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52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期:2010-08-2800:29:21三、吳漢屠城的社會心理學分析歷史永遠記住這一天:公元36年,十一月十八,吳漢率勝利之師進入成都城。進城後,一切都很順利,也很平靜。然而三天後,吳漢卻做出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命令——屠城。

這場大屠殺,先從上層開始,公孫述兒老小,以及其家族通通被斬;舉城投降的延岑也沒放過,其家族亦被斬殺。接着,吳漢彷彿着了魔,縱兵在城中燒殺**,婦女兒童,也不放過。公孫述宮殿在一片火海中,化為廢墟。

屠城的消息,很快傳到洛陽城。劉秀暴跳如雷,罵吳漢不是人。然後又罵劉尚,説虧你還是皇族,在政府機構當過官,竟然還有這等殘忍之心。

耿弇平四十六郡,屠三百城,從不見劉秀皺過一隻眼。然而這次,他是真的火大了。他可能都想象不出,貌似質樸厚道,少言堅毅的吳漢,就像一座沉默的火山,爆發起來竟如此驚心動魄。

拿什麼來解釋吳漢火山式的屠殺格呢?除了一個詞,沒有更好的解釋了。這個詞前面説過,就是——復仇。

復仇,似乎是動界天生具有的攻擊力,更是人骨子裏,一種難以抑制的衝動。更可怕的是,這種複雜的情緒衝動,越超了民族,別,國界,是全人類所共有的能量。

在古希臘神話傳説裏,復仇的故事,就像魔鬼一樣,充斥在諸神的世界裏。復仇女神,無處不在,不管世界是黑暗的,還是光明的。從這些神話故事裏,我們看到了復仇的類型:理以及非理的。

無論是西方,或者是東方,理的復仇,似乎充滿了一種漫主義情懷。這種故事的套路,永遠都是好人戰勝了壞人,正義打敗了惡,世界又恢復了和平與平靜。

非理的復仇,充滿了暴力與血腥。他們不為正義而戰,只為大小利益或者憤砍殺。猶如武林江湖,黑吃黑,白打白,黑打混戰,天昏地暗,是非不分。這是悲劇,永恆的悲劇,卻不值得絲刻的憐憫。然而有一種非理復仇,卻在西方文學史上,留下永恆的悲情。

舉個例子,比如著名的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故事過程大約如下:忒拜國王,生了一個兒子,此人正是俄狄浦斯。神告訴國王,你最終會死在兒子手裏。國王一聽,毫不猶豫地將俄狄浦斯的腳刺穿,派牧人把他丟到野外,準備喂狼。可是,牧人在野外突然母爆發,將小俄狄浦斯抱走,送給別外一個國王撫養。

一眨眼,很多年就過去了,小俄狄浦斯長成了大俄狄浦斯。這時,神卻告訴他,你最終要殺死你的父親,並娶你的母親為。俄狄浦斯聽到這個可怕的詛咒時,決定反抗,遠離撫養自己的國王及王后。

就在他的路上,與一羣人發生了衝突,把對方頭目幹掉了。他以為,他遠離父母,決不傷害父母,可並不知道,他刺死的那個人,才是他真正的父親,即忒拜國王。悲劇還在繼續,有一個獅麪人身的怪獸,總是侵犯忒拜王國,只要回答不出他問題的人,都要被他吃掉,如果回答出了,從此消失。於是王國人的就説,如果誰搞定這隻怪獸,就把國王遺孀送給他當老婆。

俄狄浦斯決定去拯救城邦。結果是,他回答出了怪獸的問題,成功的解救了忒拜城邦,順利地當上了忒拜國王。可是他並不知道,他的王后,竟然是他的生母。更讓人發瘋的還有,他竟然和生母生下了兩女兩兒。

從此,災難降臨忒拜王國,俄狄浦斯王也束手無策。最後,神才告訴他,源在於他身上,他因為弒父娶母,上天才降罪於他。震驚萬分的俄狄浦斯,倍絕望,瞎了自己的雙眼,贖罪。

這個經典故事,往往被心理學家引用,用以證明人的某種衝動與暗示。這就是,人骨子裏,隱約存在着戀母情結。

然而在這裏,我看不到戀母情結。我看到的是個體與命運的鬥爭。從俄狄浦斯到他老爹,都在跟命運做徒勞的鬥爭,卻還是被非理的命運報復了。

再進一步探究,就會發現:報復,或者復仇,在人類發展史上,當國家還沒有出現之前,或者國家形式,還沒有達到文明理階段,殺人償命,血債血還,似乎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道的。甚至此種暴力行為,不被吐口水,反而代代相傳,成為經典。

《搜神記》裏有這麼一則故事:楚國有一對夫婦,夫為干將,叫莫。他們都是造劍專業户,楚王命他們造一對利劍。三年後,利劍鑄成。夫干將卻告訴説,我們替楚王造劍,一旦他得到手,為絕世人非份之想,他肯定把我幹掉。反正都是死,不如我們只給他雌劍,雄劍藏到南山。你懷孕在身,將來若生兒子,記得叫他替我報仇。

