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楔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眾所周知,長篇敍事詩歌《孔雀東南飛》是樂府詩章中最享盛譽的作品。它出於漢樂府詩"雜曲歌辭",屬民歌。類同《詩經》之"風","於哀樂,緣事而發"。(《漢書·藝文志》)此類作品中,有反映人民羣眾悲慘生活處境的;有歌頌受剝削遭壓迫的勞苦大眾反抗封建統治的;有暴封建統治階級鼓吹倫常的虛偽的;還有揭封建禮教殘酷統治和封建婚姻制度桎梏,贊誦青年男女追求真摯愛情與美好婚姻家庭生活的,《孔雀東南飛》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篇章。它的原型素材,是通過從民間"採風"得來,是草文學的一種,因而具有很強的羣眾、人民、思想、社會、普遍和歷史。所以傳至今已有1800多年,經久不衰,廣為人們所喜愛。在我國文學史上,《孔雀東南飛》具有很高的地位,新中國成立之後,一直被學校教材所選用,也充分地説明了它的思想價值、藝術價值、史料價值和文學價值之所在。

樂府,原為主管音樂的官署名稱,始設於漢武帝,嗣後逐漸演變為一種詩體。它興於後漢和六朝。《孔雀東南飛》最早見於南朝梁、陳間徐陵編著的《玉台新詠》。據查史料得知,漢武帝設樂府,差遣眾多人員,走遍全國採集歌辭,以"觀風俗,知厚薄",為強化王朝服務。然而由於所采詩歌內容,多為社會下層羣眾的心聲,結果事與願違,反而為人民所利用,成了反封建枷鎖的一種手段與途徑。《孔雀東南飛》,在《玉台新詠》中題為《古詩為焦仲卿作》,收入《樂府詩集》,改為《焦仲卿》。

古典文學作品藝術化,是許多文學藝術家不倦的追求。此次我們以長篇敍事詩歌《孔雀東南飛》為基礎,創作完成了這部長篇小説《孔雀東南飛》,也是旨在弘揚歷史文化神,做一箇中國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閒話少説,言歸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