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04章与“白骨军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虽然已经回到了山谷里的社会——最近,在东京的生活早已是这样了——之中,古义人却如同隐遁者一般生活着。阿纱也曾批评说,不去“问候”当地任何一位有影响的人物,难道能够在这里生活下去吗?而古义人则似乎正尝试着这样做。无论町长抑或町议会的议长,在合并前都居住在曾是其他自治体的旧町区域,因此,古义人只要将生活范围限制在旧村区域之内,就不可能同他们不期而遇。于是,古义人认为,只要不是万般无奈地必须前往会面,就先将此事放在一旁…

尽管认可了古义人的这种看法,阿纱还是为他列举了一些有必要前往打招呼的对象。他们是中学和小学的校长、三岛神社的神官,还有虽说是旧知故友,却因为将其作为小说原型而有些拘束的不识寺的住持。古义人本人原本打算就这么蒙混下去,却由于罗兹的“童子”研究的进展,而产生了不得不与他们进行联系的需要。

罗兹在为古义人的小说中言及的有关“童子”的部分制作索引,为了在论文中引用这些资料,她正提前将这些资料译为英语。当她的工作大致有了着落时,又想到要去拍摄一些照片,以供大学出版局出版该书时选择使用。

在业已荒废了的仓宅老屋的炉灶处,罗兹对着到佛龛旁的黑的神拍了很多照片。于是借着这个势头,罗兹决定了肯定要被用于封套上的彩照片的标的。

被森林围拥着的山谷里的村庄,尽管像是不显眼的脚注,却也拥有一幅画,一幅记录了发生在约二百年前的那场堪称为近代史上的事件的画。据罗兹从古义人的小说中誊写下来的卡片表明,那幅画描绘出了这样一个场面:…破坏人曾在岩头锻炼自己那年逾百岁却依然成长的身体,在可以俯视山谷的那个山脊岩头上,辽杨树下那十铺席处,如同格外年少的少年一般的井铭助与当地的老人们一起摆开酒宴,款待农民暴动中的核心人物。主客都在毫无顾忌地杯换盏,从叠层食盒中夹起像是各种颜的糕点般的食物。山谷的风光占了画面下方,暴动的农民们宿营在四处搭建的临时窝棚里,村庄=国家=宇宙的女儿们、老婆们热情地为他们送来了食物和酒水,整个画面洋溢着祭般热烈的氛围。

罗兹理应读过这部小说的英译本,而兼任摄影助手的阿动对那部大长篇就力不从心了,倒也老老实实地告之尚未阅读。于是,古义人就向阿动介绍起那幅画的背景和构成要素。由于不堪藩的苛政,真木川下游十余个村子的农民便策划翻越四国山脉逃亡他乡。当时,他们溯而上,来到这座位于山顶的村子里,设置了数以千计的临时阵地。画面所描绘的就是这个事件。

作为这座村子来说,则必须平安度过这场危机,既不卷入到逃亡的农民之中,也不能因此而背负嫌疑——服从追赶上来的藩的权力所作指示的嫌疑。于是,年少的铭助便显示出了外般手腕。他之所以能够用祭祀的热烈气氛解决如此之大的困难,说明他确实具有“童子”的能力…

说到这里,古义人才第一次给据说十年前继承了三岛神社的那位新神官挂去电话。但是,对方对古义人的“问候”却是极其冷淡:你在小说中所写的、在社务所曾看到的那幅画,实际上并不存在于本神社。不过,由于被你写得好像确有其事,所以在你获奖后,好几家电视台来这里拍摄那幅虚构的画,让我们到很为难。现在,即便你要求我们为你提供方便,可我们原本就没有这个实物。当初,怎么会出现这样一个误会呢?!

虽说有些夸张,这却是一个给古义人带来冲击的新事。少年时代的古义人,曾与母亲一同端坐在榻榻米上,拜谒传到神社来的那幅珍贵的画。这是古义人不可动摇的记忆…

古义人放回话筒,甚至没有搭理坐在身旁沙发上正作商议的罗兹、阿动、还有撇腿偏身坐在已调小音量的扩音装置前的阿亮,便一声不响地独自回到自己那间书斋兼寝室的房间。然后,他坐在铺和工作台之间的地板上,低垂着脑袋,俯视着从山谷透来的光亮与来自森林的绿翳融为一体的光晕。细想起来,在与升腾到“童子”世界里的古义分别后,自己便一直有了这个习惯。在那幼小的年龄里,记下的自己人生时并不多,应该没有多少必须回忆起来的内容…

在这过程中,古义人觉察到自己看见那幅被逃亡民众挤山谷的绘画的场所,并不是神社社务所那明亮而干燥的房间。

古义人来到餐厅兼起居室,随即给阿纱挂去电话。他首先提起逃难民众那幅画的话头,阿纱马上回答说,她早在孩童时代就曾听古义人说过此事。于是,受到鼓励的古义人说道:“刚才我向三岛神社的神官打听了一下,可对方说没有那个东西。如此说来,我觉得是在旅馆或是房子很大的人家里一间拉上隔扇的房间里看到的。”

“如果是那样的话,该不是不识寺吧…我这就去和不识寺的住持说说。其实,三岛神社的神官…他和我丈夫同是教育委员会的同僚…向我们表示了抗议,说是刚刚收到了古义人高的要求。

