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观望与反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托尼,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想咱们能对付他。”
“你说说,这头老狐狸究竟想得到什么?”
“美国的飞机、大炮、坦克。还有消灭共产。”
“他在敲诈总统?”史迪威猛然醒悟。
“我看是这样,将军。”赫恩愉快地笑笑,补充说:“据我所知,龙云曾在私下向多恩将军表示,如果美国人肯替他装备五到十个师,他愿意单独向怒江进攻。”
“你是说我们应该利用他们的矛盾?”
“正是这样,将军。至少我们在表面上要让他到这种威胁的存在。”史迪威搔搔花白的头发,突然笑起来。他意地拍拍参谋长的肩头,夸奖道:“托尼,你不应该呆在我这里打仗,你应该到白去搞政治。”一个少校军官钻进指挥部,气吁吁地报告:“将军,敌人的坦克出动了。”史迪威神一振,叫道:“好哇,到底把他们赶出来了。”他抓起一架望远镜,匆匆吩咐参谋长:“托尼,你马上起草一份电报,把我们的意思告诉乔治。我得到孙立人的师部去看看,那些本人可是鬼得很哩。”四月三,美国总统复电蒋委员长,态度更加强硬。并暗示可能取消对重庆政府的一切援助。
当天晚上,中国外部长宋子文代表蒋委员长向白提出口头抗议。
四,美国政府拒绝了中国元首的抗议,并明确表示:“云南y军应立即开辟怒江战场,否则将取消一切援助。”委员长一怒之下接连摔碎了三个茶杯和一只价值昂贵的明代宜兴紫砂茶壶,然后索不予理睬。
十,史迪威将军的参谋长托马斯·赫恩少将由缅甸飞抵昆明会同云南方面军(即y军)美方首席参谋长弗兰克·多恩准将召开中美高级将领联席会议。赫恩少将代表史迪威将军宣布:将已经运抵昆明机场的空运分配额共计七百三十吨作战物资“全部封存冻结”同时“单方面中止贷给中国作战飞机的合同,收回迄今已贷给的全部飞机”更使人到意味深长的是,美国方面还宣布:将考虑“重新把作战物资分配给那些愿意渡江向本人进攻的军队”这是一种类似当代经济招标的“战争招标”意在刺中国政治家的竞争积极。当天,龙云即在昆明表态,愿以五至七个师向怒江西岸进攻,条件是换得十个师的美式装备。
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亦有所动。
委员长没有想到美国人来了这样一手,自己先软了一半。他并不愿意得罪美国人,更不愿意看到美援物资落到自己对手手中,因此三天之后,重庆政府的军政部部长兼总参谋长何应钦将军便匆匆飞赴昆明,向中美将领宣读了委员长亲自签署的《中国远征军(y军)怒江作战命令》。命令规定:中国远征军总司令由卫立煌上将代理,下辖第十一、第二十两个集团军及直属特种兵部队,共计十六个整编师(后增至十八个)和九个炮兵团,总兵力二十万人。上述部队最迟应在五月上旬到达怒江前线指定位置并准备渡江作战。
同时,何总长提赫恩少将一份备忘录,要求美方为实施怒江战役承担下述责任:1·提供渡江工具,保证先遣部队五万人强渡怒江天险。
2·实施全天候空中掩护。
3·派遣美军炮兵部队予以配合。
4·提供远征军所需的全部作战物资补给。
美方迅速同意了中国政府的请求。四月十七,赫恩少将代表史迪威在《中美怒江战役协议书》上签字。
这就是一九四四年中美关系史上著名的“怒江危机”蒋委员长在同美国人讨价还价中不光彩地丢尽了面子,他只好把对美国总统的强烈不迁怒于史迪威和龙云。史迪威是美国总统派到他身边来的绊脚石,他暂时奈何不得,但是龙云却早就是他的心腹大患。
“云南王”一天不除,委员长一不得安宁。因此在抗战胜利的第二个月,委员长就迫不及待秋后算账,指示杜聿明在昆明发动大规模兵变,用武力把龙云赶下了台。
当委员长在重庆那幢豪华的官邸大发雷霆的时候,美国将军约瑟夫·w·史迪威却在弹雨横飞的缅甸热带丛林里度过了他第六十一个生。
3怒江。腾北战场。
