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北海孫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海當初的目的是直接想去北海的,現在卻繞了一段路來東萊郡,當然是有目的的。李海是為一個人才來的。這人就是太史慈,自從得知到了三國,到了牟平,李海就一直把這個事記着,所以李海特地繞路而來。只不過現在太史慈也就二十來歲,按史書記載他應該在遼東避禍去了。小説中是黃巾起義後他才出來救了孔融,而後南下救劉瑤,大戰小霸王孫策,名揚天下。太史慈還有一老母就在此地黃縣,想必打探一下就找的到。得人必要先得心,只有人心所向,才能得此天下。自己來到這三國,後必定要用到許多人才。象太史慈這樣的人才更是其中的極品,自己當然不能才錯過。自己的三國之路,就從太史慈開始吧。
那四個給胡老爹護路的壯士,這時候有兩個要求離開回北海去,因為他們還有家室,剩下的兩個表示願意跟隨李海他們,這兩個人一個叫何廣,一個叫盛傑,李海看他們年輕力壯,頭腦也比較靈活,就答應了收留他們。於是大家前往黃縣。
經過眾人幾天的打探,找到了太史慈位於黃縣的家。太史慈此時和史書記載一樣,並不在家,只有其母一人居住在此無人照應,住的是一間破舊的茅草屋。進到屋裏面眾人覺得昏暗無比,一位老太太躺在牀上。李海一看就知道是重病在卧了。於是施禮自我介紹完後,便讓何廣出到城內找行醫郎中來給慈母看病。經過郎中的診斷,倒也沒什麼大病,只是染風寒,加上沒人照料,子拖得久了就成現在這個樣,郎中開了一些藥後告辭。隨後幾李海請人把太史慈的家給翻修了一遍,看過去居住環境大有改進。李海又吩咐何廣先留下在此好生照看老人,並留下一些金子給慈母親看病和他們的生活之用。李海告訴何廣自己一找到落腳之處就來接他們離開。然後帶着眾人離別了黃縣,前往北海而去。
路上行程近半個月後,五人來到了北海城了,這北海城比起東萊就繁華多。臨街店鋪眾多,人來人往。北海太守孔融當時也算一名好官,所以百姓生活倒也安定。五人以遊學的學子身分,住近了一家高升客棧。
轉一早五人就在這北海城逛開了。走到了一城中鬧市地帶,看着來往不息的人,李海忽然心來一計。拉住高翔的耳朵邊一翻言語,高翔立即領悟而去。不一會,高翔抱着在旁邊的鐵匠鋪買來的十把士兵用的鐵刀,一字派開的放好在地。這時就見李海找了個地勢較高的土坡,拿過高翔抗的太平斧,扯開嗓門就喊開了:“賣寶斧了,異邦寶斧,削鐵如泥,價高者可得,此斧起價五千兩黃金,不買的也來籌個熱鬧啊”
“賣寶斧了,異邦寶斧,削鐵如泥,價高者可得,不買的也來籌個熱鬧啊”這一叫喚可不得了,中國人最喜歡看熱鬧,這一吆喝立即引來一大羣人圍觀,不一會就裏外三層了。這些人七嘴八舌的就望着李海手中揚的斧子議論開來。底下就象炸了鍋了。
“你看那斧子,真是逞明發亮,看來真是寶斧”
“這值五千兩金子?看那公子氣宇不凡,也不象説謊之人。”
“是不是吹牛啊,真能削鐵如泥?”
