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19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不屑为之。”倪匡很想说:不屑你妹,要不是靠笔仗炒作,《明报》当年会销量大涨,成为现在香港的三大报之一?

倪匡见金庸那样子,知道今天别想再涨稿费了,只能以沉默来表达自己的不

两人大眼瞪小眼憋了会儿气,金庸才说:“这样吧,稿费给你涨成千字410元,绝对不能再涨了。”倪匡叹气道:“410就410吧。”见搞定了倪匡,金庸脸上终于出了笑容,问道:“这两天的《东方报》你有没有看?”倪匡说:“现在是元旦假期间,好多报纸杂志都找我约稿写新年特别文章,我每天供10份刊物的稿子,哪有时间看报纸?”倪匡扬了扬他带来的《星岛报》说,“这上面拿我跟康剑飞比较的文章,还是我儿子拿给我看的。”金庸从屉里翻出两份《东方报》,递给倪匡说:“康剑飞的新小说连载了,你先看看。”今天已经是1981年1月2号,《飘渺之旅》已经在《东方报》连载了两天。

倪匡一句话也不说,直接在金庸办公室里翻着报纸看起来。

刚开始倪匡对《飘渺之旅》还颇不屑,认为康剑飞又要玩那套穿越历史的把戏,甚至想嘲笑其黔驴技穷。可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对,因为小说笔头一转就从地球到了火星,火星上傅崇碧与花媚娘的一番修真者斗法也远比现在的武侠小说彩,接着情节又是一转,居然到了一个有中国古代历史环境的天庭星。

等把两天的连载内容看完,倪匡已经不由地下汗水,紧张地说道:“这种修真小说若是行起来,武侠和科幻探险小说可就惨了!”

“是啊。”金庸点点头。

作为资深的顶级小说家,金庸与倪匡在看了《飘渺之旅》后,看到的远比其他人多。

普通读者看了《飘渺之旅》,只会觉得新奇好看。可金庸二人读了之后,却看到修真小说对武侠和科幻探险小说的巨大威胁。

从打斗场面来说,修真小说动辄移山填海,完爆武侠小说的内功轻功;从情节发展来说,修真小说以星球为场景,将各种不同的元素融入其中,可以随便开副本,足以抢走科幻探险小说的风头。

若是这种修真小说行起来,那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以及倪匡为代表的科幻探险小说,那就是面临着读者失的危险。

倪匡问道:“《东方报》卖得怎么样?”金庸说道:“《东方报》前段时间的销量有些回落,不过康剑飞这本宣传了很久的新书一连载,昨天的销量再度回复到15万份以上。至于今天的销量,估计还会涨不少。”

………1981年1月3

吴成刚特意在街头转悠,不时地留意一下路边的书报店和报摊。《飘渺之旅》虽然他没有署名,但毕竟是他写出来的,前几万字也是他修改的,所以吴成刚特别在意这部小说的读者反映。

吴成刚走到一家书报店,问道:“老板,《东方报》……”老板没等他说完,就已经打断道:“今天的《东方报》售完了,明天再来吧。”吴成刚问:“《东方报》很好卖吗?”老板说道:“怎么不好卖?本来《寻秦记》完结以后,买《东方报》的人少了一些,但《飘渺之旅》一连载,这几天买报纸跟抢劫一样。”吴成刚假装问道:“《飘渺之旅》真那么好看?”老板笑道:“不是我讲大话,卖了这么多年报纸,《飘渺之旅》简直绝了。这种小说也只有康剑飞才能写出来,别的人哪有那么神奇的想象力?”吴成刚有些失落,老板从头到尾都是在夸《飘渺之旅》的创意,本没提小说的文采。

走出书报店,吴成刚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跟自己表外甥争什么?而且这小说本来就是康剑飞的创意。

吴成刚来到巴士车站,等了一会儿终于等到巴士,准备搭乘巴士回家。

车上的人特别多,吴成刚只能挤在人堆里拉着横杠,却听见旁边有人在说:“喂,阿布,你怎么还没看完?快给我看看。”

“再等等,我把第二遍看完再说。”

“什么?你居然看第二遍,我说怎么看这么久!”

