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围魏救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内史下大夫来和前几天就知道杨坚奉旨回京了,而且当天就到府上拜见过了。
今天之事甚是重大!来和离开帝后,径直打马直奔随公府相告——虽说在朝堂之上,武帝当殿驳回了王轨的话,但在王轨去后,陛下却命他再次述说杨坚相禄,亏得来和机警相助,才使得陛下稍释了几分疑心。
然而,机过人的来和还是看出来了,齐王和王轨两人先后奏禀杨坚的相禄之说,到底还是令武帝种下几分疑虑了。
事情紧急,他必得尽快告知杨坚,使他在京朝的子里能有所防范。
彼此已是至,因而也不须客套,杨坚为来和沏的上品江南小芽尚未启盖,来和便匆匆将殿堂之上所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告知了杨坚!
杨坚骤闻来和之言,惊得半晌才回过神来。
陛下素知来和等人与杨坚的私颇好,今之事,并未待为王轨和齐二人保密。如此,不能排除陛下是有意令来和对杨坚透此事的。
那末,陛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敲山震虎?一石二鸟?
杨坚此时真是苦笑不得:上天使自己生了这副“龙颜”福兮?祸兮?
独孤伽罗再没料到,原以为仇人已死,杀父弑姐之仇也报,加上又与陛下的儿女联姻,原以为从此总算可以过太平子了。哪里料到,好子还没开头,有人便以杨坚有“不臣”反相,公然奏请陛下除掉自家夫君前程命!
得知此番竟是齐王和王轨两人私下串通,先后在陛下面前谄害杨坚的真相时,一向广结善缘,处处与人为善的独孤伽罗终于忍无可忍了!
她原想,自己这些年来对齐太妃敬奉结纳,齐王与杨坚彼此也渐渐好,而不久前,杨坚的姐姐作主,把她的小姑嫁给了齐王为妃。齐王再也没有为难杨坚的理由了。
谁知,事到如今,他仍旧不肯放过自家夫君!
刚刚缓过些神的杨坚和伽罗夫妇,再一次陷入了忧惧之中。
此番,女儿与太子的婚事,经齐王和王轨两人这么一搅和,只怕没什么指望了。当然了,如果陛下依旧坚持要聘定丽华为太子妃的话,说明陛下并没有在意齐王和王轨对杨坚“反相”的谄诋。若陛下改聘他人之女为太子妃,以后的事,恐怕就是吉凶难预料了。
当今陛下是在整整十几年的刀光剑影中熬过来的,他的情会比一般帝王更为疑忌。王轨齐王两人,一个是陛下多年的心腹,一个是陛下的手足兄弟,再没料到,他们怎么会对杨坚这般忌妨和敌意。
伽罗觉得自己想得太简单了。相虽除,争未已。
看来,眼下,京朝这地方仍旧还是待不得!
夫商定:此番,不管丽华是否被聘为太子妃,杨坚依旧还是继续远离朝廷权力中心,外戍避祸为上策。
两口子正小心度之际,再没料到,陛下竟诏敕邓国公、太傅窦炽,蜀国公、太师尉迟迥,申国公、太保李穆,郑国公达奚武四位朝廷元老,前往随国府为当今太子隆重求聘杨丽华为太子妃,并拟定了来年秋天九月正式娶皇太子妃入主东。
皇家聘礼丰厚惊人!
两家儿女亲事定下后,做为儿女亲家,陛下召杨坚入,并赐以御宴。君臣闲聊时,陛下出留杨坚在京朝任职的意思。
杨坚不管陛下本心如何,仍旧委婉推辞:“陛下,臣三代蒙受隆恩,今又贵为皇戚,唯应恭上礼下,为陛下和大周社稷效犬马之力,方能报浩皇恩之些微。故而,臣恳请陛下恩准臣依旧外戍一方…”武帝暗叹杨坚的明礼,于是,欣然诏准杨坚依旧任随州总管并都督诸州军事。
这年秋冬,陛下正式颁诏:当年江陵之战所获江陵百姓俘虏,凡被充为大周公私奴隶者,全部赦放为民。
伽罗记起了当年在太学读书时,众位同窗在长安街头争相观看十万江陵俘众的情景来。还在少年时代的宇文邕当时曾说过“既然江陵已经归属我土,这些人自然也应归属我国百姓之列。像眼下这般,将大批俘虏沦为公私奴隶的制令,迟早得废除”的话。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随国府也被赏赐几百男女奴俘。他们在随国府做了十几年的奴隶,当年十来岁的孩子,如今也成了中年人。当年的壮年人,如今已是年迈之人。
伽罗命家将把他们叫在一处,一一询问,有愿意回老家江陵的,随国府赠以路费盘。无亲友可投靠者,随国府便在邑地上统一修屋建房,使他们像其他普通邑户一样种田为生。有老迈残弱者不能自立者,伽罗辟出房屋补济,使其相互关顾,安度余生。
伽罗更未到料到的是,诏敕释放江陵俘众不久,武帝诏敕伽罗的诸位兄长或是回复旧职,或是晋迁新职,加增邑户。
这份诏书中,竟明白地冠明“以功臣之子而征拜”独孤信长子独孤罗为楚安郡太守,次子独孤善恢复魏宁县公,三子独孤穆恢复文侯县侯,四子独孤藏为义宁县侯,邑各一千户;五子独孤顺为项城县伯,六子独孤陀为建忠县伯,邑各五百户…
“功臣之子”四字,虽对当年旧案未着一字,却分明已为父亲昭了雪、洗了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