所留下來的那些上古秘典,看看是否能夠找到辦法出困。

心裏作了這番決定以後,首先回到原來那個火龍盤據的石窟裏面,把那隻尚在酣睡的異獸肭龍抱了上來,用石塊堆砌一間小小的獸屋,把它安頓下來,然後將其餘的幾間石室一一加以整理。

這時,他方始發現,其餘四間石室,除了正室為明因老人的法體所在,沒有甚麼特殊的用途以外。

第三間石室,盡是些石制的古怪事物與刀斧之類的工具,不清楚那是幹甚麼用的!

第四間石室,倒看得出來,是用來練藥的丹室,那裏面鍋盆爐鼎,樣樣俱全,只不過全是一些陶瓷之類的土器,與石頭雕鑿而成的東西。那道泉,也在裏面,泉眼在內壁之上,被一個玉石住,泉眼的下面,擺著有一口石缸,只要把玉拔開,泉就涓涓地向外出,瀉入石缸之內,只不過份量很少,上一整天,最多可得兩三碗的份量,明因老人早先鑿出這股泉的作用,只不過是用來調藥的,飲水還是從下面那個石窟的水眼取,想不到被困以後,這一點靈泉,卻成了他的主要食糧。第五間石室與正室相同,裏面也擺着”張玉石榻。原來是明因老人那個叛徒練功用的,現在自然也是羅天賜練功休憩的地點了。

忙了兩三天,總算把裏裏外外,全部整理就緒時,那隻肭龍,也像他預料一樣,從酣睡中回醒過來,使得他不致再寂寞。

更使得他高興的,是那隻金鷓,居然也尋到了這座隱藏地底的巖窟頂,從一個三寸寬的圓孔中,硬擠了下來,返回他的身邊。

由於那個圓孔,還不夠大,它擠是擠下來了,卻受了擦傷,因此,再也不敢飛出去了,這一來,卻產生了一個問題,因為這兩隻神物,都是葷食的動物,石窟之內,只有山藥水果之類的植物,它們豈不是找不到食物了嗎?

羅天賜愁了半天,最後發現那條火龍的屍體,因受寒玉氣脈的響應,始終保持新鮮不壞,倒可以讓它們吃上一個半月的時間,總算暫時把問題解決了,至於火龍屍體吃完以後,又該怎麼辦,那是以後的事,只有等到那時候再説了,結果,火龍屍體還沒有吃完,就發現下層石窟的水眼之中,經常有魚類漂了上來,本就用不着他再費腦筋。

心思放下,羅天賜方始從新把那一部“明因秘錄”從頭至尾,仔細加以研讀。除了那些指導練功的口訣,一時之間,仍舊不易領悟以外,卻對修習的程序,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明自在書室內壁之內,那一幅天文星象的畫圖中幾個主要的星座,也正是控制重要秘岌的機關,那些機關開啓的方法,非常巧妙,如果他不按照順序,把一段一段功課修習完畢,就無法開啓下一程序的機關,想要一等而進,本就辦不到。

在第一個階段裏,他所需要修練的,是一種扎基的玄功,叫做“潛虛元功”這一種玄功,是明因老人窮究宇宙奧秘以後,發現萬有均由陰陽二氣,相搏而成。二氣,動則散為光、熱、力、電、凝則構成實體。

人得二氣之,雖與草木土石,飛潛動植之類的萬物,同為實體,卻能自主二氣之動靜散凝,發揮二氣之功能,所能自主者雖不太多,即已成為萬物之靈。其中睿智之士,略窺此中奧秘,深知人體潛能無限,如果能夠打破生理上的極限一定可以與天地同壽,萬物同德,因此產生了仙道玄功的修練。

然以未明究竟,雖然因此將生理上的潛能,發揮到了極限,再進一步,就到有點力不從心了。

偶然也有一兩位,偶然巧合獲得大成的人物,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不是記載不詳就是亂説一通,無法使人瞭解。

“潛虛元功”即依此本之理參悟而成,使得心意與二氣相應,一旦掌握了二氣消長之因,自能隨一息加以變化。

本來,這種奪天地造化的功夫,極難修練,再聰明的人,如果沒有五年以上的時間,決不可能有任何成就。

但天下就有那麼巧的事情,羅天賜以前在南海魔島之上,得五鳳丹氣導引,無師自通的那套特異的內功心法,竟然與明因老人所創“潛虛元功”的初步築基功夫,暗暗相合,只不過羅天賜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已,看到老人“秘錄”之中的記載以後,登時豁然貫通,不到半年功夫,即已小有成就。

這時,他體內的真氣,不但可以分合由心,隱顯隨一息,而且可與外界二氣相,使得四周的事物都可以隨着自己的心意支配,使其發生變化。

比如説,四周的空氣,本來是阻礙不了任何多物的,但在羅天賜的功力運轉之下,卻可以使得它們變成一層有盾,礙的無形氣障,就是神兵利器,也砍它不動。假如説存心使,真氣擴散的話,則可以發光,發熱,忽剛忽柔。

如果聚於一點,則不但飛花摘葉,均可傷人,就是虛空一指,也可以殺人於無形之中,而一點看不出傷痕來。

心與外合的話,不但入火不熱,入水不浸,功力高時,即使磚石壁,也擋不住他的身體,簡直可以透體而出,而牆壁如舊。

當然,這許多神通,一定要行起功來才可以辦到,但時間的長短,卻受着修為深淺的支配,羅天賜雖然小有所成,如果想仗此出困,還無法辦到。

在這個階段裏,除了修練“潛虛元功”以外,還得把那些出地面的書籍,整個研讀完畢。

這本來也是一件非常費時間的事,但羅天賜把那些典籍核查了一下,發現裏面大多數都已經讀過,只不過自己讀的,內容方面,因為傳太久,錯誤的地方很多而已,這一部份書籍,只需要校正一下錯誤,就可以了,真要仔細讀的,只有四分之一還不足的一些失傳絕學,因此,這一方面也不需要太多的時間。

所以,第一個階段的修習,僅僅只一化了兩年不到的時間,就已達成明因老人所訂的進度,可以開始第二階段的功課了。

這時,他才發現,隱藏第二階段各項典籍的機關,必須運用第一階段的學術知識,加以推斷,才能找得出來。

當他把機關的位置算出找到以後,更非運用玄功,無法加以開啓。

這種措施,恰好等於所學的考驗,羅天賜不對於這位先師設想的周密,到無限的欽敬!

第二階段在武功方面,為招式的變化,但無”定法則,只不過指點他如何觀察萬物之變化,瞭解其中生克的道理,則任何動作,只要運用得宜,都可以成為絕招。這一點説容易固然非常容易,説難卻比任何事情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