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湮没了,这一年与那一年又有什么分别呢,不过都是在渺渺红尘里,等待与同一个人相遇。
在的尽头,夏夷则看到一盏琉璃小灯,琉璃晶莹剔透,雕绘致云鸟细纹,下垂丝绦一挂,灯光下袅袅摇曳。
夏夷则挑起一指轻轻勾起,仿若此夜千万斑斓,也都尽收在掌心了。
转出时夏夷则向店家含笑点头,“掌柜家这彩头倒是做得细。”店家只望了一眼便摇头,“公子玩笑了,我家哪里扎得出这样的彩头。”夏夷则一笑,似乎也不意外,径自提着灯盏,悠然向长街尽头而去了。
夜已深,灯火渐阑珊,他走了一会,终于喊了一声,“师尊,等等我。”一时间汹涌人仿若尽散,世界重归寂落无声,眼前只有一片天青的身影,有风徐徐吹动他头冠上的垂带。
那人转过身,是千人万人里,夏夷则也一眼认出的脸。
清和看着他,“那就等等你”,那一句话似乎多年之前便已到嘴边,此刻也无需再说。他只是握紧了夏夷则递过来的手。
“师尊早就不生气了吧?”
“为师何时生气。”
“那这紫微斗灯,难道不是师尊准备送弟子的上元礼?怎么轻易丢在人家灯市里?”
“那是你赚的彩头。”夏夷则笑了,不再说什么。他知道两人刚吵了架,清和端着师尊的架子,不会主动把准备许久的上元礼给他。不过这样给他……也很好。
“师尊,弟子错了,为人弟子,本没有干涉师尊意愿的道理。”
“……只需一盏紫微斗灯,就想通了?”
“呵,并非……只是弟子明白了,此举本就自不量力,天大地大,大不过师尊您高兴。师尊身上都是玉台的香味,想来今夜没有少饮……”夏夷则这样说着,顺着衣领,闻向清和颈间,鼻尖轻柔地蹭过,气息温热,都留在清和脸畔。
清和凝眉看他,从这徒弟的眼眸深处,看到了今夜所有光溢彩的灯盏。下一秒清和轻轻笑了笑,稍微倾了身,抬手捧住他的脸。
夜风大约有些大了,夏夷则手中灯盏抖了一下,又抖了一下。地摇晃的都是碎金般的灯影。……灯影摇晃得厉害,夏夷则睁开眼,缓缓抬起头,望向案前残灯,怔了许久,突然摇头一笑,挑了挑灯花,复又渐渐睡去。
琉璃罩仍是崭新的晶莹剔透,灯火透出来,便带着一层温柔的朦胧,静静映照着岁月奄冉后的白发,似乎也就并不那么刺眼。
勤勉的帝王尽职地守护着他的河山,上元的灯火倾城,总繁华如昨。而在梦里,也总是昨月,清和轻抚着他青丝,温润轻缓的声音浅浅唤着,“夷则,夷则。”end第四十五章番外[夏清]溯洄夷则穿回去见少年清和的梗。
弃疗的捅刀向。
终于,如众人所料的那样,夏夷则当了皇帝。皇帝么,呵口气能冷暖天下,挥个袖能明灭乾坤,一举一动都能被说成同山河月连在一起——被无尽期待、崇拜、嫉恨、恐惧和谎言包围的,大约是世间最孤独的人。而当一国的兴衰骤然都握在了手里,夏夷则才深刻地明白,不尽荣华背后是不尽的疲倦。那些同骄傲相生相伴的责任一天天迫而来,它们高贵到冰冷,又浩大到沉重。
于是耳边萦绕着那样可笑的称呼,几番午夜梦回,年轻的皇帝难免凉凉一笑——未修成道,已得万岁不老。
他便想起那因病闭关,久久未归的人。饮罢弱水踏过红尘,即使再风华傲物,寥寥一世也终究躲不过生死二字。太华山的梅花开了又谢,当年院落已铺了厚厚一层,皇帝吩咐了无人可扰,便那么落着,只等着谁推开门时,轻轻踩上,一步一生香。
这年山上传了消息,人猜不出是好是坏,只见皇帝朱笔一颤,销金纸上划出一道晃眼的红。
皇帝说,回山。
这内许多人才第一次见识传闻中那些轶事原来不假。皇帝早年间在山上是真学了些本事,恍然平地生烟,尚未摆驾,已踏空不见。
留下屋不知所措的人,扑通跪了一地。最年迈的掌事到底一路看着三皇子长大,静静叹口气,说都散了吧,圣上他,是去见那人了。
霜雪染归途,朔风识旧颜。说来不过转瞬几载,然而此生就在这转瞬秋里翻天覆地,到如今,隔着骤变的身份和世情再回首,已好似隔了一辈子。
那院落好似并未有何变化,常年落在雪里浸在梅香里,又少有人至,已经渐渐被岁月勾勒成一幅水墨的画。直到檐下风铃偶尔作响,稍微打破这凝滞一般的时光,才叫人恍然惊觉,今夕早已不复往。
推开门的那一瞬间,悉的香味伴着无数回忆将人一下子包裹起来。躲无可躲,像是陷入了巨大的时光的漩涡,被水携裹着溯洄而上,看两岸落英纷纷扬扬,飘了多少年。
竹影婆娑里是他执手教会了拿剑,月初上时同他倾杯对饮了年,石桌上闲敲过多少棋子,夜里剪落了几重灯花。那些最好的年岁原来都妥帖地留存在这里,似一本朴素无奇的书,然而一旦翻开,信手拈起的每一页,都是一幅淡彩生烟的工笔。
这里处处都有那一对师徒的影子,而真正站在这里的却只有夏夷则一个。他想起那一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