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上帝的聲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美國將軍的氣焰很高,史迪威雖然沒有指揮聯合軍的名義,卻以中英聯合軍指揮自居,指手劃腳,不可一世…最後他和羅卓英兩人丟下大軍,隻身逃往印度,造成中國遠征軍的慘敗。
“史迪威逃到印度,還幻想湊合一部分兵力打通滇緬公路,一九四二年七月曾草擬了一個‘反攻緬甸計劃’,作為他在緬甸指揮無方遭到慘敗的遮羞布…這也説明史迪威只憑主觀願望,不顧當時中美英具體條件,在失敗後還寫了一紙廢文。”(摘自杜聿明回憶錄《中國遠征軍入緬對作戰述略》)緬甸盟軍的堤壩不可挽回地崩潰了。
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傍晚,也就是軍攻陷畹町的當天,一架被盟軍飛行員戲稱為“信天翁”的dc—3型運輸機在緬甸中部一片甘蔗園裏顛顛簸簸地着陸了。
飛機上跳下來兩個神氣十足的美國飛行員。他們嘴裏銜着雪茄煙,肩上佩帶着上校軍銜,高個叫羅伯特·斯科特,稍矮的叫凱萊布·海恩斯。他們奉美國總統之命,專程從印度飛往緬甸瑞冒接應史迪威險。
但是當他們被領進一座用作臨時司令部的莊園時,兩位上校吃驚地發現將軍手下只有幾十名士兵,而將軍本人正在全神貫注地寫記。將軍頭戴上次世界大戰時的舊式戰鬥帽,沒有佩戴軍銜和領章。只有那頭花白的短髮和威嚴的氣派使人對這個瘦老頭的身份不敢輕視。斯科特用一種大大咧咧的口氣提醒這位窮途末路的總司令:“嗨,先生,總統派我們搭救您來啦!”史迪威抬起頭,愣了幾秒鐘。經過這段嘔心瀝血的子,他變得面容憔悴,身體虛弱,眼睛佈滿血絲。但是他的目光仍然十分嚴厲。當他明白飛行員的使命時,便斷然謝絕了總統的關心。
“不,先生,還是讓我自己來對付這裏的麻煩好了。”他朝飛行員揮揮手,然後又埋下頭來繼續寫作。
飛行員愣住了,他們不得不打斷將軍的思路,再三向他解釋,在離這莊園不到二十英里的地方已經發現了本人的坦克。
“我説過,他們會來的,這沒有什麼了不起。”將軍厲聲説道。他站起來,向兩位飛行員下了逐客令:“你們馬上回去,把文件帶走。請轉告總統,我的事還沒有做完。我會走到印度去,在那裏重新收拾殘局。那時我會寫一份詳細的報告給他。”將軍的固執使飛行員十分尷尬,他們不知道眼下還有什麼事情比安全撤退更重要。對於冒着危險專程飛來執行總統命令的飛行員來説,面前這位情古怪的將軍簡直不可思議,他在敵人坦克就要開到的時候居然拒絕援助。他們甚至疑心史迪威是不是受了什麼刺或者神不大正常。
斯科特上校用一種驚慌不安的語調結結巴巴地説:“將軍,請原諒,倘若因為我剛才對您有所冒犯,那麼我…向您道歉。請您跟我們走吧。”史迪威突然大為光火。他擰着眉頭訓斥他們:“你以為我會計較你們的態度嗎?你這個傻瓜!我是指揮官,我有我的職責和任務。你們難道沒看見,我的那些中國軍隊正在前面逃跑嗎?本人要攆上並且消滅他們,我得把他們帶到安全的地方去。帶到印度,訓練他們,把他們變成第一的軍隊。可是現在他們都怕本人,你們懂嗎?”由於動,將軍的嘴角微微顫抖。
“請允許我問一句,將軍,”海恩斯上校言道“您能追得上中國人嗎?據我所知,他們已經到了一百英里外的科林。”
“在我確信我無法趕上他們之前,我決不會放棄他們。”史迪威斷然説。
“那麼您打算走到印度去?”
