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皇宮夜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葉扁舟載着高翔和蔡琰沿着黃河漂而下,向着青州行去。洛陽城李海得到這個消息,自己的兄弟高翔總算完成了他來到三國的一個心願。做為兄長。李海
到由衷的高興。雖然自己做的這件事有點不成體統,但是也是無奈之舉,經過幾年的古代生活,原先的哪個軍人李海,也已經慢慢的在蜕變,開始向這個時代的生活靠近。其實李海覺得除了鮑信殺蔡衞兩家的下人做的有點過分外,就蔡琰跟隨高翔何嘗不是件好事,這要比歷史上她的悲慘遭遇要好的多。
高翔走後,李海開始考慮自己是否也要離開了。從第一此上朝面見皇上,到現在過去了十多天了。可是始終沒有皇帝再次召見自己的旨文下來,要是皇帝忘記了的話,那自己也不能在這裏長久的呆下去了。這幾天除了和王匡喝過一次酒外,李海那裏都沒去,就在驛站休息。外面蔡俯嫁女半道被賊寇劫殺的事已經鬧的沸沸揚揚了,整個洛陽城都在談論這件事。李海想蔡邕最好能過這段時間,真怕他那老身子骨抗不住這打擊。有幾次李海都想去看看蔡邕這個老人,但想想還是忍住了沒去。總覺得有點不太妥當。
這天晚上李海吃過晚飯,想帶着典韋出去上街轉轉,整天憋在驛站也不是辦法。兩人還沒走出驛站的門口,就看到一輛馬車在門口停了下來,從車上下來了一個人,李海一看,正是葉海。葉海一見到李海這是要出去,連忙拉住他説道“先河別走,快換衣服跟我進宮,皇上要召見你”李海一聽嚇了一大跳,上朝不是大清早嗎?怎麼晚上皇上還要見人。於是連忙回到屋內換上自己的官服,然後出來跟着葉海上了馬車。
夜幕中馬車離開了驛站,穿過一條街,來到了皇宮的門口。葉海掀起遮廉對着守衞在門口的軍一示意,馬上有虎賁軍士打開了宮門,李海在剛才葉海欣起遮廉的一剎那發現,這是南宮,也就是皇帝休息和居住的內宮。馬車進到裏面又走了一段路停了下來。李海跟着葉海一起下了馬車,葉海低聲的説道“先河跟緊我往裏走”葉海在前,李海緊跟着,穿過幾座大大小的宮殿和圍廊,來到了一個花園裏面,在花園的角上,有一間房子,裏面正亮着燈。
來到門口。葉海站定了説道“起稟皇上,青州李大人帶到”這時裏面傳出來一陣輕輕的聲音“請他進來吧”
“是,陛下”葉海回答完畢後輕輕的推開了房門,示意李海進去。李海邁步來到裏面,然後跪倒在地“臣破虜將軍,領青州司馬李海,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
“謝皇上”説着李海站了起來,外面葉海也關好了門,自行退下了。
李海這時候偷偷觀察了一下這個房間,看來這是一個小書房,裏面堆放着許多的竹簡和一小部分的草本。整個房間不是很大,但是建築的很細緻美,門窗上是雕刻着許多
美的圖騰,裏面一張大香木書桌,旁邊是個
美的銅製燈台,上下共有九盞油燈,點亮起來把這個房間照的是通明透亮。大漢天子,漢靈帝劉宏就站在那裏背對着自己,今天他沒穿皇袍,也沒戴龍冠,只是穿了一件灰
的錦袍。
扎一跟玉帶,頭上一跟玉簪簪住了烏黑的頭髮。看着皇帝的背影,李海想到還有不到四年,漢靈帝就要去逝。
