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十一等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尼科巴羣島以西250海里的洋麪上,共和海軍龐大的特混艦隊反而向北開始航行。在滿載排量超過了45000噸的旗艦“祁連山號”的甲板上,《共和軍畫報》的記者梁達成正在給一羣無事可做的炮手們拍照,這時艦隊宣傳科幹事朱軼航從司令塔外面的舷梯走了下來。

“老梁,取全景時不要把裝了天線的主力艦照進去,你送檢的那兩隻膠捲裏大部分照片都不能通過審查。”朱幹事衝梁達成喊道。

“這些我知道,什麼時候上面解密了我再發表,不過那些被沒收的底片和照片你得幫我存好了,到時請你吃飯。”梁達成收起相機,走到了舷梯旁“魏司令有空嗎?我給得給他拍幾張特寫。”

“恐怕不行,魏長官正在作戰室裏開會。”朱幹事俯身看着甲板説道。

“我得轉上去瞧瞧,萬一他們站到司令塔外的艦橋,説不準還能抓拍幾個鏡頭。”梁達成説着也爬上了舷梯。

“那我得跟着你,萬一你打擾了長官,他們可要罵我!”朱幹事把梁達成讓到了身前,這些老資格的隨軍記者和共和軍的頭頭腦腦們都很悉,也是着惹不起的人物。位於艦橋後部25米高的桅杆頂部,一座數米見方,如同扁平的鐵籠子似的雷達天線正在不停地旋轉着,就是朱軼航口中需要嚴格保密的設施。

由於體積過大,雷達現在只在戰列艦、航空艦和排水量在12000噸的“庫倫級”防空巡洋艦以上的大型軍艦上裝備,而且還處於嚴格的保密之中。

位於艦隊前列的“李靖號”大型巡洋艦雷達室內,六名雷達兵正在值班,另外還有三名學員也擠在雷達室內學習雷達的cāo作技術。

這個年代的雷達技術還很不成,真空二極管耗電量大而且極易發熱,難以持續工作,真空電磁發管在工作數小時後就會熱得發紅,需要關機讓它們冷卻下來。一般共和艦隊在執行任務時,艦隊中的雷達每隔三小時就會打開或關閉,替執行對空或是對海的搜索。

已經快到中午12時,士官長滕國晟正在向三名新來的士官傳授對空搜索雷達的cāo作技巧。雷達兵是一個技術很強的兵種,一般人本無法判讀ppi顯示器上顯示出來的目標,只有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實踐,才能很快地據回波內容判定目標的大小、數量、高度、速度等數據。

雷達室內發機和接收機發出嗡嗡的聲響,海面上空無一物,在靠近海岸或島嶼時還有些飛鳥能讓這些興手們興奮一陣,而到了深海之中,甚至連鳥兒也很難見得到。

“換班了,大家準備關機!”滕國晟招呼着大家,按照規定“李靖號”雷達室將在12點關機,由“迪化號”防空巡洋艦來接替它執行任務。

“長官,你看這是什麼?”宋沂生上士正要關閉電源,突然發現ppi示波器上出現了一個白的光點,不過目標的移動速度很慢,又不象是飛機。

滕國晟也很吃驚:目標確實十分反常,這麼大的白點肯定是不小的空中目標,高度大約在600米左右,基本上能排除是飛鳥的可能,不過它的速度又不象是飛機,倒是和訓練時見過的熱氣球有幾分相似。

但熱氣球如何能飛到深海,而且它的速度又要到了每小時15海里左右,也要比熱氣球快得多。

滕國晟懷疑是不是雷達出了問題,這倒是很常見的事。於是他開始檢查設備,但全部檢查一遍也沒發現有什麼故障,於是他確定,目標肯定是一種航空器。

滕國晟立即接通了值班室的電話:“報告長官,方位162,距離約110公里,發現不明飛行器!”

“到底是什麼東西?”電話那一端,值班參謀問道。

“不能確定目標為何種飛行器,應當為氣球之類的目標。”滕國晟説道。

值班參謀想了一下,萬一真有情況自己可承擔不了。海軍中誤報敵情是常有的事,特別是作戰期間,觀察手都會有點神經過,有時會一天出現四、五次誤報,結果發現都是虛驚一場。出現這樣的情況,長官們雖然也跟着擔驚受怕,大家都白忙活一頓,但誰也不會為此責備觀測手。否則萬一哪天真出現情況,觀察員在心理壓力下不敢報告,那可真能要了親命。

當值的作戰參謀迅速將情況報告給艦長,同時用無線電向旗艦通報了剛發現的敵情。

戰鬥警報拉響,整個艦隊立即投入到戒備狀態。

“祁連山號”上的雷達被打開,十多分鐘後,作戰參謀從雷達室裏走了出來“應該是敵人的飛艇,英國人在錫蘭島上部署了五、六架飛艇,用於執行海域的警戒任務。”

“命令‘江西號’派出四架戰鬥機,幹掉它!”魏子浩想了一下這才下達命令,如此以來,托維肯定會知道了自己的行蹤,不過也沒有辦法,英國人的監視哨在海面上,不幹掉對手早晚也會被發現。

只能希望托維依然還會有維持大英帝國顏面的決心。

很快,4架海軍艦載機型fj-108e獵隼戰鬥機在“江西號”航空艦的甲板上依次起飛,隨後分成兩個編隊飛快地就向西南方向的目標撲了過去。

托維上將在帶着z艦隊主力撤往馬爾代夫的途中,收到了負責錫蘭防衞的雷頓將軍的電報,在錫蘭東南約300海里的洋麪上,發現了數架共和軍的飛機。一架正在海面上執勤的英軍飛艇向基地發回了報告,之後這架飛艇就被擊毀,再也沒有任何消息。

雷頓將軍開始對島上的運輸船隊進行疏散,在警報發佈後,前往科倫坡的航運立即停止,約有60艘船隻被緊急疏散到印度南部一些小型的港口的錨地。

可是兩天之後,到了3月18,卻沒有錫蘭遭到攻擊的任何消息。

現在正躲在馬爾代夫阿杜港內的托維卻猶豫不決,自從甲午戰爭失敗後,中國海軍一直就沒有恢復過,共和海軍在1919年建造其才開始了再次重建。憑藉着快速發展和益強大的工業力量,僅用了十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從護衞艦到戰列艦的發展過程,並很快建成了一支總噸位超過法國位於世界第四位的強大艦隊。

約翰·托維至少還有信心與這麼一支“工業艦隊”進行一場德蘭式的海上戰鬥,就如傑利科爵士在面對德國人的公海艦隊時所做的一樣。但時代已經改變,在使用飛機和航空母艦上,英國海軍雖然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衰落的經濟還是拖累了皇家海軍的發展。與新興的工業國家相比,皇家海軍無論是航母的能還是艦載飛機的能,都要落後於美國、中國和本三國,而在空軍的建設上甚至還不如剛剛從掙《凡爾賽條約》枷鎖數年的德國空軍。

如今老邁的不落帝國已經很難再維持她全球霸主的地位,一大片一大片的殖民地在中國人的衝擊下,迅速地土崩瓦解。

“究竟是誰挑起了這該死的戰爭?!”剛剛晉升為海軍上將的約翰·托維希望國內趕快與共和中國進行談判,也許只有這樣,才能保住印度這個女王陛下皇冠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