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z大這次鉚足了勁,恨不得把所有的學生招到學校。誠然,民辦學校的利益直接來自於學生,學生和學生帶來的學費,是民辦學校的生存命脈。"下一年咋過",主要看這幾天的招生工作如何。
實際上,每年的八月,北京火車站、南站、西客站,甚至連北站,都會彙集了大量民辦大學的"使者",他們有的在顯眼處設立諮詢點,並派專人答疑解惑,還免費奉送印刷美的學校介紹;有的則舉着接站牌,穿着寫有各自學校名稱的文化衫,揮舞着學校的招生簡章、海報、橫幅,站在出站口用熱情洋溢的目光向內張望,等候着這些落榜生,等候着這些他們眼中的"搶手貨"。就像一些心術不正的水產商人,期待着多來一些腐爛了的海貨,好增加他們錢包的厚度。可惜這些落榜生做夢也不會想到,落榜也就罷了,還要被人當臭魚買。
我想起一年前,初到北京站的我,或許那時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淪為其中的一員,還有文院長,同樣難逃此劫難。
真是造孽呀!
記得有朋友惑地問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花這麼多錢,去讀什麼民辦高校,還要參加難以通過的自考,公立大學畢業生都一堆一堆的,不好找工作,更何況所謂民辦。花了幾萬塊,費幾年大好青,圖的什麼?
我回答他,不圖什麼,他們除了去民辦還能去哪裏?您老人家,還有所有對民辦學生指指點點的諸位,請你們告訴我,在中國當前所謂的"素質教育"體系下,那些無法適應,或者説壓不是學習這塊料的學生們,復讀無望,讀大學無門,他們應該、能、可以去哪裏?
請你給他們指條明路好嗎?
如果沒有,我請你少在一邊囉嗦或者廢話。
那些考上"正規"大學的學生,不管是怎麼考上的吧,您的心情當然可以愉悦,沒考上又不想復讀的,或者復讀了還是那德行的,出路之一就是找一家民辦大學來試試。
試試,卻是一輩子的賭注。魯迅先生説,路是人走出來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是走這條路的人有多少在堅持,具體這條路如何,是否充滿了荊棘險阻,是否有妖魔鬼怪,通與不通,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他們。他們是無頭蒼蠅,稍微覺有條出路,便不顧一切地衝出去,哪裏顧得所謂的前程,還有工作?他們是無暇或者説還沒有意識顧及的,至少顧及不到找工作的問題。
71。全校師生總動員:招生內幕z大全民的招生活動,早在今年的六月中旬,就已經初具規模了。
還記得文院長説過,1995年、1996年是民辦大學招生最好的子,1998年達到頂峯。因為那時候,高中畢業生最多,各高校又沒擴招,民辦大學本不用什麼宣傳,在屋裏坐着等學生上門就行了。
可是現在時代不同了:"普通高校擴招、高中畢業生及其家長對民辦高校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民辦高校自身違規作,改革力度不夠,軟硬件匱乏等都是造成生源失的主要原因。"z大已經意識到這一點。
在前期宣傳方面,學校不惜花費高額的廣告費,在央視、地方台及其衞星頻道的黃金時間段頻繁打出招生宣傳廣告:z大的地理位置多麼優越,學習環境多麼幽靜,通多麼便利,師資力量多麼強大,住宿環境多麼舒適,伙食多麼美味可口…這些,對於z大而言,大部分是可以實現的,甚至是九牛一,關鍵是在學生完學費會不會一直堅持下下去的問題。
除此這外,為了能夠完成今年的招生計劃,本着"以招到學生為中心,以動員在職老師、z大所有學生為基本點"的原則,不知道是哪位領導,分別針對老師和學生,佈置了周密而萬無一失的招生計劃(或者稱為方案?)——第一,給老師下達招生任務:班主任及z大各學院教職工每人必須招滿10個學生,招滿10人後,每超一個獎勵600元,每少一個扣當月工資的10%,以此類推。這是我去找趙雲嫣時她向我大吐口水時吐給我的,因為她很不幸,被劃為教職工一類。至於院長級別的,每人必須招滿50個學生(看來賺錢真是不容易啊)!
強!要不説z大都是人才呢,從上至下,讓人無話可説。
老師招生的方式也有很多種,他們主要採取"城市包圍農村"的方式,或許在z大領導人的眼裏,城裏人是比較有錢的吧(不像我,窮人家的小孩,沒有見過大世面,看到z大漂亮的招生簡章,天真地以為所有內容都是真實的),因為z大畢竟是高消費的學校,他們還要考慮到長期的效益,所以把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城市:外派老師到各大省市佈下天羅地網,設招生點,發放宣傳資料。老師到不了的縣區、鄉、村等由老生進行補充,誰沒有幾個同鄉同學、師弟師妹?招生時的"殺手鐧"就是"現身説法"。由招生學校在讀學生進行宣傳,可信度大增,再加上可以拿出在校園中的留影等加以證實。再説z大也不虧待你,每招到一個學生獎勵1000元人民幣,你不是説學校消費高麼?現在給你勤工儉學的機會了,看,學校想得周到吧?如果想退學,學校是不會退還大多數費用的,但只要你招一個學生來,所有該退的也都給退。咱賞罰分明吧?
