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三十五章纸中情已惘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十五章纸中情已惘然姐:你说世间情为何物,总教人相许相死?

后院的木棉花盛开了,竟是如此妖。妖的红,仿佛是血的心,陨落在高高拔的树干上。触目惊心。

常常扰人清梦的青鸟,已不再出现。没了父母,没了青鸟,没了你,没了我的心,我的世界似乎沉寂了。我走不进喧闹,喧闹钻不过我的防备。

,如此充幻想,却为何如此凄美?于你如此,于我如此,于世人如此。

人生若只如初见,于是多好。我所,鄙我所鄙,于时间无关。

忘不了的,是怦然心动的心悸。

忘不了的,是诚心相待的相拥。

忘不了的,是唯美漫的相吻。

想要的,仅是执子之手,白头偕老。若能如此,便已无憾。

姐,为何总要有人从我身边走开?我想问问:他们可曾迟疑,离开的时候?

离开的脚步为何从不为我而停留?**走了,似乎把一切都带走了。

望着渐远的身影,我的‮腿双‬在颤抖。我相信,我所有的勇气一并跟着他走了。

姐,你说,谁还能给我勇气?

他说:想我了就朝北极星许愿,我会听到你的心声的。是真的吗?他的星是否一直为我闪亮?那么,我的星,是否在闪亮?

韵儿(字)4月10号信笺上清秀的笔迹已经失去原有的光彩,变得暗淡。覃韵知道那是她的笔迹,端庄清秀。看完这封信,慨万端。若不是没了那段子的记忆,再次看到里面如歌如泣的文字,心会不会滴血?

已在她生命中消失的那个**,到底是一个怎么的人,会让自己如此痛心以及不舍?

她的记忆只停留在高中毕业那一夏,在那之前,她知道自己是快乐的!之后的生活对她而言是空白的。有些人注定只是过客,注定被遗忘,一如她注定失忆。

轻轻折叠好信笺,进粉红上没有署名我信封里。随手又拿起另一封信,细细咀嚼着。

姐:我是不是特傻?

连续2次让同一个男人伤害。还要不顾一切他。

好马不吃回头草,是真理。可我偏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中行’,再看到他无赖的‘媚功’,我心竟软了。所以的防备也瓦解了,只盼着能破镜重圆。

,真的能让人一无反顾。可以让人忘记伤痛也要再试一次,是傻,还是痴?

我以为我们真的能回到从前,可是有些事注定是无法折回去。因为记忆一直绕,悲伤一路尾随。,终是难以圆

那个名叫叶沁的女孩,我们相遇了。人家说情敌相对,分外眼红。可是,我们却顾了朋友,是知心的那种。情并不阻隔两颗相知的心。仿佛心的二分之一都遗落在彼此的身上,最后融化在彼此的血中。

所以,我们注定纠葛不清。因为不愿彼此伤害。人生有此知友,已无憾。

我惶恐,茫,不知所措。当友情牵扯到情的时候,竟也是一道伤。

假装若无其事,逃,避,又能维持多久?现实终归是现实,一个无法长久逃避的痛,一转身,它已在内心扎,越是逃避,越是无法除。

关若轩,他是我的痛,也是我的梦想。友情,情,于我都是重要的。取舍不了,唯有逃避。于是,我们三人都在逃避,假装若无其事。

但是,总要有人做决定,不是吗?

而我,能做的只是等。等着决定来临,等着其中一人默默退让,悄悄来临,又悄悄走开。

可是,那个人会是我吗?

我希望离开的人,是我。伤害了太多人,自伤一次,也算是弥补。

有时候,他的名字,从我的中沉重地飘出,消逝。没有回声,像是一声叹息。

姐,远走他乡的你,何时归来?一个人的孤单是煎熬…

韵儿(字)11月9再次信笺进信封,却是另一种觉,忧伤,无奈,痛切…

鼻子酸酸地,想哭的冲动还未放纵,泪已从眼角静静滑落。为何她会如此忧伤,只因为那个让她痛定思痛的关若轩吗?

在医院里,她是不是给三人做了决定?一个默默走开。也许这已是最好的结局了,不是吗?成全了他们两人。

也唯有如此。记忆已从她的脑海中消逝,已不复存。

谁是谁最的人,于她已无多大意义。只希望,曾经的人,曾经的挚友,能幸福。

曾经听人说过,当你不能够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想起…

“韵儿,又在看那两封信啦!”覃音从后面轻搂着她,叹息着问。

“嗯。”抬头呆呆地望着窗外分外明媚的光,一脸忧愁,“姐,在没有记忆的那段子里,我过得一点都不开心吗?”仿佛心在滴血,一点一点干涸着。

“不快乐,不代表他没有存在的意义。每段经历都有他的存在原因。”

“可是每个失忆也有他的原因。”闭上双眼,没由来地到心痛,像是一钢针扎着她的心,硬生生地疼。现在不是取她一人,成全两人。如果记忆是悲伤的,失忆又何妨。

“韵儿,不想把那段记忆找回来吗?”抚着她的长发,怜惜地看着她。失忆一事,于他们三个到底是好是坏,真是刹心啊!

“该回来的时候自然会回来,我又何必强求。”悲伤不要也罢。只有放开,才能相拥。

哎,这情啊,啊,真是令人心烦。

窗外,木棉花依旧红,盛开的花以及未开苞的花都是那么骄似火,娇滴滴地盛开着。

“姐,我想爸爸、妈咪了。不知道他们过得可好!”晨风拂面而过,仿佛是温柔的抚摸,拂过心头。

“我也想他们,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