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浮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你在这里呆几天?”

“两天,后天搭最早的班车去吉安。”

“喔。”我一时想不到还要说些什么,就朝梁摆摆手走出他的房间。一个人跪在长椅上,对着远处的景发呆。

晓已经关掉cd机。静谧的空气里缓慢动一种异样的变化。我望向屋内,晓在发短信。长长的头发从耳际垂下,遮住脸。

“要不要出去走走?”我问晓。

“别人不理你?”晓头也不抬。

“我只是帮吴婶招呼一下。”我进屋拿了帽子跟相机,“不去我就一个人出去了。”

“去吧,我帮你调教他。”晓侧脸朝我挤眼睛。我捡起枕头就扔她,然后转身跑到门外。

木板震动的声音像暴雨来临前的闷雷,我在楼梯拐角看到梁伸出的脑袋。佯装不知,我打开侧门的锁,往山上的路走去。

小碎石铺成的路走起来有点颠簸不平,蜿蜒的向大山伸入。山头上是随地势高低而错落建造的木楼,岁月的沉淀,木板变成黑褐。偶尔见到深刻的一笔,像是泼墨。

我漫无目的地走着,或者说,我的生活也这样漫无目的的继续。在一个地方呆一段时间,用一段新的回忆填补一段旧的回忆。如此反复地遗忘和剥离现实与梦想带来的抵触。

我让手指划过路边的矮墙,淡淡的灰从指间掉落。突然觉得好笑,头往后转去。我看到梁的相机镜头对着我。

“上山吗?”我问梁。他向我走来,相机挂在前。

“想去另一个寨子转转,明天才上山。”

“上良寨吗?”

“对,要一起去吗?”他似乎一时想起什么,“你们应该去过。”我望着他,“没,我没去过。我们在这里呆了七天,哪都没去,就跟在家里一样,随意打发时间。”他想了一会,建议先到村委租辆车去上良寨。

“这样会方便一些。”我说好,两个人沿原路往回走。经过民居,我进去叫上晓,梁没意见,三个人一起上路。

梁坐车头,跟司机闲聊。我跟晓坐在后面,晓一路沿途拍景,甚少说话。我不时看看风景,不时望着梁的脸。他的侧脸有点单薄,上络了短短的胡须,觉像个印度人。

经过巴贡河域,只见由远而近层层叠起的梯田,在风里卷起金黄的麦。梁喊司机停车,捧着相机对景不停按下快门。我的镜头对准他的背影。是模糊而颤抖的画面,梁弯着背对着我。

“你给我们拍张合照吧。”晓对梁说,然后走到我身边,一手揽着我的肩膀。

梁显得很高兴。帮我们拍完,还拉着司机拍了几张。

走了一个半小时的盘山公路,我们到了上良寨。是一个开放的很商业的苗寨。我们去的时候刚好碰到有旅行团来,三个人就挤在团队里逃门票。混进去后还看了歌舞表演。也是很商业的表演,像过场子一样,热闹归热闹,但没什么内容。

过了半个小时,歌舞结束,寨子也逛完了。司机带我们到村寨外面的饭店吃饭。饭店对面是邮局,我就想去寄张明信片。问梁要了地址。

站在邮局里,隔着玻璃,我看到坐在马路那边的梁,一时不知道可以在明信片上写什么。思量了许久,才写下“2006年9月15,上良寨,山的稻田,幸福在发芽。”回到饭店,菜已经上齐。三个人一边吃一边赶苍蝇。黑乎乎的苍蝇如狼似虎盘桓在头顶上,时刻准备突然袭击。我捧着空碗去盛饭,锅盖上粘苍蝇。我叫梁过来帮忙。

他赶苍蝇,我盛饭。他忽然问我,“你在明信片上写了什么?”我望着他的眼睛,逗他,“不告诉你。”他只是笑。我的心在他的笑容里一点一点瓦解成甜腻的糖颗粒,空空的心房。

“不理你。”梁捧着饭碗坐回自己的位置,跟晓聊起此前的云南之行。他看起来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我不免有点失落。闷头吃完饭,我们坐车回去。

傍晚时分的村庄,晚霞如水彩画般渲染着整个天际,炊烟弥漫,散发干干的味道。路上过往着刚从田里回来的村民。

梁在院子里给晓拍照。我因为有点不痛快,就坐在长椅上写记。反反复复地也没写几个字。听到楼下的笑声,我一再警告自己不要张望。末了还是忍不了,跪起来。梁的相机掠过晓的脸,对准我。

晓抬头望上来,又看看梁。

“下来吧,我给你们拍一张。”梁只是愣在那里望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