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期:2009-01-2300:29:41十一、竇嬰之死當時,劉徹下放鄭當時,心裏的打算可能就是,讓大臣多替竇嬰説幾句公道話。怎麼説,辯論會之前,他跟竇嬰喝過酒,過心,心裏還得稍向着他的。他以為,開辯論會,廣開言路,以眾臣之議來了斷田蚡和竇嬰恩怨,就算王太后追究此事,他可以拿大臣擋話。
好了,好好設計的辨認會,竟然全被鄭當時之的牆頭草搞砸了。更讓他鬱悶的是,王太后還藉此絕食威脅。看來,他想幫竇嬰的,現在被反過來要替田蚡搞掉竇嬰了。
劉徹只好將御史大夫韓安國召來,讓他去核對竇嬰在辨論會上揭田蚡老底,到真是不是真的。韓安國心領神會,他一聽,就知道下面的事怎麼做了。
傻瓜都想得出來,皇帝為什麼不叫韓安國去查田蚡?既然皇帝開口説查竇嬰,只能説明一點,他幫不了竇嬰了。皇帝都妥協了,御史大夫還講什麼原則。於是,韓安國找了一幫人,下了一翻苦功夫,找出竇嬰掀田蚡的不實之處。
接着,他又組織人馬彈劾竇嬰。此事做得很順當,劉徹批了八個字:欺君之罪,允許逮捕。竇嬰立即被雙規,被關進了特別監獄。
竇嬰之所以落到今天,正像他夫人曾經所勸,營救灌夫應該量力而行,不要救人不得,反而將自己搭了進去。果然是,搭了進去。哎,真不長腦的衰人。不會游泳,或者是技術不過關,就不要下水救人嘛,何必自找苦吃呢。
此時,竇嬰被關進監獄後,沒人一個官員替他説話。汲黯在東宮替他振臂呼喊的一聲,彷彿被無底的黑沒。此情此景,只有兩個字最能體現竇嬰內心的情緒:悲衰。
他悲眾官,亦悲自己。他悲的是,眾官集體失語,全變成冷漠的看客。他悲自己,權勢衰落,形同被逐狗。
要想走出這黑暗的監獄,必須使出絕招來了。
儘管都是坐監獄,但竇嬰和灌夫享受的待遇不一樣。灌夫沒有探監權,高官不行,家人更不行。當然,田蚡正在熱火朝天的整殺灌氏家族,灌夫族人跑路還來不及,還有心情探監。
竇嬰不一樣,他自己下獄,監獄還是允許家人探監的。
探就探吧。田蚡或許是這樣認為的,反正這老頭子活不長了,人在監獄中,諒他有翅膀也不敢飛出來。
如果田蚡真這樣想的話,那就錯了。竇嬰的想法是,只要給我翅膀,我就想飛出去。現在,竇嬰自以為,他找到了一雙翅膀。這張翅膀,就藏在他的家裏。
有一天,竇嬰利用探監機會,叫侄子替他辦一件事。這不是一件難事,只是叫他將家裏一件禮物送給皇帝劉徹,讓他親眼過目核實。然後竇氏家族大可放心在家等待他出獄的好消息。
竇嬰家裏這些禮物,就是遺詔。那是先帝劉啓留給他的,只有八個字:事有不便,以便論上。
這八個字,翻譯過來就是説,如果你碰上大事,將這遺詔給他的接班人,可以被赦免。
這就是竇嬰之前有恃無恐的源。他以為,有遺詔在手,可以放手一搏。就算救不了灌夫,自己留下小命,應該是綽綽有餘的。
但是,讓竇嬰沒想到的是,遺詔竟然出了一個大問題。
這個大問題竟然是,劉徹卻説,這遺詔是假的。
遺詔是一個重要文件,為防止別人做假,一般情況下,皇帝總要搞兩份。一份正本,一個副本。正本給人,副本存檔,以備核實。問題就出現在核實關節上。劉徹派人去檔案室取遺詔副本,發現宮中無存檔。這下問題就大了。沒有存檔,不能證明竇嬰家裏封存的遺詔是真的。
不是真的,那就是假的。造假,那可是又犯了一次欺君之罪。
這次,竇嬰想不死,真難了。搞了半天,牛了n多天,竟然發現家裏只有一隻翅膀。一隻翅膀,飛不出監獄就罷了,竟然還因此重重摔落。
