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津門急件催人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結果一行就是七時光,此時眾人已然來到了天津衞港口,
覺也有些身心疲憊,於是便暫時停下來,準備歇息一下再出發。
天津衞,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會處、現在的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明建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這個名稱出現於永樂初年。天津作為軍事重地,於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設衞,翌年設天津左衞,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衞。
“衞”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由指揮使統領。直隸於後軍都督府。每衞士兵足額5600人,天津三衞士兵定額16800人。
衞的建制雖沒有行政職權,但有一定的土地(城堡及屯田)、數量較多的民眾(屯田的軍士及軍屬)和政事(軍政及屯政)。隨着人口增加,商業發展,事務繁多,詞訟糾紛發生,衞所已不能治理這個軍民混雜的商業化城市,明廷在天津陸續因事設官、設衙,建學。或將外地官、衙遷津理事。
因而,到了此刻,天津衞已經是一處繁華的港口城市,來往商賈多不勝數。各國商旅層出不窮,也將天津衞的地位推向了更高的層次。
來到天津,距離京城也已經不遠,正堯和寧安等人就着岸邊的一處茶寮酒館。簡單的吃起飯來。
吃慣了江南一帶的美食,來到北方吃一下當地的小吃,雖然吃起來口道差別還是有點大。但是也不乏是一種美食,卻也其樂融融。
更有甚者,正堯倒是有了再停留片刻,欣賞一下週圍湖光山,名勝古蹟的想法。
奈何飯沒有吃到一半,卻見靖王有些神凝重的站起了身來,旋即從門口小跑進來一名佩刀武士。
只見那佩刀武士手裏握着一隻白鴿,神慌張的直接往靖王跑了過來。
正堯的眼睛絕對是鋭的,第一個便發現了不對勁,見靖王起身,立即站起身來,與柳彥、袁海雲、張誠一起,跟着靖王
了上去。
寧安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看這些人的陣仗,再加上之前已經吩咐過沒有大事千萬不要進來打攪眾人吃飯這一事,更讓寧安到其中的不妙。
或許,那一隻白鴿並非普通的白鴿。
“何事如此驚慌!”靖王着
膛,頗具威嚴地説道。
靖王一直給人的覺都是臨危不亂,基本上沒有表
過什麼慌張的樣子,即便以前遇到埋伏,甚至被山賊擄走,也不見他皺一下眉頭,似乎所有一切對於靖王來説,都不是問題,一切的一切,他都可以
刃而解。
或許這就是與身俱來的那種貴氣,不論怎樣,那種氣勢是無法泯滅的。
“回王爺!京城有急件,似有大事發生!”説着,那身穿紅衣長褲的武士立即將手中的白鴿攤開,旋即遞向了靖王。
靖王聞言,輕輕地皺了皺眉,眼角微微出些許魚尾紋,隨即緩緩地將捆綁在白鴿腳下的竹筒取出,放飛白鴿,從竹筒之中,靖王扯出了一小簇紙條。
看來這所謂的急件就是那還沒有打開的紙條。
當然,白鴿送信在古代是一種很先進的聯繫方式,而嚴重與否都有特定的標註。只見白鴿腳下還有三顆紅點,足以見得,這一份急件應該是有很重要的事情。
“嗯,你下去吧,本王和駙馬自會處理。”靖王並沒有着急着將紙條打開,而是輕輕揮揮手,示意那武士離去。
武士沒有做半點猶豫,頷首鞠躬之後,便恭敬的往門外而去。
隨即,靖王便打開那紙條一看,只見靖王的眼睛頓時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最初的鎮定瞬間開始湧現出擔憂之來。
“王爺,到底發生了何事?”正堯迫切的問道,直覺告訴他,急件應該是由京城送來的,一定是京城發生了什麼事。
靖王神更加凝重起來,沉了沉氣,道:“嚴嵩開始有所行動,我們不宜在此久候!”
“什麼?難道他知道了…”正堯有些不可思議的問道,按道理,嚴氏父子以及豐臣真武的死已經被他們封鎖起來,並沒有讓任何人傳出去才對,何以嚴嵩就開始行動了呢?難道他的情報網真的有那麼強?
“這點本王不得而知,不過不管怎樣,現在最要緊的是趕緊回京,否則的話,後果不堪設想!”之前已經説過,嚴嵩是個有野心的人,要讓他得逞,那嘉靖的命當真堪虞了。
“那事不宜遲,馬上起程!”正堯也不再廢話,立即轉身,上前對寧安、安波爾沁等人代一番之後,與柳彥張誠等人一道,先行離去。
出門之後,正堯一行人立即找來幾匹千里快馬,二話不説,翻身上馬,直奔京城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