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十二章赤壁初交锋曹操大意失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必了。”刘备不讨这没趣——你们私下串通好了不说,即便派到我那儿又有何用?又问“我家孔明先生呢?”

“孔明先生高才,又有结好之功,被我家主公留下款待,过几自会回来,请您放心。”刘备倒是放心,八成仗打完诸葛亮就回来了,那还问什么呀?他真拿这个周公瑾没办法了,索敞开窗户说亮话:“周都督,您似乎千万百计不让我知道用兵细节,这是为何?”

“不假。”周瑜也不隐晦“末将也不明白,刘豫州似乎千万百计非要清楚用兵细节,这又是为何?”其实道理很简单——彼此间并不信任。虽说两军联合,难免考虑私利,战时谁损失多谁损失少,谁担子轻谁担子重,乃至战后获利大小。周瑜要是都告诉刘备,倘刘备从中取巧,岂不是耗江东之力反为他人谋利?反之,刘备若不打听明白,怎知周瑜葫芦里藏的什么药,若是把江夏卖了怎么办?

这场会晤就此僵住了,刘备心中忽生厌恶之,但毕竟身在人家地盘上,忍了忍气,没有纠下去:“未知都督带来多少兵马。”

“三万。”

“恨少矣!”周瑜却道:“确实少了些,听闻刘豫州与公子帐下还有两万兵,可否暂时拨与末将调遣?”哪有张嘴要人家兵的?刘备怀疑自己听错了:“都督何意?”

“请刘豫州将麾下兵马借与末将,我统领这四五万众与曹贼周旋,豫州但观瑜破之。”刘备再能忍,话说至此也不泛出怒意:“都督此举不合适吧?”周瑜嫣然一笑,微微拱手:“豫州勿怒。用兵之道贵在同心,若你我各自为战,只恐竞相逐利不能得胜。若由末将…”

“凭什么由你统领!”亭外赵云怒冲冲了言。

“放肆!我与周都督说话,岂容你多言?”刘备嘴上申斥,心里却暗暗称快。

周瑜斜了赵云一眼,并不理睬,却对刘备道:“刘豫州若信不过末将,我也可将江东之兵尽数您统领,如何啊?”刘备万没料到周瑜还有这一手。由他管辖江东之众本不可能,且不论统军之才,江夏之兵仅仅两万,而且练不勤相对疲软,真正的骁勇之士不过数千,而且还得分派守卫郡县,怎得住人数、船只都多于自己的江东军?就算周瑜肯给他,他也接不住。

周瑜见刘备哑口无言,才把话往回收:“既然如此,那还是偏劳末将吧。”刘备挤出一阵无奈的笑容:“周都督,两军联合理当彼此相敬,可不要人忒甚。”周瑜连连摇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现在只有末将能统率全局抗击曹军,那我只能当仁不让。我想您一定会答应。”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答应?就不怕我反目?”

“不会的。您刘豫州是何等人也?您是识大体、做大事的人,若但逞匹夫意气,早就在当拼杀至死了。您既然奋力逃,必有纵横之志!岂会因一时屈伸而败大事?”说这话时周瑜的表情分外凝重,似笑非笑双眼是真挚,紧紧注视着刘备。

刘备与他对视半晌,默默点了点头:“公瑾真知我者也!”

“过誉了。这么说刘豫州答应了?”

“嗯。”刘备的底线都被人家看穿了,焉能不答应“不过…”

“我知道。这些兵马只是暂时配合我行动,等战事完毕还叫他们回到江夏,另外贵军粮草皆由我方支应。这总可以了吧?”刘备听他把自己想说的全说了,却仍不示弱:“还望都督说到做到,战事之后务须完璧归赵。”

“哈哈哈…”周瑜仰天大笑,一摆衣袖站了起来“刘豫州太多心。设使战事不利,贵军果真丧失殆尽,恐怕那时我周瑜早就丧于曹兵刀下啦!”直到这时刘备才到,这个貌似文雅的年轻人实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一个可以信赖的盟友,或许更是一个强敌…

