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你的子过烈,若有不服随即表现在眉目间,表面恭谨有礼,明眼人却知暗怀二心”君应察觉到她微僵住了身子,在心头暗笑。
“倘若真想取仕,修身养之道不可少;身处官场宦海,并非取仕那么容易。”
“多谢山长忠告,”樱甯咬了咬牙,整张俏脸又藏进袖底,免得他眼细,再嗅出她的神有何异状。
“时候不早了,山长繁务众多,何不早点歇息?”君应静默地盯着她一双慧诘灵动的眼眸敛于长睫之下,明白她是怎么也不肯放弃考举的打算了,真不知该笑她天真、抑是气她不识抬举,他已然暗示她别再待下去;然她懂,却跟他硬耗着。
“你真想作官…”君应若有所思地望了她一眼,等到得到她充份的注意,他才缓缓地补了句。
“还早。”还早?呵,她要真想作官,谁也挡不了她;何况她对当官也没兴趣,只是等着懦弱的苏家大少爷被巧瑟请回这里,她自有办法带着苏大少和巧瑟离开这怪气的书院,回温州找老夫人请罪。
樱甯一面辩解、一面安着自己,其实心理半是不服,但她又能如何?与其大谈空论,还不若花些脑筋解决现下的难题,然后她就可以永远别见着君应、永远别再担忧着哪天真被人识穿她的女儿身,惹得事情更难收拾。
月值中天,她无聊地望了望四周,夜里的翠林沁来幽香,偏偏林间穿梭着塾生雪白的身影,在月的照映下犹如鬼魅,嬉闹失态地破坏这份宁谧。
每月一次的月夜诗会,师生们可以附庸风雅,齐至林问来饮酒对诗,论诗、论景、论政治;约近子时,夫子们也都回房歇着了,就他们这群塾生仍不肯散去,待着饮酒谈笑。
“啧!大寒地冻,连冬夜里还得对月诗,亏他们还待得下去。”樱甯缩着肩膀嗤了声,决定不再待下去,她收起自个儿的蒲团,眼角却瞧另一名生员未若他人般嬉闹,饮干杯中的酒后,又持续地倒了杯。
平时并没有特别去注意这名生员,她处事低调,自然也不过问他人闲事;但此人与她相仿,同样不求表现,像个微不足道的寻常生员,若非她记佳,最近又刻意去记他人名字,否则可能叫不出他的名字;印象中他应该姓常没错。但是…好怪,樱甯拧了拧眉,眯着眸藉着月瞧清楚他的神;白相见总看不出他有什么异状,到了夜晚,他的眼神好,眸中的光芒有如淬了毒的暗箭,等着趁人毫无防备时奇袭毙命。一个待举的书生,怎会有这样的眼神?
樱甯脑中响起疑问,浑身不由自主地紧绷了起来,她刻意地端起酒杯,走至那个人的身边,“常先执,方才晚辈敬酒,似乎忘了敬先执一杯,可否让晚辈弥补失礼之过?”
“苏友执,你太客气了。”常愈眼中的毒霎时散去,快得几乎令樱甯以为刚刚所见到的是错觉,她顿了下,举起杯,隔着杯缘打量过他略带呆滞的目光后,含笑饮酒“晚辈喜独处,倒不知前辈与小弟相同,有独饮的习惯。”他没有说话,边带着一丝奇怪的笑意,看得樱甯全身发,这人城府极深,愈瞧愈觉诡橘:。
“晚辈才到书院不久,怎么先执知晓小弟的名字?”
“苏念学,有谁不知?”常愈淡淡地笑道,迳自饮酒,“同辈们常提起你,论你的相貌奇佳、论你的文才,还有…安静。”
“安静?”这点他也注意到了?樱甯淡挑高眉,“说起安静,我倒觉得常先执你比我安静呢,”
“哎、是啊。”常愈咧了咧嘴,眸间有些羞惭的神,“我这怕生的了就是改不了,家人将我送至书院,也是希望我能耳濡目染,与同侪们好好相处。”
“本难移,想改子又急不来,常先执可别妄自菲薄啊。”真是月朦胧。让她看走眼了吗?常愈一脸木讷相,的确颇似内向,可…她不觉得自己错意。
“多谢关心。”常愈瞄了瞄樱甯,“苏友执,难得诗会,怎么不与明郎他们一同随诗,和我喝闷酒是没什么乐趣可言的。”
“先执这是在赶我?”樱甯噙着笑意,瞅着林子深处又跑又闹的身影。
“若真是宁静的诗会倒好,夫子一走、场面即失控,先执们酒一发,诗的声量大得吓人;我怕吵,当然留在此处。”
“听来贤弟也是好静之人呢。”常愈叹了口气轻道:“苏友执,寻常举子落了榜总怪罪家中无宁静之处可读书,宁可跑到这深山野地里来,希冀能多受些氛围专心念书。其实一般人不知书院里物以类聚,生**闹的人就算放到山里,还是闹成一团,这书院没什么好,倒不若自个儿在家温书来得清静。”
“那么,先执又为何遗侍下来?”她是不得不来,而既然他瞧清了这一点,又为什么在书院继续待下去?
常愈望着酒杯一笑,却笑得神秘。
“落了榜。无颜见乡亲,能去哪?与其在家看父母儿脸,不如眼不见为净。”
“常兄有小?”樱甯托口问了后,才觉自个儿呆;有小仍想取仕者大有人在,她何需讶异?
“说得也是,每个人都有他来书院的理由呢。”
“是啊。”常愈听着吵闹声愈来愈大,含笑地望向樱甯。
“贤弟,吵的人来了,似乎见不得你贪得清静呢。”
“噢…”樱甯回头一看,萧明郎一行人带着酒意,步伐摇摆地朝她这儿晃过来,她无奈地翻眼睛咒,“来者不善、善者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