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用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試考周要到,碼字時間少了,今天先一個大章,明天兩更“趙氏子,策書有言:卿大夫各有封疆,汝安敢侵我領邑,壞我用人之祀!”須句大夫是個虛胖的中年人,雖有魯國公族之名,卻沒公族之氣質,他腦滿腸肥,猶自晃着一臉贅,惡狠狠地質問趙無恤此行的目的。¢£,趙無恤沒有立刻回答他,只是冷冷地掃了此人一眼,又回頭去看“用人”的現場,手指的尖端猶在微微顫抖。
太殘忍了,實在是太過分了!
所謂的“用人之祀”也就是後世所謂的活人祭祀,是以活人來充當獻牲,取悦上帝的原始宗教儀式。商周之時,人祭之風熾盛,其用人之多,手段包括火燒、水溺、活埋、剖心、刺喉瀝血和砍頭等,甚至於把人剁成,蒸為羹。
牧野之戰後,號稱仁義之師的周武王照樣將大批殷商貴族當成祭品,成百上千地斬殺,獻祭給昊天。直到周公執政,他似乎覺得這種方式過於殘暴,於是周室主的卿大夫便開始轉而譴責這種儀式。
所以秋時代的人祭現象已不象殷代那樣觸目驚心,殘不忍睹,但卻並不罕見。趙無恤雖然早有聽聞,但直到今天,他才得見其真容,其令人指的程度,更甚於已經被無恤在領地上明令制止的活人殉葬。
在聽斥候虞喜報告,説今須句大夫召集了近萬民眾,在城邑的郊外毫社舉行人祭時,他便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於是帶着全師快步趕來,卻見邑外黑壓壓萬人集結,正在觀看巫師和須句大夫舉行血祭儀式,在鮮血淋漓時跪地仰天歡呼,祈求神主滿意這些供奉,好讓傷寒疫病早些過去。
趙無恤立刻讓手下的數百人開弓搭箭,強行開出一條道。又讓武卒維持秩序,把圍觀的民眾和祭壇隔離開,走進去一看,卻是來晚了一刻。
綁在柱子上的九個“祭品”已經有七人像牲畜一樣被殺害,手段極其殘忍。
其中五名死者,都是從須句周邊的幾個邑落里閭裏挑選出來的俊男美婦。但另外兩人,竟然是趙無恤先前派來須句的使者!他們先前遭到囚,最好還遭了毒手。待無恤趕到時,只剩下一人被割了手腕,昏中奄奄一息!
還有地上那些凌亂的殘肢,被巫師掏出燒焦的內臟,一灘灘黑紅凝結的鮮血,倒映在圍觀民眾呆滯和畏懼的眼中,顯得刺目無比!
…
趙無恤頓時然大怒,立刻下令終止儀式,虞喜等人見同僚被害,早已義憤填膺。於是便在趙無恤一聲令下後,將那個還要繼續施暴的巫師拖下來,按倒在地。
此舉已經引了民眾們的陣陣抱怨,對於華服博帶的須句大夫,武卒們卻不敢動手,只能以戈矛圍住。
此時此刻,須句大夫猶自不服,口口聲聲説趙無恤無權干涉他領地上的事情,中斷了祭祀更是對天神大不敬之罪。
趙無恤反相譏:“憑什麼進入須句?就憑我乃魯國小司寇,西魯諸大夫之。掌羣臣、羣吏、萬民之訴訟,規正不法之舉!”