“我那裏有錢買啊,不過看一眼這值五千兩金子的斧子也算是開了眼界了”高翔在底下更是煽風點火的説到他親眼看到過砍斷過幾十把刀,還説有客商出四千兩這位爺都沒賣。就怕北海城是沒這樣出得起這錢的主了。説完高翔更是用不屑的目光掃了掃這些看熱鬧的人。
不一會李海跳下土坡,來到高翔擺好的刀前,掄起斧子就砍開了。一連十下,這十把刀全斷,由於李海的力氣大,這刀的斷口處都是一個土坑,那是斧子斷刀後沒入土中的結果。這些刀也就是些爛鐵,當時的冶鐵技術還不發達,青銅兵器都還尚未淘汰完,這幾把刀也就和現在農村用的生鍋鐵差不多,這鋼斧砍下去還不跟切菜似的。這下把圍觀的人都看呆了。李海看預期的目的達到了,便把斧子一抗,對着這些圍觀的講到,想要買這斧子的,到城中的高升客棧來找他們,他叫李海。説着頭也不轉拉着高翔就走了。
不到半天,整個北海城都傳遍了這斧斷十刃的事。只是要價五千兩金子,覺有點貴,不是一般的大財主想來是買不起。李海幾人就在這客棧等上門的客户,要是碰到大財主就賣給他們。
五人在客棧等候了幾天也沒人探問。不過李海覺得,要來的必非尋常的之人。果不然幾天來了一人,此人報名説他叫做管亥,聽人議論寶斧的事,特地來想見識一下。
此人手提一竿這北海出的玄鐵槍,身高八尺,虎背熊,一看就是好武之人。只是這個管亥穿的可就寒酸了點,一身衣服到處是破爛的口子,鬍子拉雜。整一個漢模樣的人物。李海記起來黃巾起義時有個黃巾將領叫做管亥,曾率領十萬黃巾士兵攻打北海,和張飛大戰了幾十回合,莫非就是此人?如果是的話管亥此人武藝也不算低。這種人猛男送上門來豈能讓走了。於是上前施禮説道:“管壯士可是為寶斧之事而來?”
“正是,聽説你有寶斧,可否讓某下見識一下。”
“當然可以,屋裏請。”説着李海幾天把管亥讓到了屋內,大家坐下後盛傑端上來了茶水。盛傑搞不清是主人為何搭理這種漢。這樣的人這現今社會到處都是。這時劉風從內屋拿出了那把太平斧,遞給了管亥。
“請管壯士慢慢看。”説完後劉風俯下身來對李海説到“老大,我看過三國演義裏面這個小子好象利害的,要真是哪個攻打北海的管亥,我們可以招收他看看,後可是個人才啊。”當然這幾句話也只有李海能聽到。管亥只顧欣賞斧子去了,倒也沒太在意。李海微微一點頭説到“這個我知道了”只見管亥看完這斧子之後是連連讚歎不已。
“這真是鬼斧神工啊,如此利刃卻又如此巧。真是天下難得的利器。只不過這斧子不知用何物打造而成的”看着管亥痴的樣子,李海淡然的起身説到:“此乃我在異邦求學時西域大秦國王所贈,只是在下由於最近手頭不算寬餘,所以才有賣斧之心,實數無奈啊。吾觀管壯士也是習武之人,對這寶斧子有屬情鍾,定是喜愛,如我沒猜錯的話,管壯士這五千兩金子定是拿不出。這如何好辦呢?”説着李海看着管亥,笑殷殷的。管亥也看着李海,到惑,進這客棧來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個窮光蛋,但這位李壯士還是讓自己進到屋內,並讓自己欣賞這斧子,加上剛才的一翻話。管亥真的有點猜不透這幾位的意思。
李海微微一笑到,:“既然管兄弟喜歡這斧子,拿我就送給管兄弟如何。”管亥聽了不由的為之一震,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送給自己。這可價值五千兩金子的寶貝,現在自己一個漢。這麼好的東西就這樣送給自己?一時管亥語,坐在那裏不知道説什麼好。
