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管哪一台发电机出故障——或者两台同时——都会向控制中心发出警报,然后自动关机,等维修小组到达。”
“鬼门二号,”特丽萨·范·伯伦进来说“计划中的水力蓄能电站,就是这种发电厂——建立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这样就不会破坏风景,并且既没污染,又经济。”南希·莫利诺从进来后第一次讲话。
“你那天花坠的自吹自擂里漏掉了一个小小的细节,特斯。必须建设一座大水库,还要淹掉大片天然的土地。”
“这将是群山中的一个湖,和干旱的荒野同样是天然景嘛,”公众关系部部长反驳说。
“何况,水库还可以钓鱼…”尼姆轻声说“我来讲,特斯。”他今天下了决心不让南希·莫利诺或者任何其他人怒他。
“莫利诺小姐说得对,”他对记者们说“是需要修建一座水库。水库将离这里一英里远,在我们上面的高处,并且只有从飞机上或者愿意翻山越岭的大自然好者们才能看到。修建过程中我们会遵守环境保护的每一项措施的…”
“红杉俱乐部并不这么认为,”一名男电视记者打断了他的话。
“为什么呢?”尼姆耸耸肩说:“我不知道。我想我们到公众听证会上就会知道的。”
“好吧,”电视记者说。
“接着搞你的宣传吧。”尼姆想起了自己的决心,强忍着没作尖锐的回答。他想,和记者们打道真不是一件容易事,无论一个搞工业或商业的人怎样坦率都很难使他们信服。记者们好象只愿把
进分子的话一字不漏地加以引用,无论他们多么荒谬也从来没有疑问。
他耐心地解释:“水力蓄电是储存大量电力供以后用电高峰时期使用的唯一已知的方法。你们也可以把鬼门二号看作一个巨大的蓄电池。”
“将有两道水位线,”尼姆接着说“新的水库和山脚下的松岭河。连接这两道水位线的将是巨大的地下管道,或者说是水渠和水隧道。”
“发电厂将建在水库和河之间,水渠通到发电厂为止,
水隧道从发电厂开始。
“工厂发电的时候,”尼姆说“水就从水库下来推动涡轮机,然后排进河面下面的河水里。”
“但在其它时候,整个系统的运行正好相反。当各处对电力的需求降低了的时候——通常是在夜里——鬼门二号就不发电了。相反,却从河里把水上山——一小时大约三亿加仑——灌
水库为第二天做好准备。”
“夜间,金州公司系统在其它地方有大量多余的电力。我们就把其中的一部分用于水。”《新西部报》记者说:“纽约的康·
迪生公司十二年来一直想建立一个这样的工厂。他们称它为‘风暴之王’,可是生态学家和其他许多人都反对。”
“也有许多负责人士同意这样做,”尼姆说。
“可惜的是没人听。”他描述了联邦能源委员会的一项要求——证明“风暴之王”不会干扰哈得孙河里鱼类的生活。几年研究得出的结果是:成鱼类总数只会减少百分之四到六。
“尽管如此,”尼姆最后说“康·迪生公司仍然没有得到批准,并且总有一天纽约的人民会清醒过来
到后悔的。”
“这是你的观点。”南希·莫利诺说。
“这自然是一种观点。难道你没有观点吗,莫利诺小姐?”《洛杉矶时报》记者说:“她当然没有。你知道我们这些真理的仆人是从来不带偏见的。”尼姆笑着说:“我注意到了。”那位黑人妇女的脸绷得紧紧的,但没搭腔。
几分钟以前,说到哈得孙河鱼类的时候,尼姆很想引用康·迪生公司董事长查理·卢斯的话,他有一次在公开场合一怒之下曾宣称:“到了一定的时刻,鱼类栖息地必须服从于人类生活环境的需要。我想纽约已经到了这个时刻。”可是出于谨慎,他没有引用。这一段话曾给卢斯找了场大麻烦,引起了生态学家和其他人的一顿猛烈谴责。何必步他的后尘呢?再说,尼姆想,为了那架倒霉的直升飞机他自己已经有了公众印象的问题。今天下午直升飞机要到鬼门来接他回市内,办公桌上已经积
着一大堆紧急工作。不过他已经安排好等记者组乘大客车离开后飞机再来。
同时,他一边暗自庆幸这件讨厌的差事快完了,一边继续回答问题。
下午两点,在鬼门山庄,最后几名掉队的记者爬上了已经发动马达准备开动的记者组大客车。记者组已经吃过午餐了,他们回城的路上要花四小时。五十码以外,正准备上汽车的特丽萨·范·伯伦对尼姆说:“谢谢你做的所有事情,尽管有些你不喜。”他笑着说:“我拿了钱有时不得不做几件宁愿不做的事情。有没有成绩,你…?”尼姆停顿了,也不知为什么,只是突然有一种直觉,好象
到附近出了什么事。他们正站在今天早晨他去用早餐的路上停留的地方,天气还那么宜人,灿烂的
光强烈地照
在大片的花草树木上,一阵微风吹动了山里芬芳的空气。两座简易住房都在视线之内,大客车就停在一座住房前面,两名歇班的雇员在另一座的凉台上晒太
。在相反的方向,工作人员住宅附近,一群小孩正在那儿玩,尼姆几分钟以前就注意到他们中间有红头发的男孩儿丹尼,今天早晨还和他讲过话。这个男孩儿当时正在放风筝,也许是一件生
礼物,虽然现在男孩和风筝都不见了。尼姆的视线转向一辆金州公司的重型维修车和一群身穿工作服的人。他看见这里面有小沃利·塔尔伯特的漂亮的、留着胡子的身影。沃利大概是和他先前提到过的输电线小组在一起。通向山庄的路上驶来了一辆小型蓝
送货汽车。
大客车上有人焦急的喊着:“特斯,走吧!”范·伯伦好奇地说:“尼姆,看什么?”
