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章牟平胡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天李海帶着一些村民來到自己上岸的地方。既然來到這個歷史,以前的東西任何一件將都是現代的寶物。只是這個登陸艇要把他上岸在這個年月是很難辦到的,只有把能搬的東西都給他搬走。但就是登陸艇這一堆廢鋼鐵也是寶貝,現在只有忍痛割愛了。經過一上午的整理,小艇可以説已經掏空,能拿的都拿走了,到了岸上裝了籮筐,由農夫挑着回到胡莊。村民們都沒見過這些東西,紛紛到驚奇,比如晶瑩透亮的琉璃杯(喝水的玻璃杯子),薄如紙張還透明的罐瓶(朔料瓶),一按就着的點火器(打火機)等等,其實這都是小玩意,在古時候也算是希奇了。看到村民一雙雙爭大的眼睛和好奇的樣子,李海覺得好笑但沒笑出來,其實人都有好奇之心,物以稀為貴。就象八十年代,城裏的一些先富裕起來的闊太太,懷裏有事沒事都愛抱着只叭兒狗或波司貓什麼的,這些在國外很普通的小畜生到了中國就身價幾十倍上百倍的漲,好點的上萬元人民幣。等十來年一過,小販們喊破喉嚨也就幾十元錢了。就如同這些的玻璃杯子,到了這個三國時期,他們都是寶貝。(説起這玻璃,早先西方學者認為古代的中國沒有生產玻璃的技術,並推斷許多出土的玻璃器皿都來自埃及、伊朗等地。但後來一個外國人在上世紀的三十年帶在河南洛陽金村出土了一些玻璃珠,並認為是戰國時期的產品,可見中國很早就有玻璃。)自己幾個現在是身無分文,但有了這些東西,就是起家的資本了。

經過整理,李海挑出了航海設備一套,包括六分儀,望遠鏡,羅盤等。完好的六個玻璃杯,船上的水兵匕首五把,打火機一盒,藥箱一個,裏面都裝和一些用的小藥品。信箋紙張若干,兩瓶好酒,香煙三條。以及牀上用品和一些洗刷用品。高翔只拿了他的吉它。楊浩拿了一些書和艇上的工具。船上剩下的米麪和廚房的作料以及炊事用具都留給了胡老爹。因為自己還要在這裏打擾人家一段時間。盛下的一些亂七八糟的都給了前去幫忙的鄉親,這些老鄉都當着寶物,在他們眼裏這些東西都跟神仙製造的一樣。歡天喜地的拿回家去了。

四人就在胡老爹家住下了。經過十幾天的休息,李海他們身體都恢復差不多象以前一樣了,這些子每天他們幫着胡老爹做些家務小事,把屋頂的茅草更換了一下,把土炕也翻修了,還教着小胡剛打軍體拳。最近他們發現自己的力氣好象都比以前大了很多,比如院子裏的哪個石碾子,劉風居然都能輕鬆舉起,李海幾個也覺力氣增大很多。

李海説這可能是穿越時空時肌壓縮的結果吧。高翔幾個聽了也覺得只有這個可能。要不怎麼長這麼多力氣。可就把那胡老爹驚得直吐舌頭。心想,乖乖,那石碾子少説也有幾百斤。這幾位都什麼人啊,跟神仙差不多。看樣子各個身手都錯,在這混亂的社會里,這幾位出去倒也不會吃虧。特別是那位李壯士,相貌英武,氣宇不凡,後必是個英雄人物。能結識這幾位也算老兒有幸。特別是他的小孫子胡剛有一天突然發燒,胡老頭急的不知所措,就是李海在藥箱裏拿了點冒藥給他吃就好了。在胡老爹眼裏,這就是傳説的仙丹神藥。要不然平時要躺在牀上半個月的傷寒怎麼就一個晚上好了呢。

