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二十四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众人纷纷上马击球。此时,尉迟公子了羽袍,只穿了套绮纱窄袖的胡服,人在马上,左追右击,甚是洒

回忆所发生的一切,尉迟公子觉得一切都仿佛一场梦一般,来也倏忽、去也倏忽…

想当初,当他对贺公主一见而痴时,那时的他并没有敢抱有太大的奢望。即令他对功名突然涌出强烈的渴望,即令他毅然离开繁华京城走向尘埃飞扬、杀气干云的前阵,他最多想到的是,有朝一当他再次面对公主面前时,已经成为在周国功勋赫赫、威振朝野的大将军了。

打从生下来那天起,他几乎不知道什么叫着忧愁。他想要的一切几乎都能信手拈来。而当他遇到公主那一刻起,他便预到:上苍恐怕开始要他受苦了。

当他开始为这个梦而承受苦难时,没料到,陛下不仅答应把贺公主嫁给他这个既无功勋、官职又低微的人,并且又给了他格外的封邑和晋升。

为此,他不仅没有到惊喜,反而开始了莫名的恐惧:事情来得如此突然,恐怕只是个梦而已。所以他两番上表,辞却了朝廷特晋的三品武职。并请求陛下恩准以三年为限,待自己真正沙场建勋后再娶公主。

当今大周公主的祖母,前朝大魏公主的母亲,两人的泪水和恳求也没能拦得住他。

“祖母,我不能让人在背后嗤笑我是沾了他们皇家的光!我们尉迟家的男丁虽是三代两朝的附马世家,可是打从爷爷那代起,哪个人的邑封和官职不是靠拚打得来的?祖母,如果我爷爷当年只是一介庸夫,太祖肯把你嫁到尉迟家来吗?如果我爷爷不为朝廷分忧解难,不创下旷世功勋,而只是世袭了我太爷爷的封邑,你能看得起我爷爷吗?母亲,如果我父亲当年和我一样,只是一介禄禄无为,靠着祖上的功勋封邑的纨绔子弟,大魏孝武皇帝的外爷肯把你嫁给他吗?即令他肯把你嫁给我父亲,母亲又能心甘情愿地到尉迟家来吗?”一番话说得祖母和母亲更是泪哽咽,却无话可驳。

叔父尉迟纲见状劝祖母和母亲:“侄子跟着我,你们就放心吧。”于是,尉迟公子才终于得遂心愿,随叔父离京戍卫益陕等州要地。

陕州数月,刚刚开始驰骋沙场、拓疆开边,雄心地准备实现自己的英雄梦时,陛下一道圣诏又将他召回京城,接着再次诏敕蜀公府准备娶公主。

正当公府上下一片喜气洋洋,忙和张罗自己的亲事时,骤然传来消息:公主在中断发抗婚、一生礼佛!

他不为公主拒婚而震惊,却为公主会以这种方式拒婚到颤栗!她是陛下唯一的女,自己统不过蜀公府上一个靠祖宗荫封过活的无名之辈而已,她若明说执意不允这门亲事,陛下本不会她“和亲”他不明白,她为什么会以“断发礼佛”为借口来抗婚?

他不在乎外人对自己的哂笑。心桀傲的尉迟公子只无法容忍别人对他的如此轻蔑。

即令她是皇家公主也不行。

他决定闯一闯皇,当面问个明白。

如何才能进得去、又如何才能寻到公主,整整两天,尉迟公子也没想出一个好主意。

他通过朋友设法结识了太子东的一个卫士,终于打探到了贺公主寝殿碧华阁的大致方位:碧华阁紧挨李妃娘娘的紫云殿,紫云殿与太子东仅隔着两道掖门和一个小花园。

儿时,因常跟祖母或是母亲到中觐见太后,再凭着元宵节在中那天相遇,他相信自己能够独自寻得到公主的碧华阁。

恰好这天叔父派人带回了两篓陕、益两州出的新鲜柑桔和枇杷。见了水果,尉迟公子决定,进拜见太子,然后请太子派一位人带路,以到李妃的紫云殿代母亲问候并送鲜果为由,然后寻机找到公主的碧华阁来。

尉迟公子依计来到太子东时,太子正和几位属下围着一份新得的《天下行旅图》指指点点。听报尉迟佑求见时,太子忙站起身来,一迭声地说“请”一边早已降阶出。

太子回京后,便听说胞妹被聘给大司马尉迟迥最小的儿子尉迟佑的实情。太子旧与这位表弟也有些来往,知道尉迟公子颇有才气但不大重功禄。不曾料想,后来胞妹突然以断发礼佛而抗拒这门亲事。

太子起初还有些惊骇,不知胞妹为何如此憎恶这门婚事?再则,即令实在不想嫁他,明说就是了,父皇母妃自然没有为了一个尉迟公子就强迫她的理由,自会为她另择佳婿。为什么一定要以断发礼佛和剃度尼坛抗拒呢?

太子不知尉迟公子此时进有何事,但思度这门亲事眼下不上不下地搁在那里,尉迟公子兴许是来打探什么的。太子正好也想借机观察一番这位公子的举止做派究竟如何,将来也许能为公主说上些话。

尉迟公子今儿一身羽白罗袍,脚登薄底纱屦,手持一把檀香木骨的泥金扇,神情不卑不亢,举止洒落飘逸。

尉迟公子谢过太子,落坐后,令跟随的人提过来一只青竹细篾小编篓。打开后,太子见是一篓缀着绿叶、黄澄澄的柑桔和红鲜鲜的枇杷,心下喜,一边就叫人令用玛瑙盘托了一盘给父皇母妃送一点过去。

尉迟公子拦住道:陛下那里已经有了。紫云殿李娘娘那里,出门前母亲河南公主专门嘱托下了,要自己亲自去叩头并代问安好。

太子听了微微一笑。

因记得尉迟公子对西域象棋技法过人,便催促尉迟公子先到娘娘那边问候,然后再返回来和众位将军和大夫们切磋一番。

尉迟公子应下后,太子令两个卫士领着,一路过御园来到紫云殿,问候了娘娘,并献上了一篓柑桔、一篓枇杷,寒喧了一番家常,因知太子在东等着,尉迟公子也不敢久坐,便告辞出门。

返回时,尉迟公子走的很慢,察看了李娘娘侧殿碧华阁的小径,一随卫士仍旧回到了太子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