“马上就好,谁叫你自己不买一份报纸。”

“哪里买得到,早就卖完了。”

“你不会订报啊?”

“早知道就订了。”

“……”吴成刚偏着头一看,却见两个年轻人正在抢一份《东方报》。不用说,那两人肯定是在看《飘渺之旅》。

巴士经过一家电影院,戏院门口那最显眼的海报,赫然就是《皇家师姐》。售票厅门口的买票队伍虽然没有前些天恐怖了,但想买票仍旧得排两三分钟队才行。

吴成刚突然强烈的受到,他那个表外甥在香港居然有了如此大的影响力!

第175章1981年的开端《飘渺之旅》连载的第十天,当小说中第二段小高来临时,《东方报》的销量亦跟着大增,突破的达到了16万6千份的销量,香港社会亦开始对这部小说的进行聚焦。

从文笔来看,《飘渺之旅》远远不如金庸的小说,更加达不到古龙的艺术内涵。可报纸连载的作品,说穿了就跟后世的网络小说一样,都是一种消遣物,只不过是刊印在纸质载体上而已。好的坏的作品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观众多数都只看其情节彩与否,不问文采之优劣。

后世读到的那些武侠小说,都是经过无数人修改校对的,别说是行文语句,就连情节都有大幅删改过。像原始版的《雕》和《神雕》中,设计毒死杨康的乃是秦南琴,生下一代大侠杨过的,同样是这位奇女子。可惜经过金庸本人的修改过后,秦南琴与穆念慈合二为一了,在不少书惋惜的同时,这番修改亦使小说的情节更加紧凑。

古龙就常常叹,说他的小说谬误太多,没时间像金庸那样反复修订。其实古龙的担心是多余的,他死后自然有各大出版社帮他修订。

至于倪匡的小说,那就更没得说了。最多的时候,倪匡一天供十多份稿,你认为在这种神速之下,他能写出多好文采的小说来?

说起来倪匡的字跟康剑飞有得一拼,倒不是说他的字写的太丑,而是为了追求速度潦草得令人无法直视。香港能轻松阅读倪匡手稿的人,数量不超过十个,悉倪匡字迹的那几个老排字工,工资比普通排字工多出一半多。

《寻秦记》出来之后,批评康剑飞的人,都是在说这部小说情内容太多,没有一个说康剑飞文笔太烂的。

而《飘渺之旅》连载了近两个星期,读者和一些小说评论家们惊奇地发现,这部小说居然还没出现女主角。不少人都说,《寻秦记》由于情内容被人诟病太多,康剑飞这次改归正了。

首先公开夸赞《飘渺之旅》的同行,是以给古龙代笔而出名的黄鹰。像康剑飞拍的《僵尸先生》,本来就应该是黄鹰写的小说,可惜被康剑飞无地抢先拍出来。

也许就是因为《僵尸先生》,酷鬼怪奇想的黄鹰对康剑飞印象非常好。这次《飘渺之旅》火爆之后,他第一个在专栏里提笔写道:“《飘渺之旅》能在短短时间里,过同时连载的其他小说,靠的就是新奇的创意……结合现代元素与宇宙理论在仙侠小说当中,情节设计引人入胜,将读者带入全新的世界当中,令人读之不忍释卷……

读康剑飞先生的小说,最大的乐趣就是他能不停的带给你新的惊喜,让你永远猜不到下面的情节。只从创意来说,在香港找不出第二个人能与康剑飞先生相比,《寻秦记》是如此,《飘渺之旅》也是如此。这一点从他导演的电影中就能看出来,他从来不拾人牙慧拍老旧的东西,每一部影片总能给观众以全新的东西……”作为一个小说家,倪匡一般都窝在家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