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八章“駝峯航線&r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你出去!我不要見你,從今天起,我撤你的職!”委員長又尖叫起來。他厭惡地揮揮手,將那位哭喪着臉的表哥趕出門去。

隨着通部長的消失,屋子裏彷彿消除了一個危險的熱點,眾人都鬆了一口氣,掏出手帕來揩汗。

委員長對失職的表哥處理比較含糊,俞飛鵬將軍的主要職務有兩個,即通部長和運輸總處主任,委員長究竟要撤消他哪個職務卻沒有講明白。事實上滇緬公路被切斷後,運輸總處便已名存實亡。有人互相換了一個眼,大家都明白委員長不過雷聲大雨點小,目的仍在於震懾他人罷了。

委員長朝何應欽微微頜首,説:“敬之,你把美國人那份東西給他們念一念。”被委員長稱之為“東西”的是一封來自大洋彼岸的外信件。白宮那位權力很大的總統助理哈里·霍普金斯先生致函委員長,除了重申美國政府支持中國抗戰的一貫態度外,還通知委員長,總統準備緊急調遣一百架運輸機前往中國運送物資,以彌補滇緬公路被切斷的損失。信件最後説,有關援助的具體事宜已經授權史迪威將軍來華處理。

白宮的態度十分明確,美國人不希望看到中國政府因失敗而喪失信心,因此決定增加飛機運輸的昂貴代價來鼓舞抗戰士氣。問題出在白宮將大權授予一個過分自信的美國將軍,這就使得委員長的心情變得鬱鬱不樂。因為史迪威恰恰是他最不喜歡的外國人之一。

“啓予,你把子文的電報念給他們聽聽。”蔣介石又指着靠在門邊的商震説。商震將軍在軍事委員會擔任辦公廳主任兼外事局長。

“宋外長二從華盛頓來電稱:緬甸失利影響甚大,白宮和五角大樓俱震驚。美國公眾對我抗戰的不信任情緒正在增長。考慮到美國國會不久將通過對華援助修正案和對華貸款計劃,我國政府應對此予以足夠重視。另據悉史迪威已擬就反攻緬甸計劃,具體情況不詳。”

“都説説,咹,有什麼看法?”蔣介石一一掃視眾人問。

“莫非史迪威還要組織一次遠征軍不成?”軍政部次長陳誠問。遠征軍組建之初,總司令一職一直由陳誠兼任,幸好後來因故未到任,才改派羅卓英。他至今暗自慶幸。

“仗總得要打嘛,不然人家美國人為啥那麼大方地給你運裝備來?”何應欽看了他的死對頭一眼,着濃重的貴州口音説:“再説中國有的是人,只要美國人肯出錢,出槍炮,多裝備幾個軍,到時候怎麼打,大打小打,真打假打,就由不得他史迪威了。”

“何部長信不信,史迪威會拿飛機大炮同委員長作一筆易?”人稱“小諸葛”的桂系將領白崇禧冷笑着言。

這句話正好觸動了蔣介石那的神經,但他表面上仍然不動聲

“白部長,你認為史迪威會提出對正面戰場的要求嗎?”蔣介石輕描淡寫地問。

白崇禧略一遲疑,立即恭敬地回答:“依我看,史迪威未必有那麼大的胃口。”陳成接口道:“怎麼不敢有那麼大的胃口?不信你把中央軍都給他試試,美國人巴不得把中國都接過去哩。你端人家的碗,就受人家管嘛。”最末一句話刺了蔣介石,他不滿地瞪了陳誠一眼,厲聲説:“辭修怎麼説這種話?咹!前些年抗戰,沒有美國人的槍炮,我們不是也打過來了嗎?我們現在不光是為中國打仗,也是為美國打仗嘛,他們就不該多出一些槍炮嗎?”何應欽又不失時機地踢了對方一腳。

“委座之言極是。依我看,我們有美國飯吃當然好,但是受不受制於人就是我們自己的事了。古時候還有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嘛。你如果不想受制於人,自然有辦法對付,哪能就被別人牽了鼻子走?比如這次在緬甸,羅卓英一敗塗地,就該好好追究他的責任才對。”羅卓英明擺着是陳誠的人,而杜聿明卻是何應欽的干將。陳誠好像被馬蜂蟄了,臉紅筋脹,要與何應欽論個明白,卻被蔣介石制止了。

“我説過,要誠團結嘛!國難當頭,你們還這樣吵來吵去,傳出去成何體統,豈不叫國人失望嗎?!”蔣介石再次聲俱厲地訓斥道。其實他對手下人的派系活動了如指掌,但是他並不打算消除派系。中國是個派系林立的國家,無宗派即無中國。越是高明的政治家,就越要製造各種派系,並且控制和利用這些派系矛盾為自己服務。

“我還要講,你們都要牢牢記住。第一,中國有句古話,叫‘以夷制夷’,這是我們老祖宗總結的禦侮之道。以美國之夷治本之夷,夷豈有不治之理?第二,我早就説過,‘攘外必先安內’,這才是最要緊的東西。你們不要忘了,將來同我們爭奪天下的不是美國人,也不是本人,是共產黨!”委員長端起茶杯很響地漱了一口,轉向商震説:“你再講講史迪威的個人情況。這個美國人,以後我們要集中力對付他。”

