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19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死那个坏人!”

“……”当看到这一段时,本观众的反映比香港观众还大。特别是后面真田广之被打入大坑,眼看着就要被活埋,更有不少观众动得浑身冒汗,生怕导演把真田广之也拍死了。

直到林青霞与反派生死搏斗救下真田广之,本观众顿时对林青霞好大增,纷纷称赞林青霞漂亮又能打。

中间有很长一段的情节,真田广之都没有出场。就在本观众等得不耐烦时,康剑飞饰演的米高自杀那一幕,终于将对他印象陌生的本观众打动。

放映到此时,电影已经过去了大半,之前本观众一直把康剑飞的角当成科打诨的小丑,现在终于将其当做“自己人”。

山口明仁吐了口气说:“这真是让我情绪大起大落的好电影,而且那些搏斗、飞车和爆炸画面,实在是太了。”北野武点点头说:“是啊,山口君,你说我们也去演电影怎么样?”

“啊?”山口明仁随口一问,眼睛却盯着大荧幕,当看到米高被挖坟掘尸时,他忍不住大骂道,“巴嘎!太无了。”最后的大决战让大家看得很过瘾,唯一让本观众不的就是:真田广之在最后的决战中,居然早早的背军刀伤了腿,后面的生死搏斗没有参加,只让林青霞一个人脸了。

不过最后的结局还是让观众很意的,坏人得到恶报,正义打败了恶。

一场电影看完,有观众问道:“那个女主角是谁,看起来好漂亮啊,而且身手也极了。”

“不清楚,外面贴着海报,去看看海报就知道。”

“我知道她是谁,她是台湾的明星林青霞,以前本有放映她的电影。”

“……”林青霞在港台东南亚和韩国非常红,但在本就没什么知名度了。虽然她的电影有许多都在本放映过,可都没有什么影响力。

不过从今以后,本观众就会记得除了成龙之外,还有个中国明星叫做林青霞。

看完电影后,有些闲的蛋疼的本观众跑去看海报信息,一个老兄突然大喊道:“我有个意外发现,那个演米高的演员,居然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北野武盯着海报看了一会儿,心头却打着主意去做演员。这个未来的本电影天皇已经是中年了,看了《皇家师姐》后,突然想去当演员。

《皇家师姐》的首上映场次是五场,最后两场的上座率接近八成,这让松竹院线的负责人大喜。

上映的第二天,也就是新年元旦,《皇家师姐》的平均上座率逐渐升高至83%。如此高的上座率,除了元旦假期的原因外,主要还是真田广之、松阪庆子的票房号召力非常强大。

之后几,随着《皇家师姐》的口碑渐渐传开,观影人次急剧上升。

甚至连《朝星闻》都在其娱乐版里,称《皇家师姐》是今年新年档的一匹票房黑马,并称赞林青霞与真田广之是非常合拍的荧幕搭档,两人英俊靓丽的外形配合着厉害的身手,一定会是今后的票房灵药。