一九四四年二月,连的大雾致使高黎贡山区天地混沌通锁断,一架航的盟军侦察机因为燃料耗尽不得不在腾冲北郊简易机场里迫降,机上一名美军驾驶员和两名中国情报军官立即成为了本宪兵的俘虏。
宪兵未费多少周折就从中国军官嘴里掏出了他们需要的情报。这架飞机的任务是将情报军官空投到高黎贡山区,负责与在该地区作战的国民游击队(含预备二师、第八十八师和三十六师一部)进行联络。他们随身携带电台一部,并有最新编制密码本及怒江东岸中国军队编制表各一份。
这份从天而降的厚礼使得本人大喜过望,第五十六师团新任师团长松山裕三中将命令炸毁飞机,将俘虏和文件秘密押送芒市。这天中午,当浓雾散去之后,轰隆一声巨响震动了腾冲县城。当地居民看见郊外有一架坠毁的盟军飞机正在熊熊燃烧,后来又有人在飞机残骸中找到三具烧得焦黑的军人尸体。
滇西。芒市。
芒市原来只是瑞丽河谷里一座傣族村寨的名称“芒市”当地话意即大象出没的地方。这里原是一片“瘴疠之区”人迹罕至,野象出没,只在旱季的时候有汉人的马帮沿着山路到缅甸走私鸦片和玉石。滇西公路修通之后,一队队冒着黑烟的汽车不分白天黑夜地开过这里,把内地的食盐、布匹、酒运到缅甸,又把缅甸的橡胶、大米和白糖运回国内。汉人在芒市设立了政府机关,还有警察署、海关、兵站、税务、医院和许多商号旅馆等等,短短几年,芒市成了怒江西岸除腾冲外最大的边境城市。
一九四二年军占领滇西,把芒市变成一座巨大的兵营。他们对原来的警察署进行了秘密改造,在铁皮屋顶上竖起许多蜘蛛网一样密密麻麻的网状天线来。这些险的金属网络昼夜发出电波,听监和截获中国境内的通讯联络,破译密码,同时也负有干扰敌方通讯的任务。
这就是本人设在东南亚最大的无线电听监站“芒市一号”机关。
“芒市一号”对于军在中国战场和东南亚的军事胜利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到一九四四年二月之前,该机关通过昼夜听监中国境内主要是重庆发出的各种无线电讯号,截获大量情报,密码破译率为五分之一。这在当时条件下已属相当惊人的成就。当那架航的侦察机为本特工送来一份沉甸甸的厚礼之后,这个机关的工作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到一九四四年五月,该机关一共破译怒江东岸发出的密码情报二百七十余份,破译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中国军方对此仍然蒙在鼓里,毫无察觉。
在现代战争中,情报工作的重要往往超过飞机大炮,这个事实早在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已被美英德诸国所接受。我们只消回顾发生在一九四二年六月的中途岛之战,就会对此一目了然。在那场关键的大海战中,美双方都投入了自己的海军主力:方拥有航空母舰六艘,其他各种水面舰只一百四十五艘;美方只有二艘航空母舰和其他二十六艘军舰。但是仅仅两天之后,占有绝对优势的本联合舰队遭到惨败,损失四艘航母、四百三十架飞机和三千五百名官兵,其中包括数百名练的舰载飞行员。美方仅损失一艘航母。美国人创造这个惊人的海战奇迹的秘密在于:他们在一艘被击沉的本潜艇“伊—60”里捞取了军用密码本并破译了敌方的全部无线电通讯。
一九四三年四月十六,十七架美军战斗机截击了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的座机,原因依然在于美军事先截获并破译了军密码。
中国人必将为情报工作的落后和疏忽大意付出代价。
4五月十一凌晨一时,怒江战役全面展开。
在长达两百公里的怒江大峡谷的东岸,两千五百名中国工兵将事先准备好的渡江工具:橡皮舟、冲锋艇、汽油桶和竹筏子拖入吼声如雷的江水中。一百多名经验丰富的美军军官帮助中国部队实施了这场夜间渡江的战斗。首批攻击部队约两万人陆续从七个渡江点开始强渡怒江天险。
至天明,只有一名士兵不幸落水溺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