“搞不清。我…”一声急促、疯狂的喊声划破了山庄的宁静,过了所有其它的声音。
“丹尼!丹尼!不要动!站在原处!”人们掉过头来——尼姆和范·伯伦的头同时掉过来——寻找声音的来源。
又是一声喊,这次几乎是尖叫了。
“丹尼!你听见我的话吗?”
“那边。”范·伯伦指向一条(一半给树木遮住的)陡峭的小路,在离山庄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一个红头发的人——弗雷德·威尔金斯技师——正沿着小路边往下跑一边喊着。
“丹尼!听我的话!站住!别动!”孩子们都停止了游戏。他们一齐呆呆地扭头顺着喊声看去,尼姆也朝那边看去。
“丹尼!别走了!我来接你!别动!”
“基督啊!”尼姆低声说。
他现在看清楚了。
横越山庄的一个高高的高线塔上,那个小男孩儿丹尼·威尔金斯正在往上爬。他正紧紧地抓着钢塔上部的一
钢支架缓慢地、稳稳地向上爬。他的目标就在他的上方——他本来在放的那只风筝,现在绕在塔顶的一
高
线上了。一道
光使尼姆看清了他先前已经看到过的一样东西,当时是一闪而过,他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小孩儿抓着的一
细铝杆上的反光,这杆子的一头有个钩子。很明显,丹尼想用它去钩风筝。他结实的身体越爬越高,他的小脸上充
决心,他要么是没听见他爸爸的喊声,要么是故意不理。
尼姆和其他人拚命向线塔跑去,但都觉得没存什么指望了,因为小男孩继续稳稳地爬向高线,五十万伏特。
弗雷德·威尔金斯仍然还有一段距离,他正没命地想跑得更快一些,他脸上出了绝望的神情。
尼姆跟着喊了起来:“丹尼!电线危险!别动!站住!”男孩儿这一次停下来朝下看了一下。然后他又朝上看了一眼风筝,又继续爬,虽然慢了一些,铝杆伸在前面。他现在离最近的高线只有几英尺了。
这时尼姆看见一个新的身影,比其他人离线塔都更近,身而出。沃利·塔尔伯特。沃利大步奔向前面,两脚似乎都离开地面了,简直就象一名奥林匹克短跑选手。
记者们也纷纷下车了。
这个线塔和山庄这一带的其它线塔一样,边上围着一圈保护铁丝网。事后人们会知道,丹尼是先爬上一棵树然后从一
较低的树枝上跳进铁丝网的。现在沃利·塔尔伯特跑到了铁丝网边上,纵身一跳。他象个超人似的一把抓住铁丝网顶端翻了过去,他落到里面的时候,人们可以看见他一只手划破了,鲜血直
。然后他跑到塔边急忙往上爬去。
匆忙赶来的旁观者、记者和其他人在下面屏息地、紧张地注视着。这时,沃利输电线作业班的三名工人到了,他们试了几把钥匙以后打开了铁丝网上的一扇门。他们一进去后也开始往塔上爬去。但沃利已经爬得很高了,正在迅速接近红头发的小男孩儿。
弗雷德·威尔金斯到了塔的底部;他着气,浑身发抖。他马上也要往上爬,可是别人把他拉住了。
所有的眼光都集中在靠近顶端的两个人身上——丹尼·威尔金斯离电线只有一两英尺远,沃利·塔尔伯特现在紧挨在他后面了。
然而,事情发生得那么迅速,以至那些旁观的人事后都说不清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或者到底发生了什么。
似乎只是在一瞬间,丹尼好象在离一个把塔和一输电线隔开的绝缘子几英寸的地方停了下来,然后伸出铝杆去钩风筝。几乎在同一瞬间,沃利·塔尔伯特从男孩儿脚下稍偏一点的地方抓住了他,把他一拉,又抱住了他。一转眼间,两个人好象都在往下滑,男孩儿抓住了一
铁梁,沃利松开了手。这时也许是本能的保持平衡,丹尼一丢开那
金属杆,沃利就抓住了它。杆子转了一个弧形。紧接着爆发了一个噼啪作响的巨大的桔黄
火球,杆子消失了,沃利·塔尔伯特被裹在一阵透明的电晕火光里。然后火光以同样快的速度消失了,沃利的身体无力地松垂,一动不动地挂在电塔的一
支架上。
令人惊奇的是两个人都没有掉下来。几秒钟以后,沃利·塔尔伯特作业班里的两个人爬到了他的身体边上,开始把他抱下来。另一个人把丹尼·威尔金斯按在一支架上,不让他动,等其他人先下去。男孩儿显然没有受伤,他在
泣着,声音一直传到了下面。
随后,从山庄另一边的什么地方,警报器开始发出短促、尖利的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