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33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噩和貪暴。出任司令官的人,往往不是靠才幹而是靠諂媚和鉅額賄賂。諂媚自身可以具備,賄賂則多半來自商人的高利貸款。當時人稱這一類的司令官為“債帥”他們到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貪汙,以求償還貸款。第二件事是繼續貪汙,以便用繼續賄賂來保持職位。貪汙的方法很多,主要的則靠冤獄,像表中嶺南西道戰區節度使蔡京,他為了勒索,所用的酷刑之中,竟有紀元前十八世紀的“炮烙”一種。世界上最野蠻的海盜在勒索贖金時,都不會如此。

影響最大的一次兵變發生在桂州(廣西桂林)南詔王國於本世紀(九)又因不能忍受唐政府邊疆官員的騷擾而與中國決裂,曾兩度攻陷州(越南河內)中央政府命全國各戰區派兵赴援。其中由武寧戰區(徐州·江蘇徐州)派出的二千人的部隊,於六十年代八六三年,進駐桂州。政府宣佈的是三年為期,期滿即行調回。八六五年冬,三年期滿,戰區官員遙遠地頒下一紙命令,續延一期,聲明絕不再延,他們只好在三千公里外的蠻荒異鄉,再駐屯三年。到了八六八年,第二期又滿,大家高高興興準備返鄉之際,戰區官員又遙遠地頒下第二紙命令,再延續一年。而一年後會不會再續延下去,沒有人敢肯定回答。他們向戰區所作的申訴請求,都像撞到石頭上。思鄉的士兵除了叛變外,可能在十年二十年後都不能回去。於是他們決定自己回去,推舉一位負責管理糧秣的低級軍官龐勳當領袖,攻破軍械庫,取得武器,即向東進。沿途摧毀所有的抵抗,勢如破竹。中央政府這才大為震動,一面下令大赦,準他們回鄉;一面命沿途地方政府予以照料保護。龐勳和這一隊被反的戰士不是傻瓜,他們知道一旦回到徐州解散,接著就是一網打盡的逮捕和屠殺。所以在抵達徐州之後,即行攻城。城垣不久陷落,堅持主張延期的大營總管理官(都押牙)尹勘、訓練司令(教練使)杜璋、作戰司令(兵馬使)徐行儉,全被捉住剖開肚腸。以嚴苛聞名的節度使崔彥曾,囚了一些子後也被處決。

政府徵調大軍討伐,但無法取勝,最後靠蔚州(河北蔚縣)州長(刺史)李國昌的沙陀兵圍,才把龐勳擊潰。叛變歷時只有一年零五個月,並不算久,但在一年零五個月中,幾乎每天都有血戰,雙方死傷,有十餘萬人。長江域和黃河以南地區,大部分殘破。龐勳以二千人敢向中央政府挑戰,而且不斷獲勝,顯示政府軍在腐敗的債帥統率下,已喪失了戰鬥能力。假設沒有沙陀兵團的介入,沒有人敢預料它的發展。

沙陀是突厥民族的一支,定居在蒲類縣(新疆奇台東南)之東。上世紀(八)中葉,中國喪失西域(新疆及中亞東部)之後,即歸附吐蕃王國,作侵略中國的先鋒。但因為他們太驍勇善戰,引起吐蕃的戒懼,打算把他們南遷。沙陀部落得到消息,即於本世紀(九)oo年代,轉戰東奔,向中國投降。唐政府把他們安置在靈州(寧夏靈武)附近。三十年代時,曾襲擊回匕汗國的王庭。以後逐年東移,屢次幫助唐政府建立功勳,唐政府就任命它的首長李國昌擔任蔚州州長(刺史)龐勳兵變在高壓下平息,但政府的勝利只是下一次更大失敗的前奏。

五最大一次農民暴動使唐政府遭受下一次更大失敗的是農民。

中國與外國貿易頻繁,財富集中於商業都市。社會的外貌繁榮,並沒有刺工業發展,反而使農民受到更大的剝削。當時的社會現象是,純商人不容易立足,必須與官員結合,或是商人兼任官員,或是官員兼營商業,官商之間,很難區別。當權官員的驚人奢侈和必須付出的驚人賄賂,使他們永無間斷地需要大量的外國珠寶,如瑪瑙、翡翠之類。購買這些珠寶的鉅款,全靠冤獄。舉一個例子即可明瞭,當農民們辛苦織成綢緞之後,官員並不需要拿錢購買,他只要把農人逮捕入獄,指控他謀反就可以了。等到農民悉數繳出他的產品之後,自然會得到平反或赦免。佔中國出口貨物大宗的絲織品,所帶給農民的不是財富,而是災禍。此僅僅一端而已,戰爭的屠殺,亂兵的焚燒劫掠和合法的沉重賦稅,使農村普遍而徹底地破產,慘不忍睹。我們用唐王朝的兩位詩人的兩首詩,代作說明:戴叔倫:《女耕田行》燕人巢(下徵下旬)成竹,誰家二女種新谷。無人無牛不及犁,持刀砍地翻作泥。自言家貧母年老,長兄從軍未娶嫂。去年災役牛囤空,截絹買刀都市中。頭巾掩面畏人識,以身代個誰與同。姐妹相攜心正苦,不見路人唯見土。疏通畦壟防亂苗,整頓溝塍待時雨。正南岡午餉歸,可憐朝雉擾驚飛。東鄰西舍花發盡,共惜餘芳淚沾衣。(塍,稻田土壟。

