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15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顺利走出了沙滩、陆地,走进了风起云涌的海域。

糟糕的天气,他们必须得趁着风平静的几小时抓紧工作。

他也没了之前能够请假的悠闲,整天跟着翁总工一起,为了栈桥钻孔再深几厘米,愁眉苦脸。

“岩石太硬了,钻不动。”瞿飞看着钻机收回,拿过图纸勾起来,“师父,要不然咱们跨过这段的海吧,都给它耗了快三天了。”三天时间,他们抓紧换了两次钻头,几乎把建设单位最为锋利的家伙都给换了过来。

可岩石依然稳如泰山,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翁承先沉思片刻,立刻否决,“跨过这段岩滩,我们桥面要延长三米的跨度,风险比较高。”他拿过对讲机,喊道:“1组1组,汇报钻孔情况。”

“深度1米,直径五米,偏差4。”

“打不进去了?”翁承先又问。

“再打就歪了,翁总。”说完,1组补充道,“钻头歪。”翁承先听完,抬手看了看时间,又伸手敲在自家徒弟身上,“台风还有多久?”

“十一分钟到二十分钟。”瞿飞翻了气象局给的预报,“持续两小时。”碧蓝的大海,已经隐隐有了墨晕染的迹象。

十几分钟听起来充分,出于安全考虑,工程作业船必须提前返航,做好应对台风准备。

翁承先无奈说道:“今天先返航,做好应对台风的准备,等我们研究好后续对策,再继续钻孔。”对讲机能够迅速地将他的指令传遍整个施工团队。

律风接过对讲机,抱着资料,跟他们一起回船舱。

难啃的骨头都不足以形容南海海的岩石层,最初做勘测采样的数据,和实际施工面临的情况,差距越来越大。

大自然的可怕,永远超过他们密的科学检验。

说好普通钢铁钻头能够打穿的花岗岩,怎么到了真正钻孔的时候,反倒是钢铁先废了。

幸好,他们三天的付出不算一无所获。

至少,获得了问题。

坐回船舱,平时笑容灿烂的翁承先都脸凝重起来。

“这下面肯定不是普通花岗岩,我把二建的合金钻都调过来了,居然还歪。”律风说:“可能花岗岩成分存在断层,1米深和2米深的材质有变化。等我们送到实验室的样本分析出了结果,再来对症解决。”他一说,翁承先想起来了,眼睛一亮看着他。

“对,实验室说什么时候出结果?!”

“……五天。”律风剩下的没说。

他刚问的实验员,回答的是:材质比较复杂,进一步详细分析可能要十天。

可五天时间,足够翁承先烦恼了。

“五天啊。”他算了算工期,“这澎洲群岛三天两头台风暴雨,再耽误下去,跨海大桥到隧道段的建设,必定会耗费更多时间……瞿飞!”

“诶!”师父一喊,瞿飞就应。

“给我订机票,我要去趟工程研究所。”翁承先放下手上的资料,“咱们不能就这么坐着等分析。”工程研究所全程负责跨海大桥建材材质研究。

独创的碳钢合金桥基、撑起六方三角造型的立柱,全是这间研究所提供的合金素材。

他们去这一趟,必定是要联合研究所,攻克坚不可摧的花岗岩。

律风立刻请缨说道:“翁总,我陪您一起去。”

“你就守着大桥。”翁承先果断拒绝了,“瞿飞跟我走,那是我不放心他守桥!”自家徒弟,损起来不留情面。

瞿飞心碎得习惯了,拿出手机就开始订机票。

室内为了一海的花岗岩烦恼,律风想去研究所的心也被摁了下来。

跨海大桥不能没人,这边狂风暴雨没有停过,翁总走了,副总工程师顶上,他这个小设计,也得跟着团队,守好建筑工地每一块砖。

律风想了想,翁总他们去研究所,他可以去查国际论文。

全球海洋多变,但是做过类似海研究的团队,一定不少。

于是,律风拿出手机,想搜索一下海花岗岩的关键信息。

却发现了手机几小时前,传来了出乎意料的消息。

师兄:“爷爷说,他接了宝岛跨海大桥对面商业楼的建筑项目。[图]”随着消息发来的图片,律风点开就能见到悉的地图。

南海隧道跨海大桥在宝岛规划了大片区域。

而民众曾经抗议的空地,被殷以乔圈了起来,意味着这是殷知礼接的新项目。

曾经,律风反复端详这块空地,希望师兄能够拿下来,建设起漂亮的广场。

却没想到,还是老师厉害,能够说服市侩的商人,将建设项目给他。

律风心里百集,又觉得分外惊喜。

他抬手发送,“老师想做什么设计?”

“船。”殷以乔的回答简洁又迅速,“一艘与灯塔隔海遥望,终于归航的大船。”第50章新的方案海坚硬岩石带来的烦恼,在老师的大船设想里褪去些许。

即使没有设计图,也不妨碍律风和殷以乔在台风将要来临的天气,慢慢畅聊老师的设计。

律风始终清楚老师的心情。

回国前一场彻夜谈话,将这位年少时候随着家族前往英国的老人,深藏的祖国展无遗。

他们曾在灯火通明里聊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