本的专业电影杂志《电影旬报》则是惊呼:香港的电影制作水平已经超过了本,《皇家师姐》才是真正的动作电影,本的动作片拍摄手法还停留在60年代……

松竹映画见到《皇家师姐》大卖,在一番商量考虑之后,主动联系东方梦工厂,希望能代理发行《僵尸先生》。

就在《皇家师姐》在本上映的第二天,康剑飞的第二本小说《飘渺之旅》,于新年元旦在《东方报》正式连载。

第174章倪匡的憋屈倪匡拿着个包包进入《明报》大楼,沿途遇到的那些没有休元旦假的《明报》员工,纷纷主动问候他节快乐。

相比起后那肥头大耳的模样,倪匡此时的身材要好得多,只能算是有些虚胖。他当初来香港时就一个超级瘦子,写书多年生生写出了蛤蟆肚。

倪匡直接来到金庸的办公室,金庸的助理看到是倪匡也不好阻拦,只得放他进去。

等倪匡把卫斯理系列《连锁》的下半部《愿望猴神》的稿子往桌上一摔,金庸才摘下眼镜笑道:“亦明兄你怎么来了?我叫个人去你家取稿就好啊。”倪家的人说话都很直,或者说很冲,不管是倪匡、亦舒还是倪震。倪匡此时一点都不给金庸面子,开门见山地说道:“我要涨稿酬,不然我真写不下去了。还有,你别拿糊小妹那套来糊我,我不吃那一套的。”倪匡之所以能靠写作发家,完全因为金庸的提携,而且之后两人的关系也非常亲密。可再好的关系,让金庸几十年如一稿费,那也得心生不啊。

金庸不善言辞,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去年不是才给你涨过稿酬吗?”倪匡把一张《星岛报》往金庸的办公桌上一拍,说道:“你看看上面是怎么说的?康剑飞的新书稿酬依旧是千字500元,是如今香港作家稿酬第一人,说我倪匡已经过时了!”金庸叹气问:“那你要多少?”倪匡气呼呼地说:“至少千字501元。我写了几十年小说,居然不如一个小辈,这不是笑话吗?”这两年香港经济发展很快,物价、工资都连续上涨,按理说是该给作家加加稿酬了。金庸说道:“千字500太多,千字400元如何?”倪匡红着脖子说道:“不行!老查啊,我在乎的不是那点稿费,是名声啊!你知不知道去年有多少人取笑我?我咽不下去那口气。”倪匡确实有理由生气,他的卫斯理系列之《头发》,在前年被评为香港青年最受小说,去年发行的卫斯理单行本又大卖特卖,更是被黄玉郎炒成稿酬千字500元的文坛第一人。就在倪匡风头无两之际,鬼知道从哪里冒出个康剑飞,凭借一部闻所未闻的穿越武侠《寻秦记》,直接把他的风头给抢过去,而且在稿费上也他一筹。

倪匡郁闷得想吐血,私底下说了康剑飞不少怪话,甚至当着记者的面,他也表达了对《寻秦记》的不屑。

金庸非常肯定地摇头道:“千字400元,不能再多了。”看着金庸那一脸平和而又坚决的表情,倪匡有一种起袖子将其暴打一顿的冲动。可两人20年的老朋友,倪匡深知让金庸加稿费有多难,他只能无奈地说道:“那这样行不行,你给我千字400的稿酬,对外说是千字550块。”金庸没想到倪匡会想出这么个打肿脸充胖子的想法,无语道:“多出来的千字150元稿酬,可是要上给政府不少稿税的。”倪匡坚持自己的想法说:“收税的来了给他们说明情况就是,实在不行的话,那些稿税我自己承担。”这就叫死要面子活受罪。

涉及到稿酬的事情,口拙的金庸一下子口齿伶俐起来,摇头说道:“还是不行,我给你涨这么高稿酬的话,那其他作者的稿酬要不要涨?《明报周刊》、《明报月刊》、《明报晚报》的作者,是不是稿酬也要跟着涨?我总不可能跟他们说你拿的是假稿酬吧,都涨的话我损失可就大了。”

“你……狡辩,《东方报》也只给了康剑飞超高稿酬,为什么我不行!”倪匡没想到自己贴钱都不行,心中顿时有一种想要吐血三升的冲动。

“亦明兄别着急,有话好好说。”金庸见倪匡一副快暴走的样子,连忙出声安抚道。

当初金庸跟倪匡的妹妹亦舒也关系要好,而且亦舒的文章对于《明报》来说也是销量保障。可就因为金庸三番五次驳回了亦舒涨稿费的要求,闹僵之后气得亦舒直接离开《明报》,所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亦舒要求增加的那点稿费。

倪匡说道:“什么叫我别急?你看这一年来《明报》被《东方报》成什么样子,给我加稿酬正好可以跟《东方报》打擂台。”金庸油盐不进道:“一份报纸要长远经营,那些炒作手段,只能带来一时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