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一章迎頭痛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能在這個距離上開火,肯定有雷達相助。

可以説,這個時候,除了山本五十六,包括慄田健在內的所有艦隊司令部官兵,沒有一個認為有機會擊敗中國艦隊。

換做以前,聯合艦隊早就撤了。

山本五十六沒有撤退,不是他不想撤退,而是沒有辦法撤退。

已經快凌晨三點了,再過三個多小時天就將放亮,而“霧島”號就算全速返航,也不可能在天亮之前進入大阪灣。

也就是説“霧島”號已經錯過了返航的最後機會。

對山本五十六來説,返航的唯一希望就是擊敗中國艦隊,或者把戰鬥拖到天亮之後,在航空兵的掩護下撤退。

問題是,有希望把戰鬥拖延三個多小時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中國海軍的三艘快速戰列艦的最高航速超過三十節,而且配備的是八門相當於十五英寸口徑的艦炮,還擁有不亞於新造戰列艦的裝甲防護水準,可以説在各個方面,都要比外強中乾的“霧島”號強大得多。

關鍵就在速度上。

“霧島”號的最大速度只有二十八點五節,而且得讓主機超負荷運轉,也就本不可能逃走,甚至沒有機會搶佔有利位置。

此外,還與雙方的炮擊戰術有關。

雖然山本五十六對雷達引導的炮戰並不悉,但是據幾個小時前的戰鬥,他已經認識到,在由雷達指揮的情況下,戰距離與航速對炮擊命中率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因此中國戰艦可以在較高的航速下進行炮戰。

這些,都讓山本五十六認識到“霧島”號本逃不掉。

説得簡單一些,如果“霧島”號選擇撤退,那麼三艘快速戰列艦肯定會全速追擊,而且會在追擊的過程中持續開火。因為航速提高之後“霧島”號的炮擊命中率會直線下降,所以幾乎沒有還手的能力。在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下,不管山本五十六的個人意願如何,以及戰艦官兵的表現如何,結局都不會有太大的差別。甚至可以説“霧島”號將在對敵艦不構成威脅的情況下被擊沉。

只有留下來與中國艦隊決戰,才有一線反敗為勝的希望。

雖然希望不是很大,但是總比沒有強。

正是如此,山本五十六選擇了決戰,或者説被迫選擇了決戰。

只是,山本五十六的希望很快就破滅了。

三點不到,之前就表現卓著的“山西”號再次立下奇功,在第八輪齊中,讓“霧島”號嚐到了苦頭。

更重要的是,命中點就在司令塔上方。

因為戰距離在十八公里左右,所以“山西”號使用的是重彈,而且炮彈落下時的着角肯定在七十度以上。

“霧島”號上,司令艦橋在航海艦橋下面,最頂部是一層厚達一百七十毫米的裝甲板。

這一炮,也產生了大戰中最大的謎團:山本五十六有沒有被擊斃?

雖然被俘的軍官兵,包括慄田健都在受審的時候提到,山本五十六已經在這場海戰中被擊斃了,而且就是死於第一次直接命中,但是更多的線索表明,山本五十六很有可能沒有被擊斃。

首先,司令艦橋與航海艦橋之間有一層厚度接近一百毫米的加強裝甲板,而這道裝甲正好擋住了砸下來的穿甲彈,使得穿甲彈在航海艦橋內爆炸,只炸死了航海艦橋內的十多名官兵,司令艦橋內的官兵只有三人陣亡,其餘都只受了輕傷。

其次“霧島”號被擊中的時候,慄田健應該就在山本五十六身邊,而他只受了輕傷。

最大的疑點,還是在那三具屍體上,即這三具屍體被爆炸產生的烈火燒得面目全非,本辨認不出身份,只能據一枚沒有被燒化的金質勳章斷定其中一具是山本五十六,卻沒有更加直接的證據了。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疑點。

要知道,如果山本五十六在司令艦橋內陣亡,而且遺體被燒焦,那麼司令艦橋內的其他人也在劫難逃。

結果就是,戰後出現了很多傳聞。

比如,當時山本五十六沒有陣亡,而是在“霧島”號喪失戰鬥力之後,搭上了一艘前來接應的潛艇逃往美國,並且在美國隱居,在整個大戰期間都在為美國服務,戰後則逃往拉丁美洲。

又比如,山本五十六在旗艦喪失戰鬥力之後,達成通艇登上了一艘重巡洋艦,並且逃回本本土。

還有一種更加玄乎其玄的説法,即山本五十六沒有死、也沒有逃掉,而是被中國海軍俘虜了,一直被關押在一座秘密戰俘營裏,為中國海軍提供了大量非常重要的情報,特別是與美國有關的情報。

總而言之,山本五十六是否死於這場海戰,成為了大戰期間眾多謎團之一。

當然,在中國的官方史料、以及所有官方資料中都明確提到,山本五十六是在這場海戰中陣亡的,而且找到了他的遺體,並且在海戰結束之後,按照海軍的傳統,與其他陣亡的本官兵進行了海葬。

山本五十六死沒死,魯志剛很清楚,馮承乾也很清楚。

就在海戰結束後不到十個小時,馮承乾就收到了魯志剛發回來的電報,而且是一封進行了三次加密,只能由海軍總司令閲讀的絕密電報。當時,甚至連通信軍官都無法直接翻譯這份電報。

當然,這是戰鬥結束之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