這時就劉宏説道“李愛卿你用幾年的時間,就能把一個貧窮的東萊治理成我大漢的首富之郡。你到是給朕説説為什麼朕的這個天下卻始終無法安定呢?”李海心中一個靈,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看看劉宏的背影,不象是在試探自己,於是一壯膽道“陛下可知道“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之理,自古以來百姓乃是國之本,百姓安定則國家安定,國安則外敵不敢進犯”百姓只要能有一線生存的希望,則不會
而走險,叛逆做亂。只是天下的地方官吏大都不停的對百姓加以盤剝,以至民不聊生,所以才有先前的黃巾之亂”
“愛卿説的有道理,以前我認為只是個別的官吏貪贓王法,沒想到現在天下竟然都是這樣,各地推舉的孝廉,真正又有幾個是真正又孝又廉之人呢,他們都是這些官吏的門人下屬。現下朝中朋黨為患,朕的話有時也不太管用了。”劉宏説着話時明顯帶着一絲苦澀,又帶着一絲自嘲。
李海聽到心想你這個皇帝看來還不傻,還知道一點情況,不過看來劉宏也是説出了真心話,現在朝廷他的話有時候是不太管用了。皇帝做到這個份上也夠可憐的,李海不有些
動的説道“請陛下放心,朝廷之中定有忠心報國之臣”
“哼,忠心報國之臣,朝廷這些腐儒就知道攻擊中官,要朕殺了他們,可是朕要是殺了這些中官,還不是後什麼都由他們説了算,其實這些人比中官也好不到那裏去”劉宏這時轉過身來,雙眼看着李海,突然説道“你是何進的人還是張讓的人呢?”説完這話那張悽白的臉上是一陣黯然。李海此時有些
動,皇帝並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麼昏庸,其實一切他都看眼裏,只是有心無力而已,張讓這些中官正是他阻止和牽制何進等人的權利上升的手段。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説,皇帝還是要依靠中官。這種互相爭鬥又互相依存合作的關係就是中國歷史的特
。對這個話題李海不敢也不想多嘴,當下只好保持沉默。
李海一聽心中頓時警覺到“回萬歲,我是大漢朝的子民,是萬歲您的下臣,我只聽萬歲您一人之命”劉宏聽了點了點頭“朝中關係複雜,你後行事要小心,不要夾雜到他們中間去。你來自邊郡地方,現在的東萊又是聞名於我大漢天下,你年輕有為,能文能武,他們誰都看中了你這塊肥
”
“多謝萬歲關愛,臣一定牢記萬歲的教誨於心”李海小心的回答到。
劉宏蒼白的臉上泛起了一點紅暈,這個虛弱的年輕皇帝這時伸出了手,輕輕的在李海肩膀拍了一拍,李海不由的身子有點發抖,此刻他真的有點緊張。
劉宏似呼覺到了一點,於是輕輕的説道“愛卿不要緊張,朕今天找你來不是光和你談心的,朕還有一件事要
給你去做,希望你不要辜負我”李海聽到立即跪倒“只要皇上吩咐,臣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你起來吧,這裏就朕和你兩個人,你不要太拘謹了”劉宏輕輕説道。
“謝萬歲”李海又站了起來。
”西涼韓遂邊章作亂,左車騎將軍皇莆嵩前去作戰,已經失敗,現在叛軍已經攻擊到陳倉附近了,若再不出兵前去剿滅,恐怕“三輔”危急,朕想派你領兵前去征戰,不知道愛卿是否有這個把握和信心”劉宏這話一出口,李海心想完了,我這次來洛陽可是虧大了,本來想撈點好處,看看風景就回去的,沒想到要攤上這檔子事,去西涼打仗,這不是要我去拼命嗎,而且是西涼的羌族蠻兵,幾十萬人,就算自己把青州的全部家當搬去也不知道能不能打贏啊。