“我身為此地大夫,祭祀神主,祈求疫病早結束。有何不法之處?汝等破壞祭祀,若是疫病繼續橫行,這當是汝等的罪過!”須句大夫面不改地宣稱,他大咧咧整理着衣襟,皺緊眉頭,視趙無恤於無物。
圍觀的民眾開始產生一陣騷動。很顯然,須句大夫在煽動民眾情緒。
於是趙武恤對能説會道的闞止目視一眼,闞止瞭然,站出來大聲駁斥道:“當年宋襄公讓邾文公用俘獲的鄫子於次睢之社,以屬東夷,他的兄長司馬目夷就曾説過,古時候六種畜牲不能相互用來祭祀,小的祭祀不殺大牲口,何況敢於用人作犧牲呢?祭祀是為了人。人,是神之主也。殺人祭祀,神只會憤怒,哪裏還能安心享用?”須句大夫詞窮,那被武卒按在地上的巫師卻大聲辯解道:“三十年前,季平子伐莒,取郠邑,歸來獻俘時,便用人於亳社!大夫與我只是效仿而已,小司寇要問罪,為何不去問季氏!”闞止唾了那巫師一口道:“虧你還敢提!魯國用人祭祀之陋習始於此,當時臧武仲在齊,在聽説這件事後就曾説過,周公大約不想再享用魯國的祭祀了罷!周公享用合於道義的祭祀,魯國以活人祭祀,不符合道義。《詩》曰:德音孔昭,視民不佻。臧武仲説的沒錯,汝等現在的做法輕佻隨便得過分了,居然把人同牲畜一樣使用,上天豈會賜福!”趙無恤也説道:“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載物之厚,以人祭祀,天地怎會高興?更過分的是,汝等居然殺害了我派來幫助須句防疫的使者和兵卒!二三子,將兩人的屍收斂後抬上來,讓須句大夫和他的夷巫看看,他們都做了什麼!”武卒們凝固已久的氣氛頓時沸騰了,帶着憤怒,他們分出人照看昏的傷者,又把兩人的屍體扛在肩上,抬到高台下面。
其中一人趙無恤還認得,也是成鄉老人,昔桑氏的一個頭小夥,曾作為騎從伴他左右,又成長為可以信任的使者,未來也許還能建立功業,孰料卻死在了一次尋常的任務裏。
死於巫師之手!
此刻他眼神空,在死前一定受盡了鞭打,所以傷痕累累。兩人**的冰冷軀體看不到一絲生氣,紅的體依舊從膛、小腹和背部的剖口中緩緩出,好象全身上下許多無牙的嘴巴在淌唾沫。
四周一片沉寂,惟有半里之外,須句邑里的狗在厲聲長吠,透過磚牆和木門,穿越與冰雨,讓人心生忐忑。
“用人於祭祀,這已經是殘民的大罪過了,殺害我派來的使者,更是不可原諒,他三人是我派來協助須句防疫的。到底如何得罪大夫了,竟至於此!?”趙無恤話語冰冷,武卒們也握着矛步步緊,卸下了須句邑兵的武裝。將須句大夫團團包圍,然依然沒人敢去隨意觸碰他。
刑不上大夫,這觀念深蒂固,何況須句大夫還是公室貴胄,和趙無恤比肩的中大夫之職。按照魯國固有的禮法。以趙無恤的地位,也無法對須句大夫做出任何判決,最多將他送到魯城,請魯侯、三桓,還有宗伯落。
所以這肥頭大耳的胖大夫竟然有些有持無恐。
“因為這疫病就是汝等晉人帶來的!”他伸出手來重重地指着趙無恤,彷彿他才是罪魁禍。這是從傷寒傳至今,那個夷巫一直在強調的事情,他自己出於對趙無恤的反,也對此深信不疑。
這種説辭蠱惑了部分民眾,導致了今慘劇生。在場萬人集結,除了患病者還在家中息外,幾乎整個城邑的人都來了。他們希望一如主君和巫師説的一樣,獻上活生生的人命,大疫就會停止。
而其中,三個武卒就是重中之重!
所以在須句大夫舊事重提後,幾乎所有人都用不滿和畏懼的目光看着趙無恤,看着武卒們,甚至有人大聲祈求趙無恤釋放須句大夫和巫師,讓儀式繼續下去。那被按倒在地上的巫師也咧嘴出了滿口黃牙。得意地笑了。
一旦萬人沸騰,將造成一個嚴重的暴亂,趙無恤鎮壓也不是,落荒而潰也不是。須句大夫打的真是個好主意,闞止手心開始出汗,拼命思索對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