這時只見劉風笑道:“吾觀管壯士定是好武之人,必定身手不凡。寶斧雖然是寶,但只是一件器物,若是管兄弟喜歡,我們兄弟又怎會吝嗇。現今天下朝政敗亂,不久就將大亂,管壯士何不憑藉手中八尺長槍,縱橫四海,轉戰八荒,成就一翻功名。吾大哥李海,異邦歸來,有經天緯地之才,救萬民於水火之德。今正缺少壯士此等英雄之輩相助。如若管兄弟願意跟着在我大哥,後我們定當使管兄弟名揚天下。”管亥這時候正到處,別無去處,看這兩位語出驚人,定非平常之背輩。特別是那位李海,形象威武,一臉的霸氣,定不是平常之人。既然他們想收留自己,也許就是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刻到了。於是跪倒在地答應到“在下管亥見過主公,後管亥就跟着主公左右,萬死不辭。”李海一聽是大喜,沒想到幾句話加把斧子就打動了管亥,這管亥看來也不是一般的沒眼光之人。要不然後怎麼成了黃巾大將。只是他父母給他取的名字夠差的,亥的意思就是豬,這管亥一合起來就成管理豬或養豬娃的意思了。李海當下介紹高翔幾個相給管亥相識,告訴管亥以後不要叫他主公,叫老大就好。看到管亥身上穿的破的,自己幾個身上也是穿着胡老爹給的衣服,也是破舊了些,這年頭這身上的行頭不好可不行,於是叫來盛傑上街給來幾套好的衣物給幾個穿上,這樣一打扮倒有了些一派名士的風範,管亥也是神不少。心想這老大還會心細的,看來自己沒跟錯人。
此時的青州刺史是孔儀,此人在史書上介紹的也不多。這青州包括了濟南,北海,東萊,齊國,平原,樂安六郡。就是現在的山東地帶,後這裏也就成了黃巾作亂的中心。這裏民風彪捍,曹後靠的就是青州軍起家的。李海想,這個便宜後就是我去佔了。曹你就去別的地方發展好了。
李海幾天下來想的如何是招收人才。有了人就好做事,光一個管亥是不夠的,盛傑也就算個夥計,後還需跟着自己磨練。李海決定去找幾個人,這幾個人都在在北海,三國時期的人才這裏就有,當然不是北海相孔融,這個時候是請不到他的。畢竟在身份等級觀念很嚴重的後漢時期,自己這樣的草民出身是沒法和孔融相比。在做出一翻事業之前還是不去打擾他。
李海現在要找的第一個人便是孫乾,史書記載:孫乾字公祐,北海人也。先主領徐州,闢為從事,後隨從周旋。先主之背曹公,遣乾自結袁紹,將適荊州,乾又與麋竺俱使劉表,皆如意指。後表與袁尚書,説其兄弟分爭之變,曰:“每與劉左將軍、孫公祐共論此事,未嘗不痛心入骨,相為悲傷也。”其見重如此。先主定益州,乾自從事中郎為秉忠將軍,見禮次麋竺,與簡雍同等。
可見在當時也非簡單人物,而且此人最擅長的就是外,現在自己幾個要接觸這個社會,孫乾就是最好的幫手。於是四處打聽,不幾就得到了孫乾家的地址。這天傍晚,李海得到了消息,也不顧當下天已近黑,決定拜會孫乾。自己要在青州立足,首先就得把這裏的人才給收拾一番。首先是管理人才和外人才,孫乾就是現在最好接近的一個。孫乾家在北海也是小有名氣,按照歷史孫乾此時不過二十歲左右,孫家在北海算是一個富裕門第。經過下人通報和引見,李海進到了孫家大院,孫乾把二人進了客廳。此時客廳裏已經點亮了兩個大燈籠。賓主分兩邊跪坐完畢,李海不慌不忙的開口説到“公佑兄請勿見怪,古人云,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下生不羈,冒昧前來,如有不到之外,請多多包涵。”孫乾此時也納悶不已,不知道這李海什麼來歷。莫非是前幾下人議論的當街賣斧之人?此人來找自己有什麼目的呢?但也立馬還禮到“那裏那裏,不知兄台如何稱呼?來寒舍找在下又有何事”
“在下李海字先河,江南豫章人士,在異邦遊學歸來,現居住在東萊一小村。久聞公佑先生學富五車,才高八斗,雄才大略,天下少見。特幕名而來求見,懇請先生能幫助再下。”李海覺得這古時對話真他媽的彆扭還是省事點好,乾脆直接説出了自己的來意。
孫乾不由的一楞,心想我有那麼厲害嗎?有點抬舉我了吧。看這人説話如此簡潔明瞭,求助自己,可是求助一些什麼呢?是錢財嗎?還是要我這個人呢?出於禮儀於是答到“李兄台過獎了,在下乃市井小民,才疏學淺,何德何能,蒙兄台如此抬舉。恐怕要讓兄台失望了。”