第二,學生代理招生:學生和學校招生辦簽訂招生協議,每招到一名學生兑現現金1000元,招到10人以上者每人兑現現金1500元,招到20人以上者每人兑現2000元。未招到學生不予獎勵,亦無懲罰。咱夠公平吧?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很多人的眼裏,發家致富的機會終於來臨,那些終花天酒地、四處欠債的人們,也開始蠢蠢動,z大招生辦的門口很快擠滿了學生…
第三,召集全國各地"招生中介代理",向他們發放z大工作證,"指導"
"招生代理"們如何在招生過程中以學校工作人員的身份進行招生。我知道,是有那麼一些人專門靠為各民辦高校代理招生賺錢,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吧?
72。一切為了招到學生招生辦的主任在招生工作開展前給所有參與招生的師生上了整整兩天的培訓課。他鼓勵大家必要時可以撒謊,並且不斷暗示只要有人報名,不管分數高低,來者不拒。
實際上,家長和學生關心的(或者説主要是家長關心的)主要有四點:第一:國家是否承認學歷。一般而言,據我觀察,沒有一家民辦大學會説國家不承認學歷。畢竟,大家關注的只是一個是與否的問題,沒有人深究,這給了他們鑽孔的機會:國家承認學歷!(那麼,國家承認哪裏的學歷呢?沒有説。國家承認什麼樣的學歷呢?沒有説。)實際上,大多數民辦大學頒發給學生的畢業證(學歷文憑的除外)基本上都屬於結業證,不具備學歷資格,也就是説國家是不承認學歷的。所謂的國家承認學歷指的是學生參加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試考相關專業所有科目,成績全部合格後由主考院校和自學試考辦公室頒發的學歷證書,這才是國家所承認的。(費tmd話,這還用你説嗎?這個國家當然承認學歷,你當自考一門門考下來都是抄襲的呀?可是很多人就是不知道啊,比如當初傻傻的我,我相信還有更多的人本不知道怎麼回事。)另外一種,是國家批准部分民辦高校可以頒發國家承認專科學歷文憑(社會承認與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很多學校在宣傳的時候本不分專本,對外一律宣稱,專和本,國家均承認學歷。
第二:師資力量如何。很多學校也沒有固定的教師隊伍,師資一般來源於普通高校,教學質量比較差。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些學校,在招生宣傳時卻搖身一變,成了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管理現代化、環境優美的"著名"民辦高校。這個在前面已經談到,在此就不細説了。
第三:住宿條件。z大相比較其他學校,有一個很強的優勢,那就是有自己的校區。因為即便在北京,也有許多民辦高校處於"遊擊"狀態。他們本沒有固定的校舍和學生公寓。教學點分散多處,校舍的租用及大小往往據當年的招生情況臨時決定。每年老生、新生報到時無法及時安排教學及住宿,為防止出現意外或生源"失",趕緊聯繫部隊組織軍訓,調兵遣將一番。
第四:是否分配工作。奇怪,現在名牌大學都不敢承諾包分配工作,偏偏上民辦大學你還如此注重這些。沒有辦法,大家就是這麼現實,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往往忘乎所以,天下哪裏那麼多的美事都落在你頭上?可是民辦大學就是敢説包分配工作,不容得你置疑。説啊説啊,慢慢地人們就習慣了,也就相信了(反正等到您畢業後已經是三四年後的事情了,該的學費已經完了,到時候胡亂給你找個小單位實習下,留不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為了爭搶生源而許下的謊言啊,就這樣逐漸形成了。
此外,開展招生時除了常規的廣告"促銷"和"守株待兔"外,每年高考前夕,各民辦高校都會跑到一些中學找高三畢業班的班主任,以給予一定"辛苦費"作為誘餌,讓他們提供一些平時學習成績不太理想,沒有考入普通高校希望的學生名單,當然這其中包括學生的家庭住址,通過這些名單,一份份散發錄取通知單。這些,都是鬱悶的趙雲嫣告訴我的。
所以,那些所謂的"差等生"啊,你們可是他們的搖錢樹,所以,這也成了自考生自卑的一個緣由。
實際上,招生的這些子裏,也是考驗校領導能力的時候,由校領導出面,疏通各地市的教委,由其代為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