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1-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寧萱的信廷生:你好。
我自覺很冒昧給你寫信。
我原是不能接受給陌生人寫信這樣冒昧行為的人。
我曾經有過數次被文字打動的經歷,也曾有過與這文字後的心靈結識的衝動。但出於漠然悲觀的天,最終寧肯默默地與文字。迄今為止從未寫過一封給陌生人的信,但王小波的死給了我極大的打擊,因為他就是我曾經想要寫信的人。而如今,信還在心裏醖釀,收信的人已渺然不知所向。我體味到了前所未有的痛心與悔恨。
世事喧囂,人生寂寞。我一直以為,支撐我生活的動力,便是羅素所稱的三種單純然而又極其強烈的情: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渴求,以及對於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而在這樣的動力下生活,註定是孤獨,無盡的、近於絕望的孤獨。
我想,在這片已經不再蔚藍、不再純潔的天空下,如果還有一雙眼睛與我一同哭泣,那麼生活就值得我為之受苦吧。
於是,因為王小波,因為孤獨,因為生命的脆弱與無助,我終於提起了筆,給你,嚴重而真誠。
作個不恰當的對比,許廣平第一次冒昧給魯迅先生寫信的時候,提了一個大而無當的問題:人生遇到歧途怎麼辦?我自覺我這封信雖沒有提問,卻也大而無當,不知所云。可魯迅先生認真地回答了許廣平的信,他看透黑暗,卻從未絕望。你呢?還有一顆易而真誠的心嗎?
最後,我要告訴你,我是個女孩,美麗,也還年輕。
寧萱一九九九年六月四深夜二、寧萱的記一九九九年六月五昨天晚上,翻來覆去睡不着覺,起牀來鬼使神差地給一個陌生人寫了一封信——除了他寫的一本書之外,我對他一無所知。
很久沒有寫信了。雖然每天都坐在電腦前,但在鍵盤上敲出的都是與心靈無關的文字——是比八股還要八股的項目可行報告、是格子裏填滿數據的報表、是給其他部門的例行公事的通知書…復一,這些文件已經滿了我的大腦。
忽然,我覺得很累、很累。我來到這家龐大的外資公司已經一年多了——好多人都很羨慕我,一個二十剛剛出頭的小女孩,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當上了部門經理。
我似乎很"成功",在前幾天的聚會上,畢業之後難得一聚的大學同學都異口同聲地這麼説。當年在我下鋪的女孩,還只是銀行的一個普通營業員。最有"出息"的男同學,也僅僅是政府部門的一個小科長。相比之下,我就格外地引人注目。
但是,這些不是我夢寐以求的。我內心有一種聲音在對我説:"你並不屬於這裏。"這個聲音每天都在心靈深處響起,由遠而近、由低而高,像火紅的熔岩在幽暗的地殼中翻湧着。
那麼,我的靈魂究竟屬於什麼地方呢?我的心究竟要"安置"在哪裏才能夠獲得寧靜和愉悦呢?
公司佔據整個的一座大廈,我的部門在十層,整層樓就是一間開放式的辦公室。每個職員有一個透明的隔間。幾十個職員,像一羣家養的鴿子,都被安置在一模一樣的"籠子"裏。
巨大的中央空調,每時每刻都在發散着無窮的能量,冬暖夏涼。我不喜歡空調,我寧願房間裏的温度與外面的温度一模一樣。無論冷也好,熱也好,保持大自然本身的温度最好。可是,我們的皮膚已經適應了空調製造的虛假温度,反而無法適應大自然本身真實的温度。我們的肌膚在虛假的温度之中麻木了,我們的心也一樣。我們自己親手把自己裝進一個虛假的盒子裏。
我每天對着電腦,用電子郵件和電話跟同事們聯繫。儘管大家同處一室,卻談不上有什麼心靈的溝通。這就是"現代化"的公司中的慣例。在公司安裝着藍玻璃的辦公室裏,每個人各司其職:或者整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處理事務,一動不動;或者匆匆地走來走去,沒有片刻時間左顧右盼。
每個人都表情嚴肅,卻面目模糊。
我的位置靠近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風景。然而,偌大的公司裏,沒有一個人能夠與我一起分享看風景時的心情。英國作家福斯特有一本出的小説《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很久以前看過,書中具體的情節我已經記不清了,卻記得那個小小的、簡單的、卻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我沒有一個房間,但我有一個角落。
我經常往遠方眺望,遠方依稀可見煙雨濛的瘦西湖,瘦西湖邊上白塔的塔尖也還有模糊的輪廓。可惜,湖邊的高樓越來越多,視線也越來越侷促了。我不明白人們為什麼要把樓房越蓋越高,為什麼樓房與樓房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人們把鴿子關進鳥籠,最後自己也住進了鳥籠。
我喜歡童年時候外婆家的小院子,那個小院子曾經就在瘦西湖的邊上。屋檐下的青苔上有我鞋子的痕跡,木樑上的燕子窩中有時落下一兩片羽。可是,在幾年前的房地產開發熱中,這個可愛的小院子被暴地拆除了,連同我童年温軟的記憶。
我喜歡穿黑的衣服,太喜歡了,我的大部分衣服都是黑的。以至於同事對我説,你這麼年輕,為什麼總是穿着冰冷的、壓抑的黑?好多次,面對這樣的詢問,我笑而不答。心中卻隱隱作痛。
黑是內斂的、是悲哀的、是冷靜的、是堅強的。記得一篇小説中寫道:"很多有傷口的女人,只穿黑的衣服。因為這樣不容易讓別人看到疼痛。"這也是我的原因啊,我不願意讓旁人窺視到我的內心世界。黑是一道藩籬。
"骨縱相思當寸斷,禪心難付劍與蕭",我讓自己與外部世界保持着一分距離。像一隻定格在琥珀中的小昆蟲,凝固,但是安全。
讀那本名叫《火》的書,也有好長一段子了。書中那些剛強的句子打動過我,更打動我的卻是那些柔弱的句子。手邊沒有書。我當時讀的那本已經很破舊的書,並不屬於我。讀過之後,我也不想去書店買一本新的。因為,讀過之後,這本書在"神"的意義上就已屬於我了。書裏的好些句子我幾乎能夠背誦下來,我也能夠受到作者寫作它們時的心情。它們讓我如此牽腸掛肚。
從昨天一直到今天,外面都下着雨,天灰濛濛的,像《紅樓夢》裏面那些讓作者和讀者一起哭泣的、所謂"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章節。
此時此刻,我想起《火》中那些憂憤的句子。在北國的風沙中,他有衝冠的怒發嗎?
我相信,他有。他更有一顆憂憤與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