劉啓到底有沒有給竇嬰留過遺詔,這玩藝當底是真的還是假?歷史上眾説紛壇,猜想奇多,卻總沒有一個服人的結果。
在我看來,竇嬰造假的可能有少。縱觀竇嬰一生,他不是一個貪生怕死之徒,更不是一個欺詐之人。反而,正直和任俠,構成了他生命中的立世之本,更構成了他生命悲劇的全部。
竇嬰之所以能出頭,是因為有竇太后罩着。然而,竇嬰不是那種吃人家嘴軟的軟蛋。從他一出道,就跟竇太后對着幹。搞得竇太后都犯暈,真不知道竇嬰他爸貴姓。所以,竇嬰儘管身陷牢獄,讓他狗急跳牆造假騙人,那不符合他的格。
那麼,為什麼劉徹偏偏找不到遺詔副本呢?難道是,劉徹將他燒了不行?在我看來,這種可能也極小。遺詔副本失蹤只有一個可能,這是田蚡和王太后聯手的傑作。
當然,如果真是田蚡和王太后燒了副本,那是一件要命的事。如果事情被查出,田蚡欺騙劉徹,那叫欺君。可是王太后欺騙劉徹,那叫什麼?王太后和劉徹都可能這樣認為,那不叫欺君,而叫欺負。
既然如此,王太后為何不敢燒了副本?
別忘了,王太后是怎麼發家的?他是通過鬥倒太子劉榮才會有今天的。他是怎麼搞掉劉榮的?搞的就是心狠手辣。為了光明前途,她都能掉劉榮。為了心中仇恨,她憑為什麼就不能整死竇嬰?
仇恨使人瘋狂。遺詔副本找不見,最大的嫌疑犯,就是王太后。
竇嬰這輩子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他想光明正當的走一回陽光道,沒想到他和田蚡玩陽的,人家卻陪他玩陰的。完了,王太后要將他往死裏整,神仙都救不了他了。
果然不久,竇嬰就被定罪為棄市論斬。消息傳來,竇嬰痛不生。他又想到了一招,絕食。
到此,絕食是保住名節,製造用利輿論的最佳方法。台灣阿扁就是這麼幹的,他一入獄就以絕食抗議司法不公。絕食有效,阿扁重出江湖。沒想到才幾天,又被投入獄。第二次入獄,他再也沒臉絕了。
我懷疑台灣刑偵科對阿扁那招先縱後擒之術,是從田蚡那裏學來的。那時,田蚡聞聽竇嬰獄中絕食,心急如焚。想想,如果竇老頭子真死獄中了,田蚡肯定被滿朝非議。真那樣的話,那他就太不划算了。
那怎麼辦?田蚡當即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不久,有好消息傳回監獄,聽説皇帝不殺竇嬰了。只是聽説,但也是一線希望。於是,竇嬰聞聽後,滿心歡喜歡。他竟然主動爬起來,吃飯喝水了。
嗯,能吃飯就好。田蚡笑了。想死在獄中,沒門。田蚡秘密行動了。
公元前131年,冬季,十二月三十。竇嬰蹲的監獄大門突然打開,將竇嬰押往長安市上行斬。
這是一個始料不及的消息。竇嬰腦袋短路,他還沒搞清箇中陰謀,鮮血已經濺了長安大街。
田蚡奮鬥了這麼久,總算死了竇嬰。然而,田蚡的子也到頭了。
真奇怪,自從竇嬰死後,田蚡像被惡鬼纏身,夜夜惡夢,從此神智不清。他一開口,總是含糊不清地説出認罪的話。
他認的什麼罪?搞死竇嬰之罪。
劉徹只好請巫師替田蚡驅鬼。巫師告訴劉徹,他看見灌夫和竇嬰陰魂不散,天天監守田蚡,想笞殺丞相。
三月,天來了。田蚡病情繼續惡化,竇嬰和灌夫這兩隻大惡鬼,怎麼趕也趕不走。田蚡滿嘴糊話,他已認不清世界了。
三月十七,他在一聲尖厲的叫喊着,離開人間。
多行不義必自斃。果然真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