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是他觉得待到时机成或许可以一试,如此不免就要想到萧狄了。
就在此时,外头有小太监匆匆进来通报,小太监小心跪伏在地,尖着嗓子唱道:“陛下,太子殿下求见。”皇帝眉头一蹙,看了一眼萧胤,见他神未变,养气功夫倒是不错,便抬了抬手,“叫他进来吧。”
“是。”小太监应了,便又匆匆出去回禀。
“父皇,既然太子来了,那儿臣便先行告退了。”萧胤行了一礼,恭谨道。
“无妨,在这样听听也好。”皇帝却没有让他离开的意思。
萧胤便又站直了身体,静静的垂手立于一旁,眼睛淡淡的看着前方的琉璃地砖,神平淡。
皇帝又将许从文的奏折看了一遍,有些叹息,他老啦,江山终归是要给年轻人的,这样的壮举若是能够成行,也不失为一大利民仁政。
不消一刻,太子便匆匆进了御书房,手中还捏着一份奏折。
一进来却看到了侍立一旁的萧胤,不眉头一皱,一股无名火便蹭蹭蹭的冒了上来,他冷冷的瞪了一眼萧胤,才朝皇帝行礼,“儿臣见过父皇,问父皇安。”
“嗯。”皇帝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声。
太子眉头一跳,只觉得父皇如此冷淡,定是因为萧胤又在父皇面前使了什么恶毒手段。
这时萧胤才朝太子行礼,“臣弟见过太子殿下。”
“哼。”太子轻轻哼了一声,并不愿理睬萧胤,而是看向皇帝,将手中奏折呈上:“父皇,儿臣有事要奏!”
“哦?所奏何事啊?”皇帝朝一旁的赵公公使了个眼,赵公公便迈着小碎步去接太子手中的奏折。
皇帝接了略略看了一遍,眉头轻轻皱了起来,“此事当真?”太子立刻上前一步,说道:“千真万确!此书乃是江南路布政使曹阔亲笔所写,绝无虚言!”皇帝又看了一遍,然后拿起手中另一本奏疏,两厢对照,觉得此事似乎格外有趣,竟然呵呵笑了起来,“这倒有趣了,一个菩萨心肠,一个恶贯盈。”太子听得一头雾水,怎么回事?父皇怎么不生气,竟然还有心情笑?这事儿人神共愤才是啊?哪里可笑?还有恶贯盈是真,菩萨心肠又是怎么回事儿?太子突然觉得不太对劲,偷偷瞄了一眼旁边的萧胤,见他面沉静,不动神,只觉得这个二弟实在是太能装了!他不如矣!
第38章御书房里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太子的里衣已经紧张的了一片,但依然垂头等着皇帝再次发话。
萧胤却突然上前一步,询问道:“父皇,不知因何事发笑?”皇帝便将太子递来的那份奏折丢到了萧胤跟前,萧胤扬手接了,便开始看了起来。皇帝又看了一眼太子,示意赵公公将许从文的奏疏拿给太子看。
片刻后,萧胤与太子都已经看完了手中的奏疏,神各异。
这里头的事情,萧胤如何不知,李承尚且每一信,将淮州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与他说的清清楚楚,更何况陆迁也会暗中将淮州的事再报与他知晓,因此他的神并没有出现什么波澜,只是平静的向皇帝说道:“父皇,此事恐有蹊跷。”太子闻言,立刻抢声道:“父皇!此事必有蹊跷!”皇帝便道:“哦?那太子先来说说,是何处蹊跷啊?”太子噎了一下,他最近因为萧胤的事情焦头烂额,哪有心思关心地方上的事情,更不晓得淮州这么个芝麻大点的属州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是接到曹阔的奏折后,觉得事有可为,曹阔言之凿凿,岂能有假?事涉李承和黑甲尉,踏步乘机火上加油踩上两脚,都觉得对不起这天赐良机。
只是现在看到许从文的奏折,他突然有些怀疑了起来,毕竟从理智上来说,许从文口中的李承和他印象里的李承才是同一个人,曹阔笔下的李承俨然已是个穷凶极恶的恶霸了。
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时不将事情咬死了,倒霉的就是他和曹阔了。
“父皇,曹阔为江南路布政使,监管江南一地,乃是朝廷最为倚重的封疆大吏,岂会信口雌黄,这里头一桩桩一件件皆可去淮州一一查明,若是属实,那李承的罪行便可坐实,况且谁人不知那许从文乃是户部尚书李郸的门生,他自然是要为李承遮掩的,他李承才去淮州几?就做了那样多的事情?以致淮州百姓归心?简直可笑!”太子言之凿凿,丝毫不愿退让。
皇帝又示意萧胤说说看。
萧胤沉思片刻,突然笑了一下,“实在不巧,我那参将陆迁受我之命去江南路探查北凉暗探一事,因与李大人同路,便顺道保护李大人,父皇也知道,不久前李大人才遭遇了刺杀,儿臣实在有些担忧。陆迁的为人儿臣是知道的,他在战场上有万夫莫当之勇,可他心忠直,是万万做不出这样的事情的,还有李大人,我与李大人相识时虽然不长,但是他的为人,想必父皇要比儿臣更了解一些,儿臣实在想不明白,他为何要如此。儿臣不是说曹大人有心污蔑,只是其中恐怕有什么误会。”太子闻言瞪向萧胤,冷声道:“事实如何,一查便知!”
“查,自然是要查的,不知父皇意下如何?”萧胤看向皇帝。
皇帝看看两个儿子,知道这件事已经不是淮州一地的事儿了,而且他私心里是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