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吃里扒外的东西,竟然也在想方设法的倒贴萧胤,他脑子果然是坏的。若是萧胤真的站稳了,他倒了,萧狄能有什么好下场?
就在太子气的要吐血的档口,一封来自江南路的信函到了他的书案上。
是江南布政使曹阔的弹劾奏疏,曹阔是他的门下,江南路的一方封疆大吏,掌管齐国最富硕之地,常年为太子一脉输送源源不断的财源,以供太子驱使,乃是他最重要的一只臂膀,此时来信恐怕事情不会太小。
他忙是匆匆将信封拆了。
一段官方文字后,就提到了淮州。淮州不就是李承被发配的地方么?
他不仔细看了下去,然后便看到了李承仗着自己背景深厚,身侧又有黑甲尉护航保驾,在淮州任妄为,恐吓大小官员为他马首是瞻,经历司刘经历因为不他的恶行,多说了几句便从此消匿无踪,至今没有下落,恐怕已经遭了毒手,通判赵介因为递了条子向他说明淮州内情,条子半路就被截获,当晚就受到了黑甲尉的恐吓,再也不敢轻举妄动生怕惹来杀身之祸,如此心狠手辣一意孤行,实在让人齿寒,不仅如此,他还为一己私利,强征乡绅富户的钱粮为己私用,惹得民怨沸腾,整个淮州已然成了人间地狱,民不聊生……
太子看到这里,愣了一下,李承有这样大的胆子?这样狠的手段?他从前居然没有看出来?他回想了一下从前李承的模样,虽然风跳,但是为人清风和月,与世无争。难道是因为在他跟前隐藏了本,实则是这样坏透了的胚子?
太子觉得自己真是识人不淑,越看这份奏呈越是怒不可遏,心里却突然升起一股扭曲的兴奋与畅快。
他将施冉子请出来,与他一同参详此事应当如何作利用,方能最大限度的打击李郸和萧胤。
而与此同时。
御书房内,萧胤正在向皇帝陈述关于追击侦破京都以及北方各州县之内北凉暗探的事情。
“战将军已经退回了境内,转为防御,战事对我齐国不利,若是不能尽早拔除境内的北凉暗探,儿臣恐怕会对前线战事更为不利,请父皇允儿臣加大搜索范围,将他们一网打尽,解了战将军的后顾之忧。”萧胤长身而立,站在御案前向皇帝禀明情况,面容俊美而沉静,这段时间他已经在京都朝堂初锋芒,而皇帝并没有表现出丝毫不的情绪,这让他更笃定了皇帝的心意。
皇帝垂着眼皮,面容依然苍老而虚弱,他听着萧胤的话,却好似并不如何在意前线的局势,只是点点头,轻轻咳了几声,才徐徐道:“这件事就给你办吧,黑甲尉是你带的亲兵,用起来也顺手些。”
“是,父皇。”萧胤松了口气,无论如何黑甲尉都要在他的手里才行。
皇帝依然垂着眼,打开了一份地方上呈献的奏折,看了一眼,是淮州知州上呈的,淮州能有什么事儿?他眯眼去看,看着看着不笑了起来。
这李承还真是能折腾,让他去地方上做个同知,也能玩出这么多花样。角舍吗?心意确实是好的,可若是举国施行,这靡费朝廷如何担得起啊,如今战事连绵,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前线一直需要钱粮供给,国库依然入不敷出……他不抬眸看了萧胤一眼,朝他招了招手,“老二,你过来,看看这个。”萧胤微怔,举步上前,恭敬的将奏折拿过来快速的看了一眼,便看到了许从文将李承夸的天花坠,简直像个菩萨下凡普度众生一般,后面还请旨,希望举国州县都能建立角舍,帮扶那些无以为生的困苦百姓。
“你觉着如何呀?”皇帝淡淡的笑道,似乎心情不错。他是十分喜李承这孩子的,聪慧有才又有纯善的一面,尤其是那神来之笔的画工实在叫他喜,只是这小家伙也是个不省心的,好端端却要卷入老大和老二的事情里去,他是不想李承搅和进去的,因此太子弹劾他,要赶他出京时,他便允了,离开这是非之地也是好事,瞧瞧,这不是做的风生水起么。
萧胤的面容也不柔和了一些,缓声道:“李大人的心意是好的,能救得一州的穷苦百姓已是莫大的功德,若是真能举国施行这番仁政,自然是天下百姓之福祉,只是现下战事紧张,前线粮草尚且不足以支撑,朝廷哪里有余钱去设立角舍呢?”说道这里,萧胤顿了一下,又道:“不过待战事结束,国库富足时,当可一试。”皇帝又点点头,觉得萧胤的分析可圈可点,有些意,又问:“你与李承的关系很好?”萧胤闻言心中一惊,袖中的手微微握起,但很快他就恢复了镇定,说道:“回父皇,儿臣回京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唯有李大人愿意与儿臣亲近,后来儿臣遇刺,李大人不顾自身安危为儿臣挡下那致命一击,差点丢了命。儿臣心中不胜。”
“哦,他对你倒是很好,难得有人这样全心全意的待你,你可莫要辜负他的情谊。这样的赤子之心,现下这世道可不多了。”皇帝幽幽叹了口气,有些怀莫名。
萧胤忙是回道:“是,儿臣自当好好回报李大人的。”不知道皇帝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是纯粹就此事发些慨,但这都让萧胤升起了警觉。他和李承的事情,究竟能不能让父皇知道呢?父皇究竟对此事抱有怎样的态度呢?会厌憎他,还是会睁只眼闭只眼呢?
他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