“我想在本人打斷我的腿雙之前,我還是有這個信心的。”將軍回答。
飛行員只好悻悻地退出來。他們雖然堅持認為史迪威在幹一件得不償失的傻事,但是將軍的意志和品格卻使他們到欽佩。
“凱迪,把飛機搖起來。”斯科特説。搖飛機是飛行員的行話,相當於輪船鳴笛或者軍隊鳴禮炮,表示致敬和祝福的意思。
信天翁飛起來。飛機帶走了多餘的文件,也帶走地面人們的最後一線希望。將軍走出屋門,目送這隻鋼鐵大鳥掠過屋頂,掠過莊園,搖着翅膀在空中翱翔一週,然後着殘破的夕陽朝西北天邊飛去。馬達聲漸漸消失,大地重歸寧靜,天空一片空曠。黑暗的水從森林和房屋四周漸漸滲出來,慢慢擠壓着人們的心臟。史迪威到一絲淡淡的孤獨和惆悵。他深恐傷情緒會影響自己的信心和意志力,就深深進一口濕的夜空氣,然後回到屋子裏繼續寫記。
夜幕降臨,莊園裏到處燃氣篝火。值軍官傳達將軍命令:準備轉移,半夜登車出發。現在史迪威指揮的隊伍一共還剩四十個人,,包括十八名美國軍官,六名美國士兵,一箇中國警衞班,一名傳教士和一名美國新聞記者。
這天晚上,史迪威給華盛頓馬歇爾總參謀長發去一份急電,報告自己的去向和方位。電報首次提到在印度建立基地訓練中國軍和反攻緬甸的設想。這個設想後來經過進一步補充完善,正式定名為“x—y計劃”(即“人猿泰山”計劃),呈報白宮。美國總統批准於當年執行。於是後來才有了著名的蘭姆伽訓練基地,有了十萬學生大從軍和氣壯山河的緬甸大反攻。
這份計劃就是後來被人斥為“一紙廢文”的東西。
2緬北温佐。
兩天後,史迪威又見到因鐵路中斷而終於沒能逃遠的中國總司令羅卓英。這位衣冠不整的將軍正在大發雷霆,責令部下幾輛汽車,並忠告史迪威和他們一道去密支那乘飛機回國。孰料兩小時後史迪威再去車站找他,這位總司令已經不知去向。
在從温佐到英多的公路上,沿途都能看到中國軍隊亂糟糟潰敗的景象:丟棄的汽車,武器,笨重的大炮翻倒在路旁,還有很多損壞的坦克和裝甲車。一羣羣絕望的傷兵坐在路邊強行攔車,互相火併。在那些掉隊的卡車上,連車頭引擎蓋上都爬滿了中國士兵,好像一隻搖搖墜的馬蜂窩。中國人全都用驚慌和仇恨的目光盯着坐在汽車裏的美國大官。
史迪威扭過頭去,他為此內疚。
儘管史迪威一行拼命追趕,但是始終沒能趕上杜聿明和他的大部隊。電台同他們聯繫不上,壞消息卻不斷傳來:遮放失陷,八莫失守,軍第五十六師團主力已經渡過伊洛瓦底江上游,密支那危在旦夕。再往前將無路可走。密支那以北是一片荒無人煙的沼澤地,沼澤被夾峙在聳入雲霄的野人山和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中間,北端則橫亙着另一堵不可逾越的高牆——“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
五月六,史迪威趕到英多,然而杜聿明的大隊人馬已經離去整整一天。
英多是緬北山區公路上的一個小鎮。它距離密支那還有三天路程,與印度英帕爾隔着兩架大山,中間有條趕馬人小道可通。現在,擺在史迪威和他那一小隊人馬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向北,繼續追趕杜聿明;或者向西,趕在雨季到來之前和本人封鎖邊境之前翻過大山,撤退到印度去。
緬北是條可怕的死衚衕,本人一旦搶佔密支那,中國人不僅無法回國,到那時候想撤退到印度也為時已晚。
杜聿明為什麼看不到這個危險呢?
史迪威仰望天空中翻滾的濃雲,百思不得其解。
美國將軍在英多小鎮上盤桓了四十分鐘,最終決定放棄繼續追趕中國人的徒勞舉動。關於美國將軍丟下大軍隻身逃到印度的非議便從這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