李海剛想回話説自己資歷尚淺,不能行此大任,只能做為先鋒或副將之類的話。這話還沒出口,劉宏又接着説道“我知道你資歷尚淺,所以我不會讓你為主帥,我希望以你為副將,配合好這次作戰。等下你可以見到這位領兵的主帥了,希望你能這次榮立戰功回來,這樣朕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青州給你”好一個劉宏啊,李海想到此不
一個冷顫,此人的的城府竟是如此之深。想到這裏跪倒領命。
這時就聽外面傳來黃門的聲音“啓稟皇上,車騎將軍張温張大人到”張温?李海猛的想在嫣紅樓上袁紹曾經説過這次出征西涼很有可能就是張温領兵掛帥,看來真的不假,在洛陽袁紹看來不愧是個人物,憑藉他家的關係,很多外人不知道的東西他都能預先得知。歷史記載也是張温領兵。
門開了張温進來,是個近六十來歲的老頭,個子不高,面容嚴謹,灰白的鬍鬚垂在前,一雙眼睛深邃而有。見到屋內張温先跪拜了劉宏。劉宏連忙上前攙扶,這禮遇李海剛才就不曾恩待,可見張温在朝廷和劉宏心中的地位。
參拜完後劉宏告對李海説道“愛卿這次你就跟着張將軍去好好鍛鍊,後好為我大漢出力”李海連忙給張温參拜施禮,張温也是連忙回禮。張温説道“李將軍年輕有為,又有作戰經歷,這次出兵可要仰仗李將軍等眾位將軍了”李海看着張温,這個老頭自己並不瞭解,按道理來説他是屬於朝廷裏的中立派系,不曾和何進有什麼關係,更不用説他們極為厭惡的中官。自己跟隨他出戰,結局會如何,現在也拿不準。於是李海大聲回答到“一切聽從老將軍的吩咐”張温點了點頭,轉過來告訴劉宏道“此次出征的兵馬已經準備完畢,此次出兵,分別為北軍的三營人馬,河南的駐軍五萬,幷州軍士三萬。到長安後匯合雍州兵馬五萬,共計一十五萬,後天出發”劉宏聽了很高興,叮囑張温這次一定要把韓遂邊章給剿滅,安定涼州。轉頭又問李海還有什麼要求,李海説能不能把北軍的長水營劃歸自己手下指揮,張温説這個可以,只怕大將軍不同意,本來北軍五營已
掉三營,但是不包括長水營,再要人馬可能何進不會答應。
劉宏看到張温面有難,於是説道“那就換一營,這樣何進就沒話説了。”李海連忙叩謝,劉宏説“李愛卿就先回驛站休息,這兩天等候旨意”李海連忙領命退出了書房,到了外面葉海在門口等着,馬上把李海送回了驛站。
回到了驛站以後,李海連忙派人立即請沮先生到自己這裏來。不多久的等候,沮授還有張世平來了,李海趕忙把他們請到屋裏,加上典韋,一起商量計策。李海説道“今天晚上皇上突然召見了,要我跟隨車騎將軍張温出征涼州,平息韓遂邊章的叛亂,事情來的突然,請大家商量一下我們該如何處理”沮授聽完以後説道“既然皇上要主公前往,也許並不是件壞事。勝利了是功勞一件,失敗了也不一定要主公承擔責任,有張温在上面抗着,但是既然去了就一定要爭取功績,以揚主公威名,我一定跟隨主公前往,西涼地域遙遠,情況不明,只有走一步看一步。所以希望主公後不要急於貪功,要穩重行事”李海聽了點頭答到“屆時我聽沮公的”隨後李海吩咐,典韋沮授跟隨自己出徵,張世平甄密留在洛陽。另外太史慈可能已經離開了青州,正向洛陽而來,吩咐張世平等太史慈一到,命令他帶領一千來的
兵沿路追趕自己,等自己出發之時會留下行軍令文給太史慈。驛站的東西也全部轉移到店鋪去,同時告訴張世平,如果有什麼事,可以去何進俯上找王匡幫忙。自己這兩天就在驛站等候旨意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