這天劉風從村外溜達回來就拉着李海往外跑。

“什麼事啊,你小子,風風火火的幹嗎”李海問到。

“老大,我在村後的小山發現一樣東西,絕對是好東西,你跟我來看”劉風説着拉李海來到一小坡前,只見那裏挖了個小坑,還有一股臭味。

“看什麼啊”李海不解的説到。

“這是煤啊老大,不會你連這個都沒見過吧,現代社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我老家就是在煤礦上住,對這玩意我是見多了。我看胡老爹燒的是木頭,老爹他砍柴也不容易,我們何不給他挖些煤回去燒或去賣,以後他就不用上山砍柴了,這個還是個天煤礦,可直接開採。”劉風説到。煤?李海猛的心裏一震,想到這三國時期還沒有開發煤,煤是到了唐代以後才開始利用的。要是這真是煤的話那就好了,腦海中馬上一個念頭閃過,煤炭,我們可以建一個煤礦賺錢。有了煤可以幹很多事。有了煤就可以燒磚,鍊鐵。這現在的山東半島儲有大量的煤,鐵,其他工業原料,瓷土等。這臨淄地區就有儲量豐富的鐵礦。如果運氣好的話説不定這身邊也有鐵礦,自己不是還有高翔這個學過冶金的大學生嗎?為何不派他去尋找一下。現在是公元181年,那三年之後就是黃巾起義了。要是現在能利用這段時間積蓄自己的力量,三年後天下混亂就可以大有作為了。到時候招兵買馬。就可以真正的躍馬中原了。李海不由的一笑。

“只是這剛挖的煤還會發臭嗎”李海問到。

“呵呵,老大,這臭味是我拉的大便,你知道小村也沒什麼茅房,所以我就來這裏解決,又不忍心破壞這美好的環境,所以就先挖了個坑,準備拉完了再把它埋上。誰知道我埋的時候竟然發現這黑土就是煤。我在老家是天天和這些東西打道。這絕對不是黑土,是煤,還是個天的煤礦。”劉風解釋到。

後劉風總是説自己一泡大便改變了歷史。沒辦法。這也只由他去吹了。李海又決定讓高翔去附近勘察一下,看看是否有鐵礦之類礦產。

李海通過胡洪老爹召集了村裏的青壯上山挖煤,村民對這會燃燒的土自然是大興趣。李海告訴他們這些能燒的土可以替代木材,冬天還可以取暖。而且還是煉礦的主要燃料。當然這些古人是無法知道的,李海先想燒製磚,有了建築材料就可以建造自己想要的其他設施。至於磚窯李海在老家也看過,大致也記得構造。村民們按照要求建好了磚窯,第一窯紅磚出爐後,村民發現這比當時用木材燒的青磚更堅固,而且美觀,中國古代紅都是尊貴的象徵。所以對這些帶紅的磚村民當然是讚歎不已。三國時期百姓人家一般都是草房,只有富裕人家才能蓋得起磚瓦房,因為磚在哪個時候是很貴,一般百姓是買不起的。

第一批磚出窯以後,李海又教村民建造了瓦窯,開始燒造瓦。慢慢擴大了生產規模。李海讓村民們用牛車送到到附近的村鎮出售,作為後擴大經營所需的資金,並按照胡莊老少出力的多少入股,賺錢後分紅。這等於給胡莊的鄉親找了個財路。不多時胡莊的磚瓦就傳遍了附近的幾個郡縣,一些有錢的的財主建新房首先想到的就是胡莊的紅磚。一來堅固耐用,二來喜氣。

幾天後高翔回來,也帶了好消息,在離胡莊不到十里遠一帶山上發現了鐵礦和石灰礦。而且品位很高。但是儲量應該不是很大,李海知道了後大喜出望,山東是我國的五大產鋼地區,但一下找到礦,多少還有運氣成分。雖然這個小礦不大,但是依古代的開採冶煉技術,採上十來年也夠了。

