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牛刀小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说完,再也不等他答话,径自转身跃上石榻,仰身卧倒,双目一闭,呼然睡去。
蒲逸凡本有许多话要向他说,但看他这般神情,无异是催促自己快走,当下再也不说什么,转身走到室外,猛一提丹田真气“七五玄功”运集两掌,脚尖用力,双臂一抖,人已笔直拔起两丈多高,半空之中左足一点右脚背,借力腾身而上,直向口去。
人一穿入内,蓦然双臂疾分,两掌紧贴壁,替猱升而上。他现下功力大进,那壁上的青苔虽然仍是滑不溜手,但运集在掌心的“七五玄功”却有无上妙用,手触青苔,竟毫无溜滑之,片刻间,已自守而出。
走完那条弯弯曲曲,高低不平,仅容一人侧身而过的石道,来到甬道之中,他默计已快要走近石门,停下身来闭目定了一下神,睁眼一看,只见自己停在离石门四五尺处。
要知他内功本就极为深厚,自修“七五立功”之后,功力更是突飞猛进,是以这石道中虽然是一片黑暗,但凝神一视,眼下景物,仍是看得清清楚楚。
他已得寇公奇的指示,很快的便找到了纵石门开关的那个小,当下伸出右手,食中二指挟住索头,用力一拉,但闻一阵轧轧之声,响起耳际,定神一看,石门业已打开。
放开手中索头,大步走了出去,边走边自想道:“这扇石门,怕不在三千斤以上,但纵开关的索练,却只有拇指细,并不需多少力量,即可把门拉开,看来这石门的设计制造,真算得巧夺天工了!”思忖之间,人已走出石门,但觉山风拂面,天光亮眼,正待向前走去,耳际忽然响起寇公奇的声音道:“小娃儿,你要再来之时,只需在这石门上重击一掌,老朽便会来接你。”但闻一阵轧轧之声,石门已经关闭。
蒲逸凡望着石门,暗暗忖道:“这石门在‘沧海钓庐’中的靠壁一面,笠翁师徒隐迹此间,不知发现没有…”他乃生好奇之人,心中疑念一生,不放眼四顾,待到看清之后立时恍悟过来。
原来这石门虽在钓庐山壁之中,但门外壁间却有一条尺许宽窄,两尺深浅的天然裂,由外向里看去,若不打开石门,委实难以看出破绽。
他望着石门任神了良久,才转过身来向外走去。
要知他这两月来,住与世隔绝的山腹下的石室之中,大半的时间,都是在昏暗中度过,如今走了出来,虽然仍在“沧海钓庐”之中,还未看到天,但较诸在那石室中,空气已新鲜不少,光线也明亮许多,一阵冷风吹来,他长长的了一口气,心头然,神大振,大步走到钓庐外间,停身在靠壁的石榻之前。
他纵目打量一下眼前的景物,两月前发生在此间的一幕往事,又不期而然地涌上了心头。
他记得这石榻,正是渔装少年躺卧的石榻,那摆在壁边的桌椅,也正是他与沧海笠翁、白头丐仙吃饭用过的桌椅,但眼下景物依旧,人事已非,睹物思人,抚今追昔,不思澎湃,悲从中来,兴起一阵沧海桑田,世事多变的黯然之。
抬眼望去,忽然瞥见那留在壁上的字迹,只觉一股热血,从中直涌上来,不由自言自语地高声叫道:“蒲逸凡今生要不能杀你这歹毒恶贼,誓不为人!”话完仰声长啸。
他现下功力大进,这啸声又是情而发,不但音调宏大,而且长长的历久不绝。
一声长啸过后,中的悲念之气,已发不少,动的心情,慢慢的平静下来,他又仔细打量了一下眼下的景物,只见一张木桌,四把竹椅,靠壁而置,摆得整整齐齐,顺手一抹身前石榻,触手纤尘不染,想道:“看这屋里情形,分明有人居住,莫非两位老前辈那夜没有遭人毒手…”思忖未了之际,忽闻一声大喝自门外传来道:“什么人吃了熊心豹胆,敢跑来这里大呼小叫?”话声甫落,但见人影一闪,在他身前八尺之处,已多了个剑眉星目的渔装少年。
渔装少年似是愤怒已极,只见他剑眉轩动,星目闪光,视着蒲逸凡,大声喝道:“胆子倒不小,竟敢开骂人,我问你,谁是恶贼?你要杀谁?今天要不讲个明白。”鼻子里忽然冷哼一声:“就别想活着离开这里!”蒲逸凡见渔装少年不分青红皂白,一见面就这么怒言相加,心头也觉有气,但朝对方略一打量,认出是谁以后,气火立即消去,心知自己适才几句自言自语的怒话,被他听到起了误会,当下朗然一笑道:“看兄台这身装束,想必是笠翁老前辈的…”渔装少年冷笑一声,接道:“既然晓得这是我师父清修之所,为什么还敢出言放肆,开口骂人?”忽然剑眉耸动,怒喝一声:“明知故犯,我非教训教训你不可!”举手一掌,劈击而出。