“他生气地说,古义人说是想拍摄描绘明治维新前那场动的绘画照片,如此一来,是要捏造地方史资料,把自己的小说篡改为正史,并想让孩子们都来相信那东西吗?!”二在阿纱的请求下,不识寺的住持则显得宽大、仁厚,尽管口里说着“我自己也没看过那东西”这一前提,却还是答应到位于纳骨堂后面的仓库里去寻找。古义人随即和罗兹一道,乘坐由阿动驾驶的车子前往不识寺。自从参加母亲的葬礼以来,这还是第一次与住持见面。看上去,他似乎已经忘掉了小说原型的问题,在寺里人整理着收藏书画的壁橱四周时,他向客人们邀请道:“请用点儿茶水吧。”古义人一行被引去的那个房间,被用隔扇与正殿隔离开来。透过镶嵌在纸拉窗上的玻璃,可以看到的后院里新叶欣欣的石榴树的影,这一切全都在古义人的记忆之中。在这种心情之下,古义人照实详细叙说了当年看见那幅引发悬念的绘画时的情景:“场所好像确实就在这个房间里…”不过,此前一直和蔼可亲的住持这时却显出沉思的神情,他这样反驳道:“现在你所说的、面对隔扇的画,不是有些不自然吗?倘若是说这个隔扇对面的房间的话,那里整整一面都是墙壁,所以,虽说也可以悬挂挂轴,可是…”古义人随即到自己的记忆并不可靠。于是,阿动撇下沉默不语的古义人,开口说道:“无论是在隔扇前面,还是在拉上的隔扇对面,古义人先生该不是具有幻视画作的能力吧?”住持仿佛看见不可思议的怪物一般,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阿动。罗兹也询问道:“所谓幻视,是什么意思?”

“就是看到vision,作为vision而看到…”

“这么说来,隔扇对面是否挂着绘画,就不再是问题了吗?”

“要真是那样的话,”住持别有用心地说“说起来,即便实际上并没有画,古义人先生也是具有幻视经验的啰?”

“最为重要的,是有关画的记忆已经铭记在心底里了。与其说少年时代的古义人的眼睛看到了画,不如说是他的魂灵看到了画。”

“我希望,还是请先让我确认成为悬念的这幅画实际上到底存在与否。”古义人说“因为,还没有让我去看不识寺的仓库呢…”通往仓库的走廊一侧的纸拉窗被微微拉开,那位没出脸面的住持夫人告诉大家,一应准备工作已经做好。

为了在发现挂轴之际及时拍摄彩照片,罗兹和阿动前往真木本町准备胶卷和三角架,而相关调查则由古义人一人承担。

被整理到高高的式壁橱中去的书画木箱,由于箱盖上那张写有物品名称的签单,其中大部分内容便可以一目了然,包括解开挂轴查看的那部分在内,并没有发现想要找的东西。在较短时间内便收拾完毕。当他进一步打量周围时,发现储藏室上面还铺着一层木板,与天花板之间存在很大空间,那里有相当数量的木箱。于是,古义人决定继续查看那里。

经过左思右想,古义人将原本竖靠在仓库入口处的梯子搬了进来,在确定以储藏室上方为梯子的支点后,他觉到了逐渐高涨起来的情绪,注意着身体的相应动作往上面攀去。古义人将自己的部放在铺板上,再把两条腿垂挂下来,然后扭转身体,开始从上方查看那些排列在深处的木箱,周围有足够的空间堆放业已查看的物件。不过,以这种姿势来摆这些既有长度亦有重量的木箱,却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积灰黑尘埃的电灯灯罩就在膝头近前,只有些许光亮透到灯罩上方来。

可是,平堆在那里的所有箱子里都没有古义人想要寻找的东西。当他确定这一点后,却发现在更深一些的尽头,一个细长的箱子正竖靠在用胶合板隔出的间壁上。古义人觉得,那确实像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箱子。

古义人将身体转向那边,把‮腿双‬提了上来,低下脑袋,用膝头往那里挪去。他不顾两只臂肘和子沾了尘埃,只是尽力往前探出上身,将手伸向斜靠在间壁上的那只箱子的下部。就在手指触到箱子的瞬间,那只箱子却打着转反向倒下,沿着胶合板间壁滑落在更远处的角落里。不过,却是给间壁墙的那些装着壶和花瓶的木箱带来了波动效果。

古义人的心底里,浮现出罗兹让他读的那本新译的岩波文库版《堂吉诃德》中的一段:不要逃跑!卑怯而下的畜生!站在你们对面的,只是一个单匹马的骑士!古义人决定前往那更深的尽头。

正是那个时候。古义人觉察到,被自己趴伏在身下的平面突然不可阻挡地向前方倾斜,而深处的胶合板间壁的墙刚刚裂开隙,自己就从头部开始往那边滑降过去。

“哇——!”古义人喊叫起来。

“长江先生发出了呐喊的声音。”住持夫人大概会如此这般地向地方报纸的记者提供证言,以加强他们所写报道的方向吧。

尽管内心处于恐慌状态,古义人的身体却是实实在在地向前、再向前倒下,一旦撞开胶合板间壁,便同被自己趴伏在身下的铺板一起冲入明亮的空间。转瞬之间,古义人只见眼睛近前的架子上,排列着好几层带有青灰荫翳的白瓷壶。在下一个瞬间,一直支撑着身体的铺板不知去向,古义人被抛在空中,身体回旋半周后撞飞了对面架子上的瓷壶,脑袋冲下坠去,往一片处于最高峰值的噪音——被胡挥舞着的双手抓住的架子搁板连同瓷壶一起翻滚、倒下、摔破的噪音——之中坠去…

肩头和头侧部位先撞到地板,上身也随之着了地,左脚脖却挂在架子的支柱上,整个身体被倒悬在那里。混杂着骨片的白细沙从摔破的瓷壶中哗——哗——地撒落下来,古义人连眼睛都无法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