此後幾,李海在胡莊四周考察,繪製地形圖。這胡莊往西距離東萊郡城大約有一百里地,往東距離大海約五十里地。而且都是荒蕪之地,往南一百多里乃是琅琊郡的海陽縣。考察完都繪製成羊皮地圖上。這裏就是山東半島的煙台和威海地域,在三國時期,這裏附近就兩個大點的城,一個是西邊的東萊,一個是離此不遠的牟平,李海漸漸的心裏有了規劃和打算。回到胡莊後,李海吩咐楊浩擴大磚窯,增加生產,大量燒製耐火磚,劉風則去附近招收儘量多是村民和農夫,報酬給高點。胡莊的村民和胡老爹對李海幾個是非常看好。都願意出錢出力。

另外附近打探鄭宇的下落,李海相信鄭宇沒死的話肯定就在附近。開採出來的煤除了磚窯之外可以賣到附近洲縣,以資聘請農夫做挖礦之用。胡老爹負責管理銷售的業務。分配下去後李海帶着高翔決定去一躺北海和東萊。他必須要走出去,一是要尋找一筆大的資金,二是要真正的接觸這個社會,至於為何要去北海郡。李海認為當時的北海也算是大城,更靠近中原。後這青州就是黃巾賊窩了。既然到了三國,就要真正的容入到這個社會去。趁現在還安定早點去招收一些人才,自己悉的一些三國人物,搶先到幾個,作到未雨綢繆。

由於沒有錢,所以做什麼都比較困難,李海於是讓胡老爹帶着兩個比較好的親戚,拿着兩個玻璃杯到東萊城去找有錢的富商賣了。這東萊誰有錢李海不知道,但是胡老爹他們多少知道一些,他們也對古時的路途比較悉,加上是本地的鄉親,比起李海這剛來此地現代人是好打道多了。臨走的時候李海代到,這兩個琉璃杯乃是曠世奇物,價值不諱,估計賣上個五百兩金子應該可以。這下把胡老爹給嚇壞了,臨走時把兩個玻璃杯是裏外三層的包好,生怕給碎了或丟了,枉費李海對他的一片器重。李海代如果賣了的話,回來就順便帶幾匹馬回來。因為這個時代馬是最普通也最迅捷的通工具。

胡老爹上路後,李海幾個就在這胡莊安心的等待。高翔則忙碌着用耐火磚建造了一個小的轉爐,開始了他的鍊鐵計劃。在鄉親的幫助下,高翔用了半個月,利用自己在大學所學的現代知識,就順利的出了第一爐鐵。雖然只有幾百斤,但已經是不錯了。李海想打造幾件象樣的兵器,但是高翔説還不行,必須把這鐵煉成鋼,造出來的刀才好使喚,要不一砍就要斷。但是鍊鋼的話還要提高爐温。先要把煤煉成焦碳。建造更高的煙囱和更大的轉爐,現在煉出來的只不過是一堆爛鐵,連生鐵都算不上,本不能用,要達到一定的產量的話,我們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還要有充足的水源。只有後再説了。説完高翔搖了搖頭嘆氣到。李海一聽也知道就現在還不是治理經濟的時候,當務之急是要找到一個立足之地,積蓄力量。原本以為很簡單就可以在這個三國時期闖蕩一翻,但是做起來其實也很難。胡莊這個小地方要成為自己發家的地方,必須大量的引進人力和物力。沒過多久,胡老爹回來了。看到老胡臉上欣喜的笑容,李海知道這次的事情辦的肯定不差。果然沒錯,老胡這次去了北海,轉悠了幾天後來到了一個萬姓的地方富商家中,老胡試探的開了一千兩金子的價格,對方竟然沒還價就成。兩個玻璃杯換回來了一千兩金子。這個數字在當時可謂不小。後漢時期使用的貨幣基本是銅錢,當時連銀子都很少。一兩金子在當時可換近上萬銅錢,在街上買個傭人也不過百十幾個銅錢。老胡拿到金子後又在北海城買了四匹好馬,一兩馬車。這些馬都是李海幾個後要用的,為了回來的路途安全,老胡很細心的還顧用了四個壯漢做保護。把帳目核對完後,胡老爹把剩下的九百兩金子和一些剩散銀子和銅錢給了李海。這就算是完成了任務。李海對於這個細心的老頭是加敬佩。當下拿出了五十兩金子送給了胡老爹。又給陪伴去的兩個胡老爹的親戚一人十兩金子,算是做為他們的辛苦錢,民風淳樸的老胡和鄉親當然是百般推遲,最後拗不過李海的熱情還是收下了。

