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薛陵与费浩分手之后,薛陵到万分高兴。因为他不但救了一个人,使他改归正,并且为国家造就了一个人才。沿海诸军之中,多了费浩这等人物,实在比数千士卒还要有用得多。因为横行海边的倭寇,不比西北鞑靼的对阵冲杀。那些倭寇们往往十数为群,侵入沿海地面,转战千里,无人敢樱其锋。像这种情形之下,只有费浩这等出身武林的好手,训练一批强悍军士,轻骑而出,加以截杀才行。

他牵着一匹宝马,趁夜向东面的宁陵疾驰。那费浩则独自落荒向北走,先抵兰封,再入黄河,顺河东去,到了近海之处,才转赴威海卫。

天明之时,薛陵已抵宁陵。他晓得自己在这方圆数百里之内,除非不在城市出现。一旦面,便逃不过朱公明手下,以及他发动天下武林人的侦察网。因此,他并不闪缩躲避。当他还未到达宁陵以前,便把两匹坐骑分别赠送给肯开门招待他的人。此举可以避免漏他中途有人接应之事,亦即是使朱公明不再在他这一路上细加查究,以致发现了费浩去向。

他在宁陵城内吃喝了,便在客店倒头大睡,以便恢复力。

这一觉直睡到晌午过后才醒来,但觉神体力尽皆恢复,当下冷静地寻思一下,晓得一场生死之斗决不可免。但这一回多半是朱公明率了他门下的高手找来,决计无法利用言语或别的法子规避得掉。同时朱公明为人之险毒辣,素所深知。只要被他算准碰上,势难有突围逃生之望。

这么一分析。连他也微惊心,尽在寻思如何化被动为主动之法。退一步说,假如已陷入重围之中,亦应预先安排定如何与敌偕亡之策。

正因薛陵晓得这等危机,才会在投店之后,立即倒头大睡,养足神,以便动手拚命。

现在神可养足了,下来就是如何抢占一点机先,不要步步陷入敌人的阱中,全无还击的机会。他暗自忖道:“朱公明对我必有两个想法,这是假设我已警觉危机而言,便不外是惊动别的武林人物,好迫使他与我放对拚斗。虽说我不一定就拚得掉他,可是他如能避免,当然还是少蹈此险为妙。另一法就是我突然离开,飞奔疾驰。好使他措手不及,无法调动大批高手及时拦截。假如只下他一个追上我,则又是一场面对面的生死搏斗。不错,瞧来只有这两条路子可以抢回一点主动之势。也就是尚有一个机会与他决斗。然而以朱公明如此老巨滑之人,焉能没有防范之法?”他仰天长长透一口气。这数年来他历经惨变,忧患。也曾凭仗机智逃出虎口。这些经验,使他的智慧更加洗炼,光芒更强。因此,他作这种深思之时,连自己也到自己真是今非昔比,已经是老谋深算,智计百出的人了。

他起来在房中走了两圈,思想又开始活跃。想道:“假设他没有办法防范我采取这两种反击手法,则他定必出其不意,率了大批人马,突然到此袭攻。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动静,可知他成竹在,不愁我飞出掌心。”自然他也考虑过朱公明本没有接到消息,或者到了别处,赶不及到此,甚且朱公明儿不曾考虑这许多问题,只等到一个适当地点时机,便亲自出手一拚生死等等可能

然而薛陵决不肯如此低估朱公明,他宁可相信他已经布下天罗地网。而他亦以全力突破,纵然一切图谋事后证明都属多余,但亦不过白费了一些力气而已,对他并无任何损害。

因此,他用心寻思一个可行之法,纵然不能避过敌人的罗网,但最低限度,亦须求得能够与朱公明单独决斗的机会。到时死在他金刀之下的话,那只能怨艺业未,并非死在对方诡计之下,因而死而无怨。

大约想了半个时辰之久,他计算一下子,尚有二十余,才一个月之期。换言之,他必须挨过这二十多,方能化被动为主动,从事跟踪暗杀朱公明的活动。因为一个月后,朱公明已偕白英潜隐金陵,恢复那副天下无人见过的面目。以他的老巨猾,可能早就替这副本来面目在金陵城中做过一些必要的功夫,使他一旦恢复原貌之时,身世来历都有得稽考,任何人也疑不到他的头上。

他猜想朱公明最后的摇身一变,多数会变成金陵的宦绅,家资富有,甚至父母妾以及子女都有,只不过主人翁为了某种缘故,以前多年来很少面而已。这个想法很合道理,不过目下不是臆测这件事的时候,他必须先解决眼前灾祸,方有以后可谈。

突然间,他从没有办法之中找出一个办法,霎时凝眸苦思,过了许久,这才作了决定。

迅即走到门边,侧耳一听,外面并无人声。他开门出去,闪入邻房,把桌上的茶壶收在衣衫内,然后回返己房。

他撕了一点碎布,住自己房间中的茶壶壶嘴,又紧壶盖,然后手放在包里内,把邻房取来的茶壶放在桌上,代替原有的那个。

之后,他抓起包里,大步出去,付过店账,一迳出城,向西而行。他一跃出店门,已到有人跟踪监视,而且为数真不少。

有成竹地悠悠前走,不久,已走过几条繁盛的街道,来到城西。此处俱是名门望族,达官显宦的宅第。每一座都占地甚大,屋宇连绵。他转入一条胡同,突然跃过围墙,落在这家宅第的天院子中。

薛陵迅速四顾,不见一人,心中甚喜,赶紧提气一跃,躲在一株树后。

他在这迅快一瞥当中,已瞧出本宅不比寻常富豪之家,定必是阀阅门第,簪缨世家。除了富有之外,尚出过高官厚爵,功名显赫之士。因此,虽是一个僻院,亦另具一种气派。

这等俗世的功名利禄,还不放在他心上,他侧耳一听,便从左侧的门走出,到了一处,但听隔壁人语声不断,加上烧火及锅杓之声,可知必是厨房。

他傍身之处,乃是一个小小天井,四面俱是房间,门上有锁,一望而知乃是贮放食粮杂物之用。

他检视一下,其中一间虽有锁头而未锁上,连忙取下锁头,拉门一看,但见这个房间不算小,四下都是橱架,屋顶有一层天花板。

此房一望而知乃是放着时常取用之物的房间,纵然有些角落可以隐蔽身形,但仍不理想。他抬头望去,但见右角的一块,似是活动可移。当下提气跃起,伸手轻按,那一方木板果然应手而起。

薛陵念一声阿弥陀佛,先飘身落地,把门掩好,锁头揣在怀中,为的是怕底下人随手锁上。假如锁头不见了,在他们这等大宅人家,凡事都拖拉敷衍,起码要十天八天才一个新的来锁上。

然后,他一跃而上,推开木板,钻入其内。但见光线黯淡得多,只有两块琉璃瓦透入光亮。四下尘土堆积,不知多少年没有打扫过。事实上,也没有人会打扫天花板上面的地方。

他设法干净了一处,可供躺下。便把包里内的茶壶取出,放在一边。

原来他已决心作长期斗争,除非敌人进来拖他出去,否则,他在这二十余之内,决不离开这处。

薛陵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才想出这么一个笨方法。那就是出其不意躲入人家之中,觅地一藏,多不出。这一着定必大出朱公明意料之外,除非他有本事使官府出面,搜遍这附近几座宅第,连瓦中也翻过来,才有可能找到他,否则的话,谁也休想查到丝毫线索。

当然这个法子不是随便可以施展的,错非他晓得朱公明与白英有一个月之约,他无论如何也不肯用上这个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