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章津門急件催人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南海倭寇一事以豐臣真武和嚴氏父子等人當場伏法之後算是告了一個段落,自此,沿海一帶暫時歸於了平靜,而正堯等人便同公主靖王一道往京城而回。

京城裏此時僅有張居正徐階等一干人等在嘉靖的旁邊出謀劃策,而嚴嵩,在沒有靖王與之分庭抗爭之後,在朝堂上他算是獨攬大權,一時之間,整個嘉靖王朝儼然完全進入了嚴嵩把持朝政的時代。

由於嚴嵩的獨攬朝綱,嘉靖其實也是無可奈何,畢竟在寧安離開之時,曾經與他説過暫且不要與嚴嵩正面衝突,那嚴嵩手握八十萬的軍隊兵符可不是虛張聲勢。

人所共知的是軍隊裏面只聽將領的,而將領只看兵符,也就是説,即便皇帝老子親自到了軍營,如果沒有兵符,一樣可以不買賬,這就是軍隊。

更何況,又有多少人見過皇帝的廬山真面目呢?

因而一旦惹惱了嚴嵩,萬一他不再隱忍,以勤王之名,將京城包圍起來,那不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到時候,他嚴嵩不就是城中皇帝了?

寧安不在,靖王不在,而正堯已經消失了七年之久,種種種種,嘉靖都不得不對嚴嵩忍氣聲,只待時機成才懲治嚴嵩。

這樣一來,為了順應嚴嵩的意思,開始大量的針對朝中忠臣,先是海瑞上書彈劾嚴嵩種種罪狀,又直言嘉靖沉長生之術,結果嘉靖不得已將海瑞貶官入獄,接着户部尚書,禮部侍郎等等官員也都紛紛遭到嚴嵩的排擠,甚至徐階張居正等人,也都因為嚴嵩的一再張狂而沒有敢再站出來。

彼時的他們都深知,如果現在貿然再去彈劾嚴嵩,勢必與海瑞等人一樣莫白入獄。與其這般以卵擊石。倒不如學嘉靖默不吭聲的好。

而這個時候的正堯等人正在從温州趕回京城的路上,至於嚴嵩,似乎還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和孫子都已經喪命於雁蕩山。

深秋時節,重陽已過,淒冷的空氣瀰漫開來,不令人到陣陣哆嗦。

嚴府大宅空前的悽清,現有一垂暮老頭獨坐在院裏仰望星空,時不時發出一聲嘆息。

夜裏淒涼,形影斑駁,黯月無光。

“已經有七了。東樓所辦之事應該也差不多該完成了吧,為何還不曾有消息回來?莫非出了什麼岔子?嚴壽,你説説是不是?”嚴嵩的斜躺在院中的虎皮大椅上,有氣無力的對着旁邊的又一個老頭説道。

彼時已是嘉靖四十二年秋,嚴嵩已經是83歲高齡的老者,換做他人,或許已經行將就木乃至入土為安了。自然而然的,他也較之以前少了幾分凌厲的霸氣。

不過那種老練的氣勢,那種城府極深的樣子卻是一點未曾改變。或許這就是現在嚴嵩還能夠站在朝堂上耀武揚威的原因。

光陰催老了容顏,消磨了時間,卻改變不了他那堅定的信念。

一旁的老頭為誒頓首,連忙道:“回老爺。奴才認為是老爺太過思念大人和小少爺的原因。相信很快大人和小少爺就會帶回好消息來的!”顯然,那老頭口中的大人指的就是嚴世藩,而小少爺,不言而喻的便是嚴皓了。

其實老頭的心裏也是戰戰兢兢。擔心不已的。他從來沒有見過嚴嵩會有如此落寞黯然的神,更沒有遇到過嚴世藩離開七之久也不向嚴嵩通報消息這種情形。

由此,莫名的。一種不祥的預便出現在了他的腦海裏,但是他卻不敢説出來,只能寬一下嚴嵩。

人都是喜歡聽好聽的吉利的話的,如果人人都説不好,或許對方也會認為不好,原有的期望與期待也都將不復存在,指不定會讓其發狂。

“呵呵。”嚴嵩只是淺淺一笑,旋即緩緩站直了身子,面向那嚴壽,嘆息一聲道:“或許你也覺得可能出了什麼事吧,所以才會故意如此安老夫的。其實老夫很明白,他們此行是危機並存的,一旦成功,我們的好子也不遠了;而如果失敗,那…”

“老爺請放心,大人和小少爺是何等聰明之人,那李正堯縱然有三頭六臂,相信也不會有什麼作為的。”

“好了,不説這個了!不管東樓他們是否成功,老夫也覺得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嗯,嚴壽,老夫有要事要你去辦,這件事你一定要辦的妥妥當當才行!”嚴嵩突然神凝重起來,説話的聲音也較之先前有了莫大的不同,嚴肅的表情和那深邃的雙瞳之下,隱隱可以猜測出他口中的要事是有多麼的重大。

“奴才定當不負老爺所託!”

“現在京城大小事務都在老夫的掌控之下,不管東樓他們是否得以成功,老夫也覺得此事勢在必行!去將御林軍統領方玉陽叫來,説老夫有要事找他。另外,你派人拿着老夫的令牌前往城外東、西、南三大軍營將風、馬、萬三位將軍叫到此處!”

“是!奴才遵命!”

“且慢!此事非同小可,必須秘密進行,且不可以透半點風聲,都在…”嚴嵩不忘再次囑咐道,而那一雙閃耀發亮的瞳孔充滿了戾氣,讓人不敢直視。

或許到了這一刻,嚴嵩已經是迫不及待了。

正堯與靖王寧安一道,坐在船上正加速的往京城而回。因為前些子又發生了幾次地震,導致有部分道路造成了中斷,走陸路從温州去京城的路也無法通行,無奈之下,只好走水路坐船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