“军中设宴,请刘豫州享用。”刘备本没心思吃他这顿饭:“军务紧急不便讨扰,我这便回去调兵。请周都督代我致谢吴侯,就此别过。”说着话已起身。

“既然如此…末将恭送刘豫州。”周瑜也没打算真挽留,兵都要到手了。多少大事等着,哪有工夫瞎客套?他毕恭毕敬转出亭外,想亲送刘备登舟,哪知刚迈出亭子就见派去的童儿回来禀报:“黄老将军所部人马已到,他正在船上休息。”

“为何不到中军待命?”周瑜跟刘备说话,眼睛可没闲着,早把山下情形看了个清楚。

这童儿方才伶俐,这会儿却吐吐:“老将军说他连行军身体不适,不能立刻听用。”

“那程都督呢?”童儿越发语无伦次:“程老将军…也病了。”

“都病了?”周瑜不皱眉。

刘备虽未听懂他们说什么,但却瞧出周瑜脸不好:“都督军务繁忙,不劳您相送。一水之隔后会有期。”说罢抢先施了个礼。

“怠慢了…”周瑜脸堆笑赶紧还礼,眼瞅着刘备渐渐下山远去,才转脸吩咐童儿“你带几个亲兵把刘备送来的酒牛羊都抬到几位老将军营中,并替我转告他们,军务繁忙有失拜望,请他们安心养病,晚间我过营探病,这几我处置有何失当之处还请他们不吝赐教。”生病只是托辞,其实是程普、黄盖这帮老将不周瑜自专。他们都是跟随孙家两代浴血奋战之人,资历高威望大,怎甘心听一个晚辈全权指挥?尤其程普,按理说应该是左右都督并驾齐驱,而孙权明显更器重周瑜,这口气更是难顺。周瑜深知其中利害,大战在即,若不把这些老爷子哄好了,何谈齐心破曹?打发走童儿,他默默展开地图,直勾勾看着那个朱笔圈好的地方,陷入沉思——捍卫江东的魄力他是有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更是不缺,拒敌地点也大致选好了,但面对十多万敌人,这仗究竟怎么打?孤注一掷可没有赔的本钱啊!外人看来周瑜举重若轻坐谈笑,可其中艰辛又有谁知…

周瑜望江沉思之际,刘备已经登船,水手一阵摇橹,那叶扁舟飘飘摇摇又向江北摆去。时至深秋,西风强劲,自樊口回夏口是向西北行进,几个水手顶着大风奋力划船,累得汗浃背。刘备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周瑜要主动出击,争取隔江相斗,这主意是不错,至少可以避免曹军打到自家门口。但曹军是自长江顺而下,孙刘联军却逆而抗,若再顶着强烈的西北风,单就天时而言,完全不占便宜。孙权处在江南多少还有个地利,可江夏处在曹势力的半包围中,也无地利可言,倘若周瑜有个闪失,江夏又再无兵可派,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着急又有什么用?刘备只能采取一贯的选择,隐忍和等待。他回想方才与周瑜的涉,想起那个年轻人英俊的相貌、潇洒的举止、透着些许傲慢的话语,心中竟莫名其妙生出几分嫉妒。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这般风倜傥,可如今呢?

想至此,刘备不免苦涩,轻轻梳理起胡须,似乎想让自己看起来更体面,不经意间瞅见一白须,便用力将它掐断;可刚刚掐完又发现一,连忙再掐。如是者三,他终于罢手了——奔波已经忘记,自己早就年逾四旬了,白胡子、白头发还数得清吗?年轻时常听人言“英雄老矣”今天他算是切身受到这种悲凉了。曹虽然是宦竖子弟,但早年就跻身官场小有名气,度尽劫波成就霸业;孙权虽英姿发英雄气概,但若非继承父兄基业又有何能为?唯独刘备出身草鞋贩子,天天喊着汉景帝玄孙,却是白手起家未得祖上丝毫恩荫,辛劳半生却一事无成。眼看年近五旬白发丛生,与刘琦共据半个江夏尚且朝不保夕。人与人的命运如此迥异,老天爷,你公平吗?

“主公快看!”陈到手指北方打断了刘备的思绪“关将军的船!一定是大家不放心,赶来咱们。”刘备那股悲意渐渐释然——我也并非一事无成,辗转逃亡大半个天下,但还有一帮兄弟死心塌地追随我。曹孟德、孙仲谋,你们有这福气吗?你们一个占天时,一个占地利,我刘备靠的是人和。有人斯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