“據我所知,史迪威是個很難對付的人物。”外事局長從公文包裏取出材料,邊翻閲邊説“你們都知道,他有過三次來華任職的經歷,對中國比較悉。他同美國總參謀長馬歇爾私甚密,並且很受美國總統的信任。但是在史迪威的軍事生涯中,他最多隻有帶領一團人打仗的經歷,那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事。我指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位美國中將非常渴望有機會率領大兵團作戰,做個麥克阿瑟或者蒙哥馬利那樣的統帥。

“還有情報表明,史迪威與陳納德有較大矛盾,並且有化趨勢。陳納德是個自命不凡的退役軍人,作戰勇敢,獨斷專行,喜歡受人崇拜。他不喜歡別人干涉他的事物,尤其干涉他親手創建的航空自願隊。但是史迪威將軍是總統任命的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他毫無疑問要指揮陳納德,並且把陳納德的獨立王國接管過來。我還要補充一點,史迪威此次來華手握物資分配大權,他將會提出對將來反攻緬甸的軍隊擁有絕對指揮權,這一點幾乎是明擺着的。”蔣介石沉不語。高參林蔚建議同美國人攤牌,明確協議用多少師換多少裝備。何應欽狡黠一笑,説:“依本人之見,讓美國人自以為是總司令不是更好些嗎?比如這次緬甸作戰,杜聿明的第五軍就讓史迪威知道,別人的軍隊到底是養不家的嘛。”蔣介石眉梢一動,若有所悟。他抬起頭問:“杜聿明到印度了嗎?”何應欽搖搖頭。

蔣介石突然大發慨,讚歎不已:“杜光亭誓死效忠黨國,神可嘉。身為長官,與士兵生死與共,這樣的優秀軍人,在我們黨國已經不多見了。”白崇禧言:“請委座明示,羅卓英已經到了印度。委座要他回國還是留在那裏?”蔣介石略一思忖,斷然説:“叫他去聽史迪威指揮。反正裝備也丟光了,回來兩手空空。還有那個孫立人,我不放心。”一架古古香的鑲花木座鐘清脆地敲了十一下。侍從室主任錢大鈞報告美國客人已經到了山腳下。委員長讓大家都到門外去等候,只把商震留下來。

“啓予,今後主要由你同這些美國人打道。”委員長低聲囑咐道“你要記住,我們中國人是非常講究謀略的。中國有句名言:‘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打敗敵人固然可貴,但是兵不血刃就取勝更加不易,這才是軍事家的最高境界。但是這不是軍事,是政治。中國是個沒有民主的大國,內亂外戰不斷,中國的政治從來都是要靠槍桿子做後盾的。我的中央軍既不能送給美國人,更不能送給本人,它們是我將來解決中國問題的本錢。你明白嗎?”外事局長頻頻點頭,他完全為領袖的智慧和懷所折服。領袖之所以為領袖,就在於他們具有通常人所沒有的遠見卓識和雄才大略。

商震出去後“老草房”經過片刻寧靜,山道上有了汽車開近的沙沙聲。委員長從窗户裏看到,兩輛黑的“福特”轎車一前一後駛近,在石階下面停住。車門打開,美國大使高斯和史迪威鑽出車來。

幾乎與此同時,走廊裏響起一陣清脆的高跟鞋叩擊聲。宋美齡彷彿踩着鐘點節拍一樣分秒不差地出現在客廳門口。這對代表中國最高權力的夫相視一笑,男的伸出胳膊,女的親熱地挽住他,然後一同款款地出門去。

這一天,黃山別墅的宴會一直持續到下午。但是在此後進行的會談中,委員長遇到了一系列棘手的難題,中美談判幾近破裂。

2小時候,父母對我們子女管教甚嚴,有時嚴厲近乎苛刻。我們家有許多規矩,比如吃飯不許説話,不許挑挑揀揀,不許出響聲;見了長輩要請安,走路要腳尖落地,大人説話不許嘴,不許翻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等等。我不知道別人家裏是不是也有許多規矩,對我來説,自從有了這些規矩,我的好奇心就越發強烈了。

比如有意將飯碗出響聲,比如蹦蹦跳跳地走路,比如偷偷溜出大門而不得到大人的批准。但我最興趣的還是母親的櫃子。

母親屋裏有一隻香樟木大衣櫃,據説那是外婆的外婆留下來的。衣櫃裏有許多方格子,還有許多屜,跟同仁堂中藥鋪裏的藥櫃差不多。母親總把櫃子鎖得緊緊的,我猜想那裏面一定藏着好多秘密。

有一次櫃子忘了鎖,我在櫃子裏果然找到了許多玲瓏剔透的小玩藝兒,還有些叫不上名字的東西,我知道那都很值錢。後來,我在一隻屜裏翻出許多舊照片,有我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其中有一張,上面站着一對男女,都很年輕,女的笑得很開心,男的穿軍裝,很威武的樣子。中間有個小女孩,我認出那是我母親。

我因此狠狠捱了一頓打。

隔了許多年,當我已經考上大學而我的苦難的一家也結束放重新團聚時,母親才解開照片之謎。母親説,那個軍人名字叫蔣緯國,女的名字叫石靜宜,照片攝於四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