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七章金屋藏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楊小平在祁貴的掌聲中解釋説:“男的問,女的答,直截了當。有緣無分成不了婚姻。這是涼州花兒會上牧羊的男子和拾菜的女子對的歌。”

“小平,你就唱一段有緣有分能成婚姻的吧,希望總是美好的嘛。”楊小平模仿男聲唱道:十八個梅鹿們山尖裏過,尕槍手跟的者後頭;阿哥是蜂者尕妹是花,花叢裏,尕蜂跟花者轉了。

楊小平又用女聲唱道:上山的鹿羔們下山者來,下山者吃一回水來;心上的阿哥你跟前來,尕妹手裏抓住者唱來。

楊小平唱得面如桃花,那羞澀的樣子讓祁貴着實子心動。他想,在這個世界上像小平這麼純潔、這麼單純的女孩子恐怕再找不出第二個來。

方麗麗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她可以一夜之間連續在幾個男人之間周旋,這樣的女孩子能有真心嗎。他知道他和方麗麗之間沒有情可言,純粹是一種相互之間的利用。可楊小平就不同了,她對自己是忠心耿耿,義無返顧,他與小平往的這十年,他沒有一點兒負擔,她永遠是那樣小鳥依人,永遠是那樣默默無聞,她從來沒有向他提出過類似買一件衣服這樣哪怕是小小的要求。

他知道,他是在骨子裏愛上這個楊小平了。

沉思間,沙平村已經到了。

湯縣縣委書記王瓊率縣、鄉一班幹部在村口接。

在祁貴和王瓊書記等縣、鄉、村幹部握手時,少先隊組成的方隊唱起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的歌曲,村上的男女老幼都來了,他們看着這位從這塊土地上長大,又從這塊土地上走出去的聲名顯赫的大官,他(她)們學着電視上的樣子,拍着手接祁貴等人的到來。

車隊把村口處校院的一半場地都佔滿了,有小車、麪包車和裝滿建築材料的大貨車。大小車上都掛着巨幅標語,上面是“沙平希望小學捐款車隊”、“支持農村教育造福千秋萬代”等口號。

會議開始了。

祁貴昂揚的講話,博得了全體村民們的一陣陣掌聲。

“父老鄉親們!”他向會場掃視了一圈後説:“我到過北方一些經濟較發達地區,南方就不説了。還有我們新城的一些鄉鎮,在這些鄉鎮你只要問一聲,哪怕是老人和小孩。問什麼呢?問:這裏的房子哪裏的最好?回答只有一句話,那就是學校!

“不錯!是學校。我們沙平村的學校是啥樣子呢?上次縣委王書記陪我轉了一圈,我當場就愣住了。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城裏的娃娃都用上了電腦,而我們的娃娃們呢,坐的還是泥台台、用的還是泥桌子。架火用的是牛糞、燒的是馬齒蓋…”祁貴的雙眼濕潤了,淚花在他的雙眼裏轉着圈圈。

“我們的孩子在大冬天早晨零下三十幾度的氣温下上學,還要用凍腫的小手去拾牛糞、撿柴禾,到教室在地上用嘴吹爐子,那牛糞是濕的,不幹,怎麼能吹着火呢?

”大家都被祁貴的講話染了。

“父老鄉親們!這一切都是一個‘貧’字造成的。我們的生活是不富裕,可是窮啥也不能窮教育。教育是百年大計啊!我們要把沙平的娃娃們送出去上大學,然後回來發展我們的經濟,我們村小學的楊小季校長就是很出的一位大學生。

“他大學畢業後主動來家鄉搞教育,這很難得呀!

今天,我們市委市政府和部分機關、廠礦為你們送來了現金43萬元,物資近60萬元。我們要把沙平希望小學辦成全市一的學校!”雷鳴般的掌聲!

“同志們!鄉親們!我們尊敬的市委常務書記、市政法委書記、市紀委書記祁貴同志就是從這塊土地上走出去的。他是恢復高考第一年我們全縣考出去的第一位大學生!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我們尊敬的祁書記的到來!”又是雷鳴般的掌聲!

“同志們!鄉親們!祁書記是我們沙平人的驕傲,更是湯縣人民的驕傲…”女書記充滿情的講話在沙平村的上空迴盪着…

三按祁副書記下鄉吃飯的慣例,他和女縣委書記王瓊被安排到了堂哥、村支書祁福的家裏吃轉百刀拌麪。

祁支書説:“你過去在我們鄉上、縣上工作,下鄉總是自己帶着乾糧,後來到了市上偶爾也下鄉,不是吃行面拉條子就是吃山藥米拌湯,今天又要吃轉百刀,你這個市委書記是越當越跟我們農村人近了。”

“看你説的,”祁貴説:“我本身就是農村人吆,就是到了省城九龍、首都北京,我也愛吃咱們家鄉的飯。”

“祁書記雖然調到市裏了,可是祁書記的好作風留下來了,至今沒有丟,下鄉帶乾糧這個優良傳統,我們一直在保持着。”女縣委書記王瓊説的是發自肺腑的實在話。

祁福證明説:“沒錯,縣裏、鎮上的幹部來我們村上,從不殺雞宰羊,老百姓都念叨你呢,説你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兒吶。”是的,在湯縣,就是因為他祁貴的原因,老百姓的負擔是全市最低的,幹羣關係在全市乃至全省來講那是最好的,不過,這也曾帶來過不少負作用。你比如有幾起商家投資建廠和國家投資的事兒,就是因為沒有很好地招待人家而擱淺了。

祁貴知道這些事後,專程從市裏來湯縣和湯縣的領導們座談了半天時間,做出了相應的招商引資接待規定,後來的實踐證明,這些規定是行之有效的。新城的其他縣,與湯縣在招待費上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祁福説:“成縣有個順口溜,‘嘀嘀一聲喇叭響,來了一羣共產黨,羊掉頭、驢掉球,牛的卵泡子都不留’。説的就是上面的幹部下鄉大吃大喝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