元結:《貧婦詞》誰知苦貧夫,家有愁怨。請君聽其詞,能不為酸悽。所憐抱中兒,不如山下囗。空念庭前地,化為吏人蹊。出門望山澤,回頭心復。何時見府主,長跪向之啼。(囗,鹿的幼子。蹊,道路。

第一首敘述兩個幼女的唯一的哥哥被徵去當兵,父親早死,母親臥病在,無人耕田,她們只好以人代牛,用刀代犁。我們可以隱約地看到兩位小女孩,蹲在烈之下,一面哭泣,一面用刀砍那堅硬的泥土。第二首敘述一個農婦,抱著命運不如雞犬的嬰兒,在等待著“府主”(地主官員)出現,跪求憐憫。

千載以下,讀者都會為她們落淚,都可以看到她們那孤苦無告、枯乾的面頰上恐懼絕望的眸子。但當時的統治集團卻無動於衷。不斷的兵變民變中,我們以為,政府一定會從中得到教訓,徹底地檢討,以謀求改革。但恰恰相反,政府卻認為,應該得到教訓的不是政府而是人民,人民必須接受血的事實,即任何犯上作亂和叛變謀反的行為,一定要受到嚴厲懲處。

龐勳兵變後,中原連年發生水旱天災,荒田千里,不收一粒糧食,到處倒斃著餓死的殭屍(那用刀砍地的兩個小女孩,我們不敢相信能逃過這寸草不生的惡運)而皇帝的奢侈和官員的貪暴,反而更變本加厲。人民向官員哀告,好像向豬哀告。陝州(河南三門峽)農民代表晉見行政長官(觀察使)崔蕘,陳訴旱災嚴重,請求減賦。崔蕘大怒,指著院中一棵樹說:“看它青青樹葉,那裡來的什麼旱災?”把代表打一頓(那位抱著愛兒,希望得到“府主”憐憫的農婦,但願她的“府主”比崔蕘慈悲)尤其使人震驚地是,當蝗蟲遮天蔽,從中原向西蔓延到關中(陝西省中部)時,長安市長(京兆尹)向皇帝上奏章說:“蝗蟲飛到京畿之後,拒絕吃田裡的稼禾,都抱著荊棘樹,自動餓死。”宰相馬上率領文武百官,上殿拜賀,歌頌皇帝英明聖德。

本世紀(九)八七四年,滑州(河南滑縣)所屬長垣(河南長垣)農民掀起暴動,推舉濮州(山東鄄城)人王仙芝當領袖。明年(八七五)曹州(山東定陶)所屬冤句縣(山東菏澤)農民,掀起暴動響應,推舉本縣人黃巢當領袖。王仙芝曾經從事私鹽的販賣,黃巢則是一位高級知識分子,曾經到首都長安參加過進士科的考試。唐王朝的科舉,幾乎全在場外決定。最初大權在公主親王之手,士子還可以用文章競爭,所以產生短篇小說。上世紀(八)安史兵變後,大權縱在宦官之手,士子則完全靠毀滅自尊心的諂媚和屈辱,才能榜上題名。稍微有點才幹和格的人,都不願向宦官屈膝,黃巢就是其中之一。他既不能適應行的政治形態,只好落第而歸。但他對中央政府的腐敗情形,印象至為深刻。

這是第二世紀黃巾之後最大的一次農民暴動,不幾個月就集結成兩支龐大的群眾武力,達三十萬人。龐勳兵敗時。藏匿逃亡的殘餘部屬,這時也投入行列,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將士,因之這兩支烏合之眾的饑民,很快地就被訓練成為勁旅。他們比黃巾幸運,黃巾因沒有龐勳作為前驅,所以始終只是烏合之眾。他們攻城掠地,對地主富商和政府官員,作無情地凌辱和屠殺,用以回報平所受的迫害。但對從事教育的知識分子,卻特別優待保護。八七八年,王仙芝戰死,兩支武力合併,由黃巢率領。黃巢瞭解東南地區對中央的重要,如果不把糧食倉庫摧毀,僅只攻陷長安,仍沒有用,上世紀(八)安祿山的失敗就是前車之鑑。於是他從滑州(河南滑縣)渡黃河南下,穿過淮河域大平原,輕而易舉地渡過長江。

黃巢的進軍路線,我們不再敘述。而只提出兩點補充:第一、黃巢農民兵團的復仇和破壞政策,在江南繼續執行。攻陷廣州(廣東廣州)後,僅西洋僑民(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因他們都是富商的緣故,一次就被屠殺了十二萬人。然而自八八o年從採石磯(安徽馬鞍山西南)渡長江北上,折回中原時,即行改變,採取安撫政策。所以當他們進入洛陽時,市面上易如故,婦女兒童都沒有受到驚擾。第二,黃巢農民兵團以二年——八七八、八七九的時間,像秋風掃落葉一樣橫掃江南,不純靠軍事攻勢,主要靠動人心魄的政治號召和當地窮苦無告的農民的響應。所以每到一處,都有新的力量投入。部隊途跟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攻陷首都長安時,曾受到市民夾道歡,歡群眾的襤褸衣服和喜悅表情,使黃巢農民兵團動,向他們散發金銀綢緞,並宣佈廢除唐政府的暴政。