果然,楚王得劍後,就把干將殺了。不久,莫果然生了一個遺腹子。兒子長大後,決定要報殺父之仇。結果他去南山取下雄劍後,楚王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帥氣高大的男人要殺他。於是下令搜捕,莫兒子自知心虛,躲山裏去了。

就在山裏,他遇見一俠客。俠客瞭解情況後,説願意替他報仇,但必須借兩樣東西。一樣就是雄劍,一樣就是他的頭顱。莫兒子同意獻上頭顱和劍,劍客就提着就兩樣東西去見楚王。

楚王見到要殺他的人頭後,狂喜。俠客建議他起火煮頭,煮了三天三夜,頭都沒爛。俠客又誘楚王到窩前視看,楚王一探身,俠客手起刀落,把楚王的頭砍下了。接着,俠客也將自己頭砍下,三頭並煮窩中。

瞧瞧,多仗義多悲情多漫的復仇故事啊。

以上故事,無論是人與命運鬥,還是人與人鬥,都是個體復仇。這種個體復仇方式,源遠長,影響久遠。但是,隨着時間推移,個體復仇又演變成集團復仇,這才是最具有恐懼質毀滅行為。

戰國時代的長平之戰,秦將白起打敗戰國,俘獲四十萬趙國人。當是時,白起擔心趙國俘虜造反,乾脆一不做兩不休,一夜之間就將四十萬趙國兵坑殺,只放了二百來號人回國報信。

白起這筆惡帳,記在了秦國頭上。多年以後,秦朝崩潰,故楚國貴族將軍項燕孫子項羽,兵指咸陽,打敗秦兵,俘獲二十萬秦國兵。跟當年的白起一樣,項羽擔心俘虜羣體過大,一旦失控後果很嚴重,又是一不做兩不休,僅一夜就坑殺秦二十萬俘虜。

項羽的一生,是復仇的一生。他身上所有的能量,都是復仇魔鬼賜於他的。隨着阿房宮那一把大火,終於息了他沉積多年的滅國之恨。但是,項圈卻沒想到,暴力不是萬能手段,他崇拜暴力,也死於暴力。

由此再來看項羽對手漢高祖劉邦。劉邦早年征伐時,也屠過城。但是,劉邦喝酒是上了癮的,殺人卻沒上癮。相反,他收放自如。咸陽城下,約法三章,此舉就註定王天下者,必是劉邦者。劉秀的血裏,敞着高祖劉邦的血。他可以允許耿弇屠城,卻不可以吳漢火燒宮殿,姦殺平民。

這是為什麼呢?認真研究,就會發現,這裏面的學問很多。

我認為,在歷史集團對抗鬥爭中,報復的屠殺,就結果看,肯定是個政治學問題。但是,從動機來看,卻是個經濟學問題。政治學關注正義與惡的較量,強權與弱勢的平衡,經濟學則注重成本投入與收益利潤的比較。

我們就舉公孫述造反一事,分析吳漢這種奇怪的社會心理學吧。公孫述和劉秀對抗過程中,雙方都是投入老本的。公孫述傾全國之力,劉秀也基本上把全國優秀將領和兵力,都投到戰場中去。

戰爭的遊戲規則,古來有一個不成文的條例,即是降者不殺,殺降不祥。我們排除個別像白起項羽這種不守遊戲規則的,大多數人都還是遵守規則的人。比如,劉秀王邑率數十萬軍,攻打昆陽城時,王鳳頂不住説要投降,他死都不同意。

為什麼呢?因為王邑知道,如果王鳳降了,按遊戲規則,他就不能屠城了。

我們算算,劉秀和公孫述上兵後,劉秀勸公孫述投降多少次了?多的不敢説,兩三次還是有的。甚至公孫述只剩孤城成都時,劉秀還好言好語説,只要你肯投降,刺殺來歙和岑彭的事就算了。可是,公孫述就是不肯,骨頭比石頭還硬。

公孫述生前不肯降,延岑也不能代表公孫述。所以,吳漢就只有按遊戲規則來辦事,屠城憤。我們可以替吳漢想想,如果不屠,便宜了公孫述,那來歙和岑彭之死這筆帳怎麼算?還有自己兩次打到成都城,險些喪命,這筆風險怎麼償還?

戰爭的本質是什麼?實際上它就是另外一種經濟形態,就是儘量節約更多經濟成本,儘量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換句話説,吳漢屠城不僅僅是憤的問題,更是平衡了收益利潤與成本投入比例,要不然就沒辦法解釋戰爭的合理

現在,我們可以做一個總結了:吳漢屠城,得到了經濟利潤,卻輸掉了政治道義。政治學的意義,就是寧願吃眼前虧,也不要輸長遠前途。只可惜,吳漢悟不夠,定力不足,所以沒有參透。也就怪不得,目光長遠的劉秀要拍桌子罵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