别看这渔装少年年纪甚轻,武功却是不弱,掌势出手潜力,一股强猛的劲风,向蒲逸凡当击去。
蒲逸凡见他不理会自己的问话,反而举掌就劈,刚消的怒火,立时又燃上心头,右掌一翻,正待出手还击,忽然心中一动,暗道:“此人分明是沧海笠翁的徒弟,我正有话问他,若然与他动手,虽然有把握胜他,但势必加深他对我的误会。”一念及此,掌势立收,当下身形微闪,轻描淡写地,让过了当击来的掌风,摇手高声说道:“见台就是要打,也等在下把话说完了再打不迟!”渔装少年见他居然毫不经意地,能把自己击出的掌力避开,就知眼前这年龄与自己相仿的少年,武功不在自己之下,当下一面凝神戒备,一面冷然说道:“有什么话快说,谅你也跑不了。”纵身一跃,抢到门口,生像怕对方跑了似的。
蒲逸凡见他这般做作,不由心里好笑,暗自说道:“就凭你这点能耐,我要想走,只怕你拦也拦不住吧?”口中却笑道:“两月之前,在下曾随白头丐仙齐老前辈,来此造访令师与兄台,那时正值兄台遭人暗中下毒,身负重伤…”他话还未说完,渔装少年的一脸怒容,顿然缓和下来,歉然一笑,接道:“这么说来,阁下是家师和齐老前辈朝夕悬念的蒲仁兄了?”蒲逸凡道:“在下正是蒲逸凡,请教兄台高名上姓?”渔装少年道:“小弟姓李,草字益群…”他微微一顿之后声接道:“适才多有得罪,尚望蒲兄不要见怪才好。”蒲逸凡微微一笑,道:“哪里哪里,兄弟来的鲁莽,倒教李兄误会了。”他急于知道那晚此地的情形,几句客气话一说完,立即问道:“兄弟那夜离此之时,见令师与齐老前辈同被那紫衣少女击伤倒地,李兄也是受毒很重,如今李兄毒伤既愈,想必两位老前辈也是安然无恙了?此事详情,尚清李昆明言相告,以释兄弟疑念。”李益群略一沉,答道:“兄弟当时身受毒伤,昏不醒,经过情形怎样,兄弟也不知道,不过兄弟醒来之后,见家师同齐老前辈似是受了极重内伤,两人调息了半个多月,才完全复元。”蒲逸凡暗暗忖道:“是啦!定是那紫衣少女见两位老前辈业已重伤倒地,当时未下杀手,接着北怪一出来,就把她们赶跑了…”李益群见他沉不语,忽然问道:“听家师说,那晚来的几个少女,武功奇高,在家师同齐老前辈受伤之后,蒲兄不知是被那暗中唱歌之人救离了此地,还是遭那少女劫持去了?”原来他醒来之后,白头丐仙与他师父谈论蒲逸凡下落之事,两人推断不是为那暗中唱歌之人相救,便是遭几个少女当场劫去,被他一旁听到,故而有此一问。
蒲逸凡暗道:“我如将实情相告,只怕又要引起争端,不如就话答话,瞒过了事。”当下腼腆笑了一笑,道:“不怕李兄见笑,兄弟确是被几个女娃儿掳走了。”李益群道:“如此说来,蒲兄身中所怀‘玄机遗谱’,也一定被那几个女娃儿抢去了?”蒲逸凡听得心中一动,想道:“‘玄机遗谱’,乃天下武林高人争夺之物,谁人持有此书,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眼下他既这么问我,倒是个移祸于人的好机会。”心念及此,故作沉痛地说道:“兄弟受制于人,身不由主,唉…”忽想起当他说了半天话,连两位老前辈的下落也没问,掉转话头,问道:“两位老前辈为我身受重伤,想起来实歉疚,不知两位老前辈现在何处?李兄快告诉我,兄弟好前去拜谢!”李益群道:“齐老前辈似有要事待办,伤势一好便已匆匆离去,家师应一个朋友之约会,三天前已出门去了!行踪何处,兄弟也不知道。”此语一出,蒲逸凡顿然兴起失望之,正想待几句话离开此地,忽听李益群哈哈一笑,道:“我这人是怎么搞的,只顾同蒲尼说话,竟连主人之礼也给忘了。”说着,走到壁边,拿来一把竹椅,接道:“蒲兄请坐,兄弟去倒杯茶来…”话未说完,人已转身向里走去。
蒲逸凡道:“兄弟不渴,李兄不必客气。”口中虽在逊谢,人已谦然坐下。
片刻之后,李益群右手提着一个瓦壶,左手拿着一只土碗,从里间走了出来,倒了一碗茶,递给蒲逸凡,道:“野处荒居,用物简陋,茶一碗,蒲兄先用着解渴,待会兄弟再去点吃食来,我们慢慢再谈。”蒲逸凡伸手接过,只见茶淡绿,一股清香之气,直冲鼻管,举腕就,喝了一口,只觉不苦不腻,甘美无比,口赞道:“清味美,端的好茶。”话完一饮而尽。