然而,這次驚天動地的抗暴,終於失敗。黃巢於八八o年進入長安後,即坐上寶座,稱大齊帝國皇帝。但他的對手並沒有消滅,唐王朝第二十一任皇帝李儇逃到成都(四川成都)再度向沙陀兵團乞援。在龐勳兵變中立下大功的李國昌的兒子李克用,出兵勤王。新建立的大齊帝國的將領,也不斷髮生叛變。最重要的一位叛將是朱溫,當他宣佈投降時,唐政府大喜過望,立即任命他當宣武戰區(汴州·河南開封)節度使,作為報酬。八八三年,黃巢在沙陀和勤王軍夾攻下,不得不放棄長安,向東撤退。八八四年,部隊潰散,在朱溫的反噬追擊之下,黃巢逃亡到狼虎谷(山東萊蕪)自殺身死。

失敗的原因是革命神的消失,契機發生在黃巢稱帝的錯誤決策。黃巢在當皇帝之前和當皇帝之後,好像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稱帝前戰無不勝,攻無不取,稱帝后則困守長安孤城,一籌莫展。在中國特有的宮廷制度下,黃巢從當皇帝的那一天開始,就陷入千萬爭寵的宦官與宮女之手,與宮門外世界,完全隔絕。創業時代跟幹部們那種親密相依的無間情,化為烏有。幹部們在獵得官位後,也沉湎於他們過去所痛恨所反對的紙醉金生活。所以一切政治措施,幾乎把唐王朝的腐敗制度全部繼承下來,像“監軍”即是,黃巢也派出他的監軍。朱溫所以叛變,就是因為不堪監軍的壓制,他的一切申訴,都被截留,無法到達黃巢面前,於是他把監軍斬首,向唐王朝投降。

大暴動歷時十一年,表面上雖然平息,但政府的殘餘基礎,已被掘空。本世紀(九)最後二十年間,呈現出來的是下列局面:一全國農村徹底破壞,一向稱為中國心臟的中原地區,幾乎成為沙漠。一直是文化政治巨城,繁華蓋世的洛陽——它以牡丹花和美女聞名,現在(已是第三次)只剩下三五貧苦人家,局處在瓦礫之中。舉目所及,晝不見炊煙,夜不見燈火。

二所有戰區,無一例外地都脫離了中央,自行割據,互相攻戰更烈。皇帝命令出不了首都長安,宰相和宦官,分別跟戰區司令官勾結,各人尋找各人的利害關係,作為在小朝廷中內鬥的後臺。

三中原居民大批向南逃亡,跟第三、第四世紀三國時代和大分裂時代向南逃亡的情形一樣,他們成群結隊;組成武裝團體,逃出戰禍頻仍的故鄉,沿途轉鬥,向南。他們一直進抵到五嶺山脈一帶,在蠻荒叢山中定居下來,墾田求生。跟第三、第四世紀先遷到的中原居民混合,使“客家人”的實力大為增加。最初,他們還期待著等到局勢好轉,再回故土,但局勢一直惡化。他們一直住到二十世紀,仍保持當時中原使用的古老言語——客家話。

六殘餘燭火上的內鬥唐王朝的滅亡,迫在眉睫。

黃巢雖死,而中原戰爭不但不熄,反而更熾。黃巢向東撤退時,宣武戰區(汴州·河南開封)節度使朱溫,不能抵擋,他向沙陀兵團求救。那時李克用已被擢升為河東戰區(山西太原)節度使,親自率軍赴援。擊敗黃巢後,朱溫在開封(河南開封)用盛大的酒筵勞軍。李克用喝醉了,對朱溫出言侮辱。朱溫下令關閉城門,縱兵擊殺。李克用血戰逃脫,但所率入城的將土,全都罹難。從此兩個戰區結下仇恨,展開長達四十年之久(八八四—九二三)的戰鬥。

蔡州(河南汝南)州長秦宗權最先投降黃巢,黃巢失敗後,自已就在蔡州當起皇帝來。他的部隊行軍,一向不帶糧秣(也沒有糧秣可帶)只用車輛載著鹽和人的屍體,飢餓時就割烹食。朱溫經過數年苦戰,才把秦宗權擊敗,佔領蔡州。又一口氣併化戰區(徐州·江蘇徐州)、天平戰區(鄆州·山東東平)、宣義戰區(滑州·河南滑縣)、泰寧戰區(兗州·山東兗州)李克用也併了盧龍戰區(幽州·北京)其他每一個藩鎮也都在瘋狂擴張,全中國變成一片血海。暴力決定一切,黑暗不見天

在首都長安的唐王朝中央政府,並不為這種嚴重的瓦解局勢所動,仍堅定地繼續它的宦官時代。被黃