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1-156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比如参政米万钟,在北京郊区有套房子(园林别墅),魏忠贤看中了,象征地出了个价,要买,米万钟不卖。
魏忠贤同意了,他免了米万钟的官职,直接占了他的房子,一分钱都没花。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53]在强买强卖这个问题上,魏忠贤是讲究平等的,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皇亲国戚,全都一视同仁。如某位权贵有座大院子,魏忠贤想要,人家没给,魏忠贤随即编了个罪名,把他绕了进去,还打了几十。
除了自己住的地方外,魏忠贤也没忘了家乡。他的老家河北肃宁,一向很穷,以出太监闻名,现在终于也了脸。为了让肃宁人民时刻受到魏公公的光辉,他专门拨款(朝廷出),重新整修了肃宁城,一个小县城,挖了几条护城河,还修了三十座敌楼,城楼十二栋,大炮就安了上百门,实在有够夸张。
问题在于,魏公公不忘家乡,却忘了老乡,肃宁的穷光蛋们还是穷光蛋,除了隔三差五被拉去砌墙,生活质量没啥改善。
肃宁是个县城,且战略地位极其不重要,修得跟碉堡似的,这么穷的地方,请人来抢人家都未必来,搞得南来北往的强盗们哭笑不得搞笑的是,十几年后,后金军入侵河北,经过这里,本来没打算抢肃宁,但这城墙修得实在太好,忍不住好奇心,就攻了一下,想打进去看看里面有多少钱。而更搞笑的是,肃宁太过坚固,任他们死攻活攻,竟然没能够攻进去(进了白进)。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是魏公公这样的人,如果下定决心要做点事,也是可以做成的。
吃喝不愁了,有房子了,光宗耀祖了,官位称号都有了,还缺吗?
还缺。
自古以来,人类追求的东西不外乎以下几种:金钱、权力、地位,这些魏忠贤全都有了。
但最重要的那件东西,他并没有得到。
那是无数帝王将相梦寐以求,却终究梦断的奢望——入圣。
成为圣贤,成为像老子、孔子、孟子一样的人,为万民景仰,为青史称颂!
问题是,魏公公不识字,也写不出《论语》、《道德经》之类的玩意,现在还镇得住,再过个几十年就没辙了。
为保证长治久安,数百年如一地当圣人,魏忠贤干了这样几件事:第一件是修书,虽然他不识字,但他的孙还是比较在行的,经过仔细钻研,一本专著随即出版发行,名为《三朝要典》。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在这本书里,讲了三个故事。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54]第一个故事叫梃击,讲述疯子张差误闯廷,被王之寀供,以达到东林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二个故事叫红丸,说的是明光宗体弱多病,服用营养品“红丸”后因体弱死去,无辜的医生李可灼被诬陷。
第三个故事移,是最让人气愤的,一群以杨涟为首的东林人恶霸,趁皇帝死去,闯入中,欺负弱小,赶走了善良的寡妇李选侍。
为弘扬正义,澄清事实,特作本书,由于瞎编时间短,作者水平有限,有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愤怒,很多人的愤怒,浙、楚、方从哲,以及所有政治斗争的失败者,还有那个拉住轿子,被杨涟喝斥的小人物李进忠。
为圆完成对东林人的总清算,除此书外,魏忠贤还出了一份别出心裁的名单——东林点将录。
几年前,为了抓住伊拉克的头头们,美军特制了一副扑克牌,把人都印在上面,抓人之余还能打牌,创意备受称赞。
但和几百年前的魏公公比起来,美军就差的太远了,他的敌人们统统按照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归类编印成册,每个人都有对应外号,读来琅琅上口,而且按牌数算,美军只有一副扑克,只能打斗地主,魏公公能做两副打拖拉机。
这份东林点将录的内容相当彩,排第一的托塔天王,是南京户部尚书李三才,第二男主角及时雨宋江,由大学士叶向高扮演。
戏中其余主角,以排名为序,不分姓氏笔画:玉麒麟卢俊义——吏部尚书赵南星饰演入云龙公孙胜——左都御史高攀龙饰演智多星吴用——左谕德缪昌期饰演鉴于以下一百余人中没有路人甲、宋兵乙之,全部有名有姓有外号有官职,篇幅太长,故省略。
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斗争中给魏人妖留下深刻印象的杨涟和左光斗,都得到了重要的角,其中杨涟扮演的,是大刀关胜,而左光斗,是豹子头林冲。
当然了,创意并不是魏公公首创的,灵爆发的撰写者是王绍徽,时任吏部尚书,这位王尚书并非等闲之辈,据说他虽然惟命是从,毫无道德,人品低劣,但相当女化,长相柔美,还特别喜给人起外号,所以江湖上的朋友给他也取了个响亮的外号——王媳妇。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555]王媳妇向来尊重长辈,特别是对魏公公,他知道自己的公公不识字,写得太复杂看不懂,但《水浒》还是听过的,所以想了这么个招。
魏公公很高兴,因为他终于看到了一本自己能够看懂的书,兴奋之余,他跑去找皇帝,展示这个文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