“呵呵”李海輕輕一笑。看着孫乾。片刻之後慢慢説到“先生身抱治世奇才,豈可空老市井之中?李某眼下無無據,無兵無卒,乃是一個求學歸來的遊子,吾自歸來所見,朝綱敗壞,匪孽叢生,天災人禍,生靈塗炭,四處民鋪天蓋地,苦不堪言。吾雖不才,願以一己之力,濟世之心,上報朝廷,小撫黎民。乃何每每到力不從心,所以懇請先生相助。先生若是不從,人之常情。不過希望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救百姓於水火,免生靈於塗炭啊?”其實這些李海覺得都是話,孫乾也沒那麼歷害,只不過自己現在要求人家,當然得先拍馬。
孫乾心頭暗暗吃驚,幾句話語之中發覺李海此人絕不簡單。開始從新上上下下打量起來。見他身材魁梧,氣宇軒昂,無形之中散出一股霸氣,一表人材真英雄氣概也。孫乾打量完後也不由心中暗自讚歎。於是答到:“不知兄台是如何以天下蒼生為念,救百姓於水火,可否説出來聽聽?”李海心想真是的,自己也太心急了,沒和人家説實質的東西,只是一時説不清,當下問到,可否坐下祥談。孫乾當即吩咐下人備上酒菜,邊飲邊聊。經過一夜長談,李海把自己想在東萊建城攬民,拯救百姓的抱負盡相相告,又把自己求賢若渴,但現近的窘迫之試一一如實相告。望孫乾助自己一臂之力,隨後二人又談論了一些當今朝廷和後天下的分析。孫乾見李海談吐不凡,滿腹經綸。特別是對後的天下形式的見解竟分析的十分獨到。志存高遠,懷寬廣,後必非池中之物。身邊的隨從管亥也是威風凜凜,隱約是大將之才,對李海是恭恭敬敬。李海對自己又是如此看重,夜半上門來求,不拘小節,禮賢下士。後定是一方之主。於是決定跟隨李海,成就自己的一翻功名。於是拜倒在地“孫乾見過主公,後一切聽從主公吩咐。孫乾願意散盡家財為主公起家之用,望主公勿加推遲。”李海大喜,連忙把孫乾攙扶起來説道“吾得公佑,如得手足”孫乾起身後説道“在下既然跟隨了主公,當為主公分擔憂愁。主公今所言,乾深主公乃是仁義之人,身抱愛民之心,但是有些話我還是要和主公説明,主公自西域遊學歸來,肯定對我大漢的例律還不夠悉和了解,拯救民是可以,但是要建城立寨可不是那麼隨便的事,不好觸犯了朝廷的例律,那就是滿門抄斬滅九族的事,主公這一點可要想清楚了。”聽孫乾這麼一説李海頓時覺得自己的想法真是有點衝動,沒有把當時的社會情形研究透徹,只是憑着自己現代人的想法去行事,必定要起衝突。於是李海回答道“多謝公佑提醒,這個問題我會注意的,此事我們後再慢慢研究如何解決如何”?
孫乾想了一會説道“雖然剛才所説有點言重,但也不是沒有可解決的方法。如果主公能混上一個官職,那麼這事也就好辦了。既然主公的意思想在東萊發展,那何不就謀求東萊的職位,加上東萊地處偏僻,只要和青州的官員搞好關係,那麼主公的理想也就不難實現了”李海一聽大喜的説道“多謝公佑建議,我們後就按照今所説來行事”此後在孫乾的執意下李海幾個搬到了孫乾家入住,又把楊浩劉風高翔盛傑他們介紹給孫乾,李海讓大家以兄弟相稱。此後幾天在孫乾的介紹和引見下,李海又結識了不少這北海的名人賢仕。分別是北海營陵人王修王叔治,北海朱虛人邴原邴矩,這幾位都是史書記載的大賢。王修曾經做過青州治中從事,邴原做過曹的司空掾,現在雖然都是布衣白身,但都是當代的名,海內聞名。可惜的是名氣更大的管寧離家遊玩求學沒遇上,讓李海嘆氣不已。不過也沒什麼,自己現代人的思想,不一定就能和這種古代的大賢產生共鳴,孫乾邴原和王修也許比管寧這樣受儒教思想嚴重薰陶的更容易改變,成為自己的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