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大赤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驚惶失措中,他們覺到自己猛然地跌坐在什麼東西上,軟軟的,並不很痛,他們着陸了。挾帶着他們飛直下的那些水,轉瞬之間就沒了蹤影,不知道消失到哪兒去了。眼前是陽光明媚,甚至有些刺眼,此時他們正坐在一片沙灘上。
周圍的環境似曾相識,此地是一處兩由相峙的峽谷。看了一會兒,他們這才醒悟過來,這就是他們來時的那條曾經經歷了沙漠之洪的峽谷,映月煙的身的存放之處的祖廟所在的山,正遙遙地立在左邊的光凸的山崖上。他們毫髮無損地從山裏面出來了!
大家歡呼了一陣,驚奇地注意到自己的身上沒有一點被水浸泡的樣子,正如那水離奇地消失不見一樣。其它的不管了,反正是映真子運用法力送了他們一程,讓他們省去了許多麻煩。大家都暗自佩服盛有木的察力,能夠在危難之際不為所動,才會出現這意想不到的效果。
盛有木和映月煙在向着神木門的祖廟遙拜了之後,一行人就轉身往回走,很容易地找到了他們來時存放在一個隱敝之處的越野車,然後一路風塵地朝縣城而去。一路上映月煙對什麼都新奇,即使是她已從盛有木那裏瞭解了現代的社會,可是面對具體的事物,還是會勾起她的好奇心。在縣城裏,他們只是作了短暫的停留,補充了給養,然後開車直奔距此三百公里的伊東縣,映真子所提到的大赤山所在的地方。
路不是很好,可是車少,盛有木他們的越野車能夠一路瘋跑,幾個小時後,就到了他們想要的目的地-大赤山。
大赤山,因為它的岩石顯現出禇紅而得名,古時的兵家要地,中原與西域的連接要衝。想當年,映真子率領大周的十餘萬軍隊在此屯軍,後來與突厥大軍於大赤山之北進行了一場血戰。戰況這慘烈,穿越之時見過那種場面的盛有木是見識了的。雙方是殺得月無光,鬼哭神嚎,屍橫遍野,血成河。連乾涸的大漠都被染紅了。
在盛有木的記憶中,那大赤山上也有森林存在,山之南也是綠洲。只是現在這裏所有的一切都被沙漠沒了,再也見不到一絲綠意,荒涼得很。呼喚着山,聲音總被風打斷,十方無應對,孤意入頑空。這是秋樂隊<山海間>的荒涼意境,來這裏才有了真切的受。
沒有了植被的掩蓋,大赤山真的如其名了。渾身的禇紅岩石全都出來,在夕陽的映照下,給人呈現出非常壯大的一片絢麗的紅。雖然很壯觀,也可以算得上美,但是卻掩蓋不了它荒涼的基調。人在頎賞這種美景之時,除了嘆大自然的博大和人的渺小之外,一點也不起人的興奮。這就是面對大海和沙漠同樣的浩大時,會有截然不同的心情的原因。
眼前靜立的大赤山,被大風侵蝕得光潔而怪異。如波般起伏的岩石摺皺紋,被歲月的風刀雕刻得非常的清晰,象許多凝固的巨,永遠地定格在了那裏。整個山形真的就如一尊巨形的卧佛,躺在大漠之中。巨形的卧佛的頸部,正好是一處山口,也是進出大漠的必經之路。大赤山之南的這裏,也可以考證出武則天的大周軍隊在與與突厥戰以前,的確在此屯軍。再結合映真子在淨身閣裏面的刻字:聖朝屯軍處,黃沙過風口。巨佛側而卧,大威歸禪沒。
“屯軍處”、“風口”、“巨佛”都能夠與此地對應“大威”應該指的是至上的的女皇“歸禪沒”是隱喻她死後歸禪的安身之處。可以大致確定女皇武則天的陵墓就在這大赤山之南的風口下,卧佛之側。
雖然盛有木説得有理有據,可是他們還是不大相信,曾經的至尊至貴的武則天,她的陵墓會隱沒在這蠻荒的沙漠之地。也許以前這裏不是這樣的,可是左看右看,這裏也不象是生機昂然的龍脈之地。其實映真子也説明了他選此地的原由:人皆尋龍,我自念歸土。也就是在當時那種特定的時期,他是把墓葬的安全放在首位的。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他的正確,出於各種原因,無數人想要尋找武則天的陵墓都是無果而終,也印證了映真子的先見之明。相比於逝者的入土為安,其它的一切排場和講究,都顯得微不足道了。更重要的是,映真子還要實現與女皇死後同冢的諾言,所以在選址上,他不得不標新立異,慎之又慎。
聽了盛有木的解釋,大家的意見也統一了,也都認定了他的觀點:武則天的陵墓就隱藏在這風口下的某處。可是這漫漫黃沙,要在下面尋找一處千年之前的一處墓**,那真的比大海撈針還難。
盛有木見大家為難的樣子,笑道:“其實這些麻煩事,映真子他老人家早就想到了。萬物有靈,因樂啓之。這就是他給我們的方法。也就是我們用恰當的音樂,就能夠讓這裏所設的陣法應,從而啓動機關,讓陵墓自動的顯現出來。”靳蘭心問道:“那用石箏還是琵琶,可是我們這裏沒有人擅長這些啊?”通仔也説道:“就是嘛,古人的東西,哪個懂啊,總不至於讓我們唱免費歌曲給他聽吧!”大家都知道這是他的調侃,可是盛有木卻一本正經地説:“就是用免費的,而且是搖滾!”這話差點讓大家都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