李益群接过他手中的空碗,笑道:“一碗茶,那敢当蒲兄谬赞。”他一面将壶碗放在桌上,一面说道:“蒲兄请稍坐,兄弟这就去打点吃食。”蒲逸凡正待谦辞,李益群已转身走到里间去了。
他望着李益群向里走去的背影,暗自想道:“此人两月前遭人下毒,全为自己引起,按说应该怀恨于我才对,但看他这般礼貌的待我,不但毫无怀恨之心,就连一句怒言也没有,此等襟怀,大有英侠之风,真个是名门高足,与众不同,这个朋友,确非攀不可。”大约过了数盏热茶工夫,李益群已将吃食打点齐,放在靠壁桌上,蒲逸凡打眼一看,只见四支瓷碟以内,盛熏腊,两付杯筷,一大壶酒,中间放着一只炖盆,盆内虽然看不清是什么菜肴,但却热气蒸腾,香味扑鼻,他这两月来断绝烟火,吃够生腥,如今骤闻这等香味,不食大动,当下朗朗一笑道:“这么打扰李兄,兄弟于心不安。”李益群道:“酒清肴,尚望蒲兄不要嫌弃才好。”说话之间,蒲逸凡已到客位落位,李益群一旁打横相陪,这两人年龄相仿,个也差不多,又都是名门高足,席间轻酌浅斟,谈笑风生;不觉间已酒过三巡。
蒲逸凡本不善饮,三杯人腹,已是微有酒意,酒兴冲动之下,忽然想起白头丐仙与陈灵归订约“小南海”之事,问道:“李兄,今天是什么期?”他两月多来,迭经奇变,早就将时忘记了,故而有此一问。
李益群暗道这人遭擒之后,不知被几个女娃关在甚等样不见天之处,竟连期都不知道了,口中却笑道:“今天是二月甘五。”蒲逸凡喝了一口酒,又问道:“李兄方才说齐老前辈离此之时,有要紧之事待办,李兄可晓得是什么事情吗?”李益群说道:“齐老前辈脾气古怪,无论何事,讨厌别人嘴,他既不讲,兄弟实不敢相问。”话到此处,倏然而住,低头想了一下,继道:“不过他在临走之际,曾同家师商量了很久,看两人当时的神情,似是关系重大之事,但究竟是什么事情,事后家师也没谈过,兄弟也就无从知道了。”蒲逸凡略一沉,接着问道:“令师出门之时,可告诉过李兄是应何人邀约?到什么地方去没有?”李益群道:“应那个的约会我不知道,去的地方家师倒是告诉过我,怎么,蒲兄是不是想找家师,打探齐老前辈的去向?”蒲逸凡道:“不错,两位老前辈为我身受重伤,若不当面叩谢,实在寝寐难安,李兄既知令师的去处,就请告诉兄弟,让兄弟…”李益群见他只顾问话,已然停杯住筷,忙替他把酒酌,一面劝酒奉菜,一面接口说道:“再过十天、家师就可回来,蒲兄如不嫌弃,就在此小住旬,一来免得途劳往返,再者家师与齐老前辈,同声推赞蒲兄,武功极是高明,兄弟想这句之中,向蒲兄讨点教益,望蒲兄不要推辞才好。”蒲逸凡呵呵笑道:“兄弟年青技薄,那能当得起两位老前辈谬赞,倒是李兄适才那一掌威势,兄弟衷心佩服…”李益群听得脸上一热,接道:“兄弟一时冲动,蒲兄不要见怪。”他微微一顿之后又道:“兄弟适才所说,乃是由衷之言,不知蒲兄意下如何?”蒲逸凡在听得他几番回话后,心中反复推想了好几遍,断定沧海笠翁三前应约出门,必与白头丐仙勿勿离此有关,如果自己推断不错,定是为了三月三,与陈灵归订约之事,暗想这场赌约,乃由自己所引起,如今绝艺已成,岂可置身世外?
这念头在他心中一掠而起,当下歉然笑道:“兄弟三月三,与人有个约会,如等令师回来,势必耽误约期,是以李兄这番盛情,兄弟只有心领,还请李兄将令师去处告诉我,让兄弟自己前去晋见。”要知武林人物,最重约守,李益群听他说与人有约,自也不好坚留,当下便告诉了沧海笠翁的去处,并恐他路径不,又详细说了一遍。
原来沧海笠翁正如蒲逸凡推断一样,三前应约出门,正是为了白头丐仙与陈灵归定约之事,到小南海去了。
蒲逸凡此刻已心有所系,虽是美酒在杯,佳肴当前,再也无心食之,一口饮尽杯中残酒,说道:“兄弟福薄量小,再饮就要酩酊大醉了…”李益群何等机灵,听话辨意,知他是借词罢饮,离开此地,早些到小南海去寻找师父,当下拿起酒壶,哈哈笑道:“此酒乃各种花果酿造,昧虽醇浓,颇纯淡,就是再饮十杯,也不会醉。”说至此处,突然一顿,朗朗双神,望着蒲逸凡微红的面,接道:“蒲兄既然客气,兄弟也不便强劝,来来来!请饮最后一杯,兄弟去拿饭来。”说完又替他酌了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