經過幾天的整理和準備,李海把煤礦和磚窯給了胡老爹和眾鄉親,告訴他們好好經營,自己幾個就要離開這裏到外面去看看。不多久再回來。鄉親門經過一段時間和他們的相處,都非常捨不得他們離開。但又覺到這幾位後定是成大事的人物,小小的胡莊當然是不他們的棲身之處。只是怕他們以後不回來了。

當他們要離開的時候,純樸的鄉親們唯一的就是紛紛把家中僅有的一些東西,比如雞蛋和乾果之類拿出來送給他們,也算是一點心意。李海把艇上一些帶不走的東西都給胡老爹看管,説後再來取。並囑咐胡洪老爹一定要找個人看好自己的那艘登陸艇,李海知道上面還有近十噸的油料,只要把艇下水,還可以航行幾百公里,以後自己一定還用的到,就算用不上了,那些現代的鋼板也是有用之材。四人在一片送行鄉親的淚雨中離開了生活近三個月的胡莊,開始了他們真正的三國之旅。

帶着鄉親們贈送的一些食物,還有護送胡老爹回胡莊的四個壯漢上路了。上路後才發現大家都不會騎馬,還好胡老爹回來的時候帶了輛馬車回來,這下可好,四位壯士騎四匹馬,剩下的兩匹馬拉馬車,李海四人坐馬車。一路上大家便輪學着騎馬,幾下來,雖然鬧了不少笑話,但也有摸有樣了。走的時候每人都帶了一把水兵匕首,高翔還把船上砍鋼纜用的太平斧也帶着,以做防身之用。李海後悔當初怎麼就沒帶把衝鋒槍在艇上,就是支手槍也不錯。

後來到東萊郡的郡城掖縣,這東萊郡乃是青州下屬的一個郡,大約有五十萬人口左右,乃是青州的一個大郡,時天下分十三州。青州居首,東萊人口居青州之首。現今天下朝綱混亂,各種苛捐雜税名目繁多,以至百姓民不聊生。中原之地到處是亡百姓。這青州之地更是如此,到處都是逃難的民,從胡莊來的一路上看到到處都是逃亡之民,路上餓死的病死的無數。這東萊城由於地處偏僻,倒也安定一些,所以大量中原的民便逃到了這北海東萊地帶。城門外三三兩兩的茅棚,一羣羣的民婦孺目光呆滯,蓬頭垢臉,面如菜。賣兒賣女比比皆是。看到這些苦難百姓,李海心裏不由的慨萬千,沒想到這古時百姓竟是如此的災難重重,自己來到這裏就立下理想,要使這些百姓結束這種淒厲之苦,可又怎麼去做呢?苦思之中忽然想到這胡莊北面附近百里都是荒蕪之地,要是能建立一個城池,招收這些亡百姓安置下來。閒時耕種,戰時為兵,必有可為。可惜自己身無片甲,毫無聲望。這是個非常講究出身尊貴的年代,劉備稱自己是帝王之後,還落了董卓的白眼,自己現在是沒身份沒錢又沒人,如何能走出困境呢?想到這些不由的心中唏噓不已。

進到城內找了個客棧,當晚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後的目標和當前的任務,一致決定要先找個落腳的地方,然後屯聚實力,待到黃巾起義之後,天下大亂,再逐鹿中原,一統天下。經過李海提議